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冲击下都市报经济专刊的应对策略

2017-04-12 12:46高晓红
视听 2017年4期
关键词:都市报专刊落点

□ 高晓红

新媒体冲击下都市报经济专刊的应对策略

□ 高晓红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崛起,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一再被挤压。纸媒生存举步维艰,不仅发行量严重下降,广告收入更是断崖式下滑。在这种形势下,都市报经济专刊该如何生存?本文认为,都市报的经济专刊应该学习借鉴新媒体的特点,在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以及口语化等方面多下功夫,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新媒体;都市报;经济专刊

一、经济专刊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平面媒体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各媒体都想方设法求新求变。经济专刊也是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它不仅肩负着传统专刊对读者的各种服务使命,而且还承载着报社的经营任务,要渗透到经营和消费领域,进行深耕,是平面媒体进行产业化运作和提高竞争力的平台。目前平面媒体的经济专刊如过江之鲫,但是就办刊水平来看,却是良莠不齐。有的还是编辑部的模式,广告人员只是辅助配合;有的全盘站在广告经营的立场上,把经济专刊办成了硬广和软广的集散平台。这两种风格的经济专刊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做不到新闻和经营两者兼顾。

要做好经济专刊,必须了解经济专刊的基础需求。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经济专刊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可读性强,阅读率高。没有阅读率就没有一切,也就失去了它的传播价值。经济专刊要做延伸服务,扩大读者群。第二,受业内人士认可和关注。经济专刊一般就是关注某一个行业的信息,如房产、汽车、健康等等。要做好专刊,就必须有较强的影响力、控制力以及对行业参与运作的能力。第三,为媒体拉动广告收入,达到一定的经营指标。这也是媒体最为看重的一点。

经济专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高更全面,不仅要求有较好的采编能力、策划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还需要懂行业、懂经营,是一种全面复合型人才。有些媒体将原来的业务人员简单转化为经济专刊的负责人,结果往往是让人失望的。而近几年都市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更多的媒体在经济专刊负责人的选用上都是慎之又慎,往往是从熟悉经济的成熟记者编辑中择优选拔,从而确保在策划版面、渗透行业方面能做得更好、更有影响力。

二、经济专刊如何把握新闻性

抢“第一落点”是媒体新闻竞争的杀手锏,这是主流媒体的共识。在新闻资源共同占有的情况下,各媒体都要求记者编辑确保“第一落点”不漏稿。一般来说,报社都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发生重大新闻漏稿的现象是要被问责的。“第一落点”的基本要求就是反应速度要快,要第一时间获取线索,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如果迟了就会造成漏报。

新闻强调时效性,强调“第一落点”,但经济专刊往往周期比较长,抢“第一落点”不现实,那么如何把握经济专刊的新闻性呢?这就要求编辑记者有很好的新闻分析能力,重点抓好新闻的“第二落点”。所谓“第二落点”,就是指在重大新闻发布以后,新闻人再去做补充、跟进报道,挖掘新闻的更多内涵和外延。“第二落点”做得好,能使新闻更加丰满,提供更多的信息,增强服务性和趣味性,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比如2017年2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等各类违法违规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房地产市场秩序,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此社会反映强烈,老百姓深恶痛绝,必须抓大气力集中整治。关于房地产税的问题,他提及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有关部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开展工作。此消息一出,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我们的房地产专刊编辑也及时跟进,做了《房地产税来了,6种人危险》的报道,详细分析了如果房地产税开征以后,会对一些人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这六种人包括:在中心城市囤积了大量住宅的人,盲目购买了旅游物业、养老地产的人,盲目购买了三四线城市郊区、新区住宅的人,加杠杆、超承受能力购买多套住房的人,在三四线城市囤积了大量住宅的人,手中有多套房、负债率非常高的炒房者。这种延伸阅读,就是经济专刊做新闻的方法,抓好“第二落点”,做深做透。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笔者在做汽车版面主编的时候,基于国家发布的1.6排量以下的补贴政策,我们对1.6以下的车型进行了逐一分析比较,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和指导。这都是紧跟新闻做落点的例子,经济专刊的新闻性,不是比谁反应快,而是比谁挖得深。

三、经济专刊要把大稿做小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手机推送也越来越便捷,人们往往利用零星时间阅读。那么传统媒体上大篇幅稿件的阅读率就越来越低,文章超过800字,其阅读率就大受影响。所以目前很多都市报都把稿子尽可能压缩到600字以内,而且格式尽可能灵活,比如一个表格、一张图片、一个表情,甚至一张产品说明书,都可以独立成篇。

针对需要长篇大论叙述的稿子,都市报的做法是把大稿子打散。一个重要事件,不可能只用二三百字来描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编辑往往会将其分解,不仅要加小标题,而且有时还会把每一个小标题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进行编排,格式多样,让人看着不累不闷,比简单地划分段落、划分小标题要受欢迎得多。

济南有一家淮阳菜馆,在媒体上打了几次通栏和半版硬广都没有太多效果,后来我们的经济专刊记者去店里采访试吃以后,写了一个500多字的小稿,刊登出来以后,店里接到了二百多个电话,酒店老板感觉非常惊喜。那篇短稿之所以能引起轰动,不仅在于它简短活泼,还在于写作制作都比较用心。稿子写出了流行,中国人喜欢随大流,流行的事物自然会受关注。稿子提及了实惠,写出了特色,写了这家店的主打菜——老鹅,写出了情感。记者写这种老鹅是小时候在农村吃过的味道,写出了美味,也照顾到了消费者的虚荣。稿子虽小,效果可不小。而这家酒店之前打的硬广,尽管篇幅很大,但是设计得很死板,难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四、利用新媒体增强互动性和娱乐性

以前做专刊一直强调深度和力度,随着新媒体的流行和对传统媒体的挤压,经济专刊越来越看重如何将新媒体功能嫁接到传统媒体上来,为己所用。比如设置互动栏目,让读者参与进来。互动性和娱乐性一直是都市报经济专刊孜孜以求的方向。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经济专刊也应顺势而为,利用新媒体提升互动性,增强娱乐性。

记者发新闻时只希望是独家,而发表出来稿件后又希望能得到新媒体的转载,经济专刊更是渴望通过新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在制作标题的过程中,一般都非常强调是不是具备搜索功能,不具备搜索功能的标题,我们一般会慎用甚至不用。另外,经济专刊也往往会将网友的反馈作为延伸阅读,增加读者的参与性,提升互动性。可以说,在新媒体背景下,经济专刊已日渐立体化。

五、经济专刊应强化新媒体文风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语言更加口语化、活泼化、大众化,甚至强调亚文化。这种语言正在感染着经济专刊,目前都市报经济专刊的语言注重本土化,越来越接地气,让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都可以看懂。现在经济专刊越来越多地运用网络流行热词,比如蓝瘦香菇、小目标、吃瓜群众、友谊的小船、套路、一言不合等等频频见诸报端。

专刊内容日趋故事化、戏剧化,增加冲突性,从而提高人气。人们普遍喜欢听故事,很多经济专刊就采用写故事的方式进行营销宣传。有些故事实在是离奇好笑,但是广为医疗广告采用,我们并不鼓励经济专刊选择这样的内容。都市报的经济专刊记者们可以学习采用写故事的方式,将其用在其他领域的营销当中。冲突性也是经济专刊比较看重的,往往利用媒体挑起话题,引发讨论,增加戏剧性与可读性。

我们曾抛出“到底该不该出国留学”的话题,引发讨论。近年来,出国留学特别流行,成绩不好的出国,成绩好的也出国,好像出国留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一样。那么普通家庭的孩子,到底要不要花重金让孩子出国留学呢?正方反方各执一词,展开了激烈的争辩。这种讨论不仅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还让想出国留学的家庭了解了怎么选择留学中介等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冲突性”的报道,不仅增加了经济专刊的可读性和参与性,也增加了广告收入。

六、结语

因为新媒体的冲击和挤压来势凶猛,在这种形势下,都市报经济专刊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重视新媒体思维,不仅要重视内容的可读性、互动性、实用性,更要学习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另外,还要重点发展市场需求、纸媒所长以及新媒体无法企及的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商报社)

猜你喜欢
都市报专刊落点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探访江苏地方立法:百姓关切成立法落点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专刊
专刊
亚运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