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道利 汪奕君
“新闻反转”事件中的责任分析
□ 盛道利 汪奕君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了表达的渠道,因此在某些社会公共事务上,总能看到一幕幕新闻反转现象发生。大多数情况我们会批评新闻媒体的责任缺失,把关不严,但在新闻反转中受众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主要探讨新闻反转的特点、原因,分析新闻反转事件中的各方责任,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新闻反转;原因;责任分析;对策
2011年人民网舆情监察室最早开始关注“新闻反转”事件,新华网从2013年起评选当年十大“新闻反转剧”。以2016年新闻反转事件为例,从年初的“江苏女教师监考中猝死事件”到年末的“罗一笑事件”“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新闻反转层出不穷,反转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反转事件背后,新闻媒体首当其冲要承担相关责任,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受众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闻反转,也称作“舆论反转”“舆情反转”,是最近几年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新生事物,目前学界和业界对“新闻反转”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学者黄鸿业认为信源不真实或记者带入主观情感的新闻写作方法在被证实与事实不符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新闻反转的局面。①崔逾瑜从业界的角度出发,认为新闻报道中的某一事件在最初的时候,舆论往往是一边倒地指向一方,可能是批评也可能是赞扬,但在极短的时间内,剧情快速逆转,舆论也瞬间倒戈,完全出人意料。②不管是从学界还是业界,都能发现新闻反转事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媒体报道不够全面,观点有导向性;2.反转时间快,猝不及防;3.结果出人意料,舆论倒戈。舆论倒戈是新闻反转最直接的结果,在这反转的过程中,无论是赞扬还是贬低,媒体和受众始终都充当着身先士卒的角色。
(一)媒体责任分析
“新闻反转”的实质就是由于记者的不实报道或者片面报道而造成的新闻失实,导致舆论倒戈,从而造成反转的结果。
1.碎片化的报道方式迎合受众阅读需要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每时每刻都会有不间断的、海量的信息冲击着我们的视觉神经,我们只能快速浏览,扫描式地阅读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受众的信息诉求也只是表面知晓某些事实。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阅读需求,势必追求信息的速度和广度,而忽略了信息的深度,这就很容易造成信息误判。
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媒体最开始只展示涉事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35秒相关视频,社会各界强烈谴责男司机,而在第二天下午,男司机车内行车记录仪的视频曝光,记录了女司机多次别车的事实。一时之间,舆论倒戈,对女司机进行口诛笔伐,甚至将其隐私公之于众。可见新闻媒体这种碎片化的报道方式不但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而且对当事人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成为了“新闻反转”的重要原因之一。
2.记者的主观倾向导致对信息的模糊化处理
在新闻报道中,有些记者带有个人主观倾向,事先并未对事件进行完整调查,仅凭个人的经验判断和情感态度进行报道。例如在2013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事件”中,记者就具有明显的个人倾向,在他的潜意识中受到了老人经常讹诈帮扶者的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外国小伙的身份,就直接认定该女子一定是在讹诈外国小伙。在报道中既缺少对当事人的采访,也缺少对目击者的采访。而新京报记者的调查结果却大相径庭,目击者称外国小伙驾驶无牌摩托车不仅撞到了老人,还辱骂老人,事件最终水落石出。
在记者有个人倾向的报道中,势必会淡化或模糊某些事实,按照他想象的“事实”进行报道,因而造成新闻反转,如果他当时能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以专业的视角判断,则会避免这样的失实。
3.新闻媒体的把关环节被削弱
任何的新闻报道实际上都是经过记者、编辑层层把关后的结果,但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话语权逐渐受到多元化的报道结构的冲击,新闻生产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上,网络新闻也加入其中,多样化的新闻生产和流通环节,就逐渐削弱了传统媒体所重视的把关环节。③不仅如此,现在媒体都在追求独家新闻、首发新闻,在“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事件”中,记者和编辑都想抢占独家新闻,未经验证就报道该事件,想引起轰动效应,结果把关环节不严,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果。一旦把关环节被削弱,必定会造成新闻失实,甚至是假新闻,新闻反转现象也就不会是什么新鲜事了。
4.“标题党”博眼球
现在不少的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不断凸显出新闻事件中的对立因素,来追求“轰动效果”,尤其是采用故弄玄虚、煽情低俗的手法制作标题,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在“江苏女教师监考中猝死事件”中,以“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来获取新闻注意力,完全歪曲事实真相。诸如这样的标题在类似的新闻反转事件中屡见不鲜,媒体的这种做法极大地增加了新闻反转的可能。
(二)受众责任分析
1.受众缺乏媒介素养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今天,民众能够随时表达自己的意见,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事务当中,受众的身份也从过去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信息传播者。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绝大多数的网民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新闻训练,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在参与公共事务时,往往不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事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跟风,有些民众甚至以一种先入为主的视角参与其中,在网络中发布虚假消息,就是为了佐证他所相信的“事实”。在许多新闻反转事件中,我们总会发现网民发布某些假信息,甚至是充当假的目击者,不管是出于“泄愤”的心理还是“同情”的态度,这些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表现。也正因如此,现在的新闻反转事件才会变得越来越多。
2.受众的“匿名性”心理
新闻反转事件中,普通受众并非直接参与其中,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在处于这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受众会产生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在这些公共事件中宣泄自己的情绪。④尤其是看到某些弱势群体受到伤害时,无论事实是什么,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愤怒。在这种有恃无恐的“匿名性”心理下,受众丧失了理智,难以客观看待这些事件,而当真相大白的时候,我们才明白,新闻反转事件中的始作俑者正是受众的“匿名性”心理。
3.受众的刻板成见
仔细分析现在的新闻反转事件不难发现,受众的刻板成见是造成反转结果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首次提出了刻板成见这个概念,在面对新闻中涉及的公众事务的时候,受众会对这些特定的事务持有一些固定化的、简单化的观念,并对其进行好恶的评价。⑤
像在2015年轰动一时的“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中,由于公众受到刻板成见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导游辱骂游客的行为一定是导游的责任。近年来导游总是被贴上“素质差”“强制消费”“利欲熏心”等标签,使得导游在大众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差,因此在出现这个事件之后,网民立刻开始攻击导游,对其进行辱骂和人肉搜索。当人们发现该游客是以一元钱参加“低价购物旅行团”的时候,随即舆论倒戈,但是已挽回不了对导游的伤害。受众的刻板成见往往是新闻反转事件的根源,而受众却难以意识到这一点。
对反转新闻的特点和原因分析之后,不难发现新闻媒体和公众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想改变当前现状也要从新闻媒体和公众两方面做好把控。
现如今信息爆炸,新闻媒体可能需要猎奇的事物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但即便如此,也要把事实摆在第一位,坚守自己的媒体责任,坚守新闻阵地。在针对公共事务的报道中,要真实客观地叙述事实,把详细的信息介绍给公众,不能为了迎合受众、抢新闻而去做“标题党”,忽视了新闻生产中的“把关”环节,更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泄私欲,不管是记者还是编辑,都要努力做一个正直的新闻人,做一个合格的新闻“把关人”。
受众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增强对于信息的辨识能力。谣言止于智者,只要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新闻事件,不以刻板成见看待新闻当事人,那么当前的新闻反转事件一定会慢慢减少,我们的新闻生态环境一定会越变越好。
注释:
①黄鸿业.“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J].青年记者,2015(09).
②崔逾瑜,匡志达.“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J].新闻前哨,2015(10).
③廉明静.解读新闻反转剧中的多方责任危机[J].新闻研究导刊,2016(17).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⑤吴星星,靖鸣.试析自媒体语境下的逆转新闻现象[J].新闻爱好者,2016(03).
(作者系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