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知识鸿沟产生的原因及其消解策略

2017-04-12 05:59□马
视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鸿沟海量

□马 艳

浅析新媒体时代知识鸿沟产生的原因及其消解策略

□马 艳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到来,意味着传播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由信息的工业时代过渡到如今的信息时代。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时代具有信息海量性、获取信息便捷性等特点。本文侧重说明移动传播时代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鸿沟扩大而非缩小的原因以及消解策略。

新媒体;知识鸿沟;消解策略

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会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各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之势而非缩小之势。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电子技术的提高加快了移动传播时代的到来,手机作为新兴的第五代媒体推动了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在海量信息的传播下,人们获取到的信息有可能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有的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检索到许多信息从而获取知识,而有的人如果缺乏网络信息检索能力和传递信息的媒介,则获取的信息量十分有限,那么二者间将会产生知识鸿沟。新媒体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知识鸿沟,我们的任务在于发现在新媒体时代数字信息资源利用中知识鸿沟扩大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信息传播和教育的条件,提高社会文化水平,才能有效缩小传播效果沟。

一、新媒体时代“知沟”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状况的制约

根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5.1%,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手机网民的比例,表明了移动传播时代的到来,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移动传播时代,普通手机的成本也在不断地降低,人们为获取知识或信息所付出的代价不再那么大,传统媒体与手机移动客户端的媒介融合也给人们获取信息和新闻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之间获取信息的量和质量是趋于相等的。在知识经济时代,有许多网络课程以及金融咨询等信息资源需要付费,上网时产生的流量费用以及信息传输设备与数据存储设备等工具获取和使用不同形式的信息需要承担基本费用,这些都会对获取信息和合理利用信息的程度造成影响。经济条件往往会成为获取信息的分水岭,将经济状况良好和经济状况差的人隔离开来,在他们之间将会产生知识的传播效果沟。

(二)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对传播效果沟产生的影响

1.海量信息承载特征

海量的数字信息也被称为信息爆炸,它是一种信息超载的现象,过量的信息超过个人或系统的吸收能力时,导致发生故障。不同人群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有所不同,信息获取能力强的人,能够从海量的资讯、知识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差的人,往往很难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即使是信息检索能力强的人也容易被各种推送和信息干扰,过多的信息将会使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被湮灭,造成信息浪费。如何保持专注和检索自己所需的信息成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也使得二者之间形成“马太效应”,懂得检索信息和保持专注的人将会在有限时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有效信息,而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下将更难获取有效信息,进而产生越来越大的知识鸿沟。

2.碎片化信息传播特征

由于许多自媒体篇幅的限制或为迎合大众的碎片化时间阅读的需要,许多新闻、报道、文章等,通常都不会太长,并表现出明显的时效性,对于网络上引起大量讨论的事情,当天就能做出评论和跟踪报道。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自媒体推送的消息纷繁复杂,但作为读者来说很难很好地从系统上去认识整个事件或某种知识。过多地被动接受碎片化的知识,对于事实的认识不全面和不深入将会造成思考能力的缺失,不能很好地整合知识。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获取信息变得便捷,能得到不同角度的看法,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人们对信息利用和思考能力的差距,导致传播效果沟在新媒体时代不断扩大。

3.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

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特征造成自媒体发言人或者评论人责任感缺失,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声,许多人通过自媒体、微信、微博等,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即时发布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没有对事实进行全面的跟踪和调查,仅凭一时所见所闻而发布观点和评论。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海量意见的生成,会造成专业性稀释,甚至容易催生非理性的批评,也容易造成信息污染,使得网民无法分辨信息的对错。

(三)获取信息的动机不同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选择性比大众传播媒体更为丰富,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信息去阅读,但即便是选择同一种媒介,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动机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受众尽可能满意的信息,媒体无法控制受众的选择,无法强求受众接受自己所传播的讯息。这充分体现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传播效果沟上所起的作用。

(四)媒介使用能力的差别

有时大众在网络中查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下载这些信息资源又需要下载安装浏览器,或者需要运用一些数字信息能力。而那些受经济条件和受教育程度限制,或是没有及时接受数字信息教育的人则会在获取数字信息上遇到困难和瓶颈,从此望而却步。有些信息需要通过学习不同的解码方式才能够获得译码,媒介使用能力强的人将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与媒介使用能力弱的人拉开信息资源拥有量的差距,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知识鸿沟的产生。

二、如何消解新媒体时代的知识鸿沟

(一)加强信息消费保障,消除数字信息资源消费上的差距

对于收入低保家庭或学校的贫困学生,在使用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时可以采用免费获取或优惠获取的政策。新闻门户发送的新闻或文件等信息可以通过基层干部进行宣传,教授大众获取免费信息和资讯的方式。

(二)使传播内容有趣和有用

对于媒体传播的信息,受众有自由选择权,媒体要尽量提高传播信息的趣味性或知识性,这样才会吸引更多受众观看,从而改变他们对于事件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对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作为媒体人或舆论领袖,需要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应当具有作为媒体人的责任感,遵守道德准则,不刻意制造和煽动公众的情绪,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尽量生动有趣,不过多推送毫无意义的文章,要做出客观的评价。

(三)提高公众的传媒素养

传媒素养指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包括对媒介积极作用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对媒介消极作用的防范排除能力、对媒介内容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工具的能力。传媒素养也可以认为是信息素养,作为一种能力,不仅传媒工作者需要具有,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在网络信息时代,辨别信息的真伪、合法地传递信息、减少谣言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有利于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人们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公众传媒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消除数字信息资源利用意识和能力上的差距,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鸿沟。

(四)完善信息监管举报制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为了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污染,应当建立起合理的信息监管和举报制度,如果受众发现不良信息或者谣言等误导大众的消息,可以及时进行举报,将有利于改善网络环境,并提高网络信息的准确性,使受众获得有用的信息。信息监管部门应及时发现并清理错误信息,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信息社会,将有利于缩小人们之间的知识鸿沟。

1.赵建国.传播学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2.陆刚.数字信息资源利用中的“马太效应”及消除策略[J].图书馆建设,2003(06):43-45.

3.张越.试析新媒体时代的“知沟”表现及原因[J].新闻世界,2014(07):142-143.

4.童晓渝.第五媒体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本文是2016年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规划项目“新闻价值理论视域下的媒体新手成长规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SKGH2017-12)。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鸿沟海量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海量快递垃圾正在“围城”——“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鸿沟为界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
真实: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
让学生都跨过说话的“鸿沟”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职业权利缺失与回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