梁淑娟
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40
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策略
梁淑娟
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40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广播遭遇发展瓶颈。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扬优去劣,以实现自我突破成为广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广播媒体较之于新媒体的相对劣势,即传播速度相对缓慢、传播模式相对单一、传播内容相对单调,并从理念、格局、人才三个方面提出广播媒体的发展策略。
融媒体 传统广播 传播理念
广播作为我国最早建设的传统媒体之一,从建设之初到21世纪的今天,在社会生活和信息传播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数字、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从门户网站到移动互联媒体,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媒体包括广播媒体在内,急需认清自身面临的挑战,并积极调整发展策略,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元态势,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和模式。广播媒体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遭遇了发展瓶颈。相对于新兴媒体,传统广播媒体显现出以下劣势。
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内容生产周期较短,信息传播以“快”著称。然而在融媒体时代,每一个人在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随时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普通公民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或当事人,能够随时在第一时间制作并传播信息。而专业的广播内容的生产则需要广播记者采访、编辑、领导审核、主持人播出等多方合作才能播发信息,速度远远低于自媒体等新兴媒体。
传统广播的基本传播模式由传播平台性质决定,是“一对多”“点对众”的大众传播形式,目标受众的确定相对模糊,传播内容的效果反馈亦相对滞后。在发展过程中,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的贴近性、随身性等优势,逐步加强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通过点播、电话热线等方式即时与听众互动,在传统媒体中具有较强的参与度。但在媒体社交化的今天,新兴媒体“一对一”“点对点”的个性化传播模式已经深刻改变了受众的接受习惯,传统广播媒体急需重构传播模式。
传统广播媒体的传播内容以新闻、文艺为主。以广播时政类新闻为例,传播内容多采用报社通稿,忽视广播新闻运用音响的优势,使广播时政类新闻听起来比较枯燥无味;文艺类节目较为注重符合传统审美的内容,庄重有余,活泼不足,对年青一代的吸引力不强。而在新媒体普及的当下,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服务性、娱乐性越来越强,传统广播媒体不能无视这种变化。
综上,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面临挑战,如何克服发展瓶颈,在媒体竞争中凸显媒体特色,成为广播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结合广播自身优势,通过找准定位、结合市场、提高节目质量、打造名牌主持人、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新闻栏目,并与新媒体融合,整体作战,实现传播形态的多元化,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广播媒体首先应突破传播理念的局限,将传统媒体的“受众”意识转换为“用户”思维,这是创新传播理念的关键所在,也是传统广播媒体在融媒时代破解困局的逻辑起点。
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媒体必须重视并思考传播互动与用户参与的重要性。许多广播媒体已经在内容中运用了社交媒体的互动功能,如比较普遍地使用社交媒体软件,开辟公众号,引入社交关系链条;开辟评论平台,在传播主体与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交流;在内容生产上引入用户生成内容,允许用户自主发布音频作品。这些用户思维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电台的传播理念,但要想在同类竞争中胜出,广播媒体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挖掘用户参与的价值,在互动参与的形式上进一步创新。比如引入弹幕、搭建实时语音讨论平台、与电商合作等等,均可进一步培养用户归属感,凸显用户思维的重要性。
广播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如何保留原有用户并增加用户,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用户对信息和内容的创新性及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广播必须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格局,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新兴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既是竞争对手又应是合作伙伴,新兴媒体在发展中既给传统媒体带来压力,也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了借力。不懂得把握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传统媒体,将在发展中逐渐走向衰退。因此广播的发展在新形式下要推行多媒体合作发展战略,借助新媒体,加强整合,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整合热点,再通过广播传播热点话题,提供给用户更多的信息选择,从而增加广播的收听率。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品牌频率“中国之声”,通过创新栏目形式,推出“新闻与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央广新闻”,以及新兴的“新浪微博盘点”和“网友关注热门话题”等众多贴近民众关注热点的报道,使该栏目在新媒体竞争时代还保留强劲的竞争势头。
广播还要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合作,打造以微信、微博、APP、网络直播为代表的融媒体传播平台。广播电台要注册官方微博、微信,鼓励记者、主持人以微信微博为阵地,发挥微博、微信的作用、品牌效应,传播广播节目。要打造自己的APP,成立自己的团队维护,随时传播自己生产的节目内容。同时,要探索网络直播模式,要充分利用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第三方展开音频直播与录制,要发挥YY视频、QQ直播等形式。
2016年福州音乐广播举办张靓颖首场电波歌友会,在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进行同步直播,同时在“福视悦动”APP上直播,秒拍视频点击率就达到几百万次,是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个典范。无锡经济频率APP中的“大家求助”“互动”等专区,无锡广播微网站中的“精彩粉量”“参与互动”等专栏,都彰显了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合作的品牌影响力。
在融媒体时代,保证信息传播影响力的最佳途径是多媒体联合报道,这就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全媒体”记者。“全媒体”记者的职责是同时向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发稿。湖州广播电视台2010年着手培养“全媒体”记者,打造一支同时会做电台、电视、报纸和网络新闻的全能型记者,并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上海世博会期间,派出的“全媒体”记者及时向传媒湖州网、电台和电视新闻栏目、广电报发回世博报道,由此提高了时效性,增强了传播的影响力,也使广电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融媒体时代不仅让广播媒体发展面临着挑战,也迎来着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广播电台发展的必然之路,广播人要清醒的认识到广播融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时代,要调整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在保留广播传统媒体的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多元化发展方式,带动广播事业的新一轮发展。
责任编辑:孟宪超
G206
A
2096-0751(2017)09-0007-02
梁淑娟 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