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和谐现代家庭过程中的症结与消解

2017-04-12 02:44:49陈文萍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家庭成员家庭建设

陈文萍

试论构建和谐现代家庭过程中的症结与消解

陈文萍

家庭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大环境的优化乃至国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社会的疾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产生了重大变化,家庭建设也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既有内在矛盾也存在外部矛盾,都为家庭和谐增添了阻碍。而要消解这些发展过程中的症结,不仅需要从主体方面入手,也需要物质层面的支持,更加需要加强精神层面的引导。

现代家庭;和谐家庭建设

家庭以一个整体的形式,维系着人们的情感,承载着血脉亲情,寄托着对未来的向往。不仅是人们寻求庇护的港湾、心灵的寄托,也是组成社会不可或缺的细胞式存在。我们不仅从家庭中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支持,汲取温暖和关爱的力量,更加获得心灵的愉悦与满足。然而家庭也可能是绑架情感的锁链,扼住咽喉的双手以及逃离而不得的围城。家庭从伊始就处在两端是天堂与地狱的天平上,决定向何倾斜的砝码则是爱与和谐。

一、构建和谐现代家庭的重要性

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的疾速发展,改善进步的不仅是物质经济条件,在家庭生活方面,也面临着由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转型问题。现代家庭以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百花齐放的文化艺术和更高水平的物质经济条件为依托,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生活方式上,甚至是家庭成员的组成上都与传统家庭大相径庭。何为现代家庭?“‘现代家庭’作为一种表述家庭性质和状况的现代文明概念,主要涵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的物质文明状况,二是家庭的精神文明状况”[1]:

在物质文明方面,现代家庭主要表现为经济条件好转,生活物质充裕,衣食住行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不再担忧温饱问题,从而转向追求精神上的发展。而在精神文明方面,主要包括了家庭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生活方式、成员素质等。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家庭观念的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婚姻观——主张自由恋爱,婚姻自由;生育观——从多生多育到少生优育;消费观——从满足生理需求转向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还有新的健康观——从只关注预防疾病到有意识的健身锻炼,配合营养膳食,增强身体素质。在家庭结构上,由从前的“大家庭、多人口”转变为“小家庭”,1+2+4模式(一个孩子、两位父母、四位祖父母)的家庭越来越多。在家庭关系上则由原来的亲子关系为重转向夫妻关系为重,夫妻之间的情感状态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的最主要因素,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逐渐减弱,平等和独立意识则不断增强。在子女教育方面,现代家庭则注重对其智力的开发,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能力范围内最优质的教育条件。在生活方式上,现代家庭的家务劳动、文化娱乐、家庭交往等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讲求精神上的舒适和惬意。而在家庭成员的素质方面,也普遍有所提高,大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由此可见现代家庭是相对于传统家庭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现代家庭以上文所叙述的新面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家之不行,国难得安”、“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建设的成果不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和国家都有着重大影响:

首先,一个和谐的家庭能够给每一位家庭成员提供精神支持和道德教养。家庭作为一个人的成长摇篮,对人的发展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一个和谐的家庭向其成员传达的是团结、和睦及文明的理念,在这种理念耳濡目染下成长的孩子能够以更加积极的面貌走向社会,并且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家庭能够扮演灯塔般的角色对其进行引导,给予精神安慰。

其次,和谐的家庭能够获得更加稳定、长久的发展。比较于矛盾深重、亲情淡漠的家庭,和谐家庭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更能够团结一心,共渡难关,有利于家庭的长久发展。

再次,家庭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家庭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彰显社会和谐的标志。和谐家庭能够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监督,大量减少违法犯罪事件和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增进社会的稳定。“小家”的和谐氛围也是营造社会“大家”的和谐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最后,家庭建设的和谐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也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团结和繁荣。虽然现代家庭建设所需物质和经济依赖于国家的提供,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劳动就业及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现代家庭建设”[1]。构建和谐现代家庭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构建和谐现代家庭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各种因素夹杂,和谐家庭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

二、影响现代家庭和谐的症结所在

之所以构建和谐现代家庭是一项大的工程,尤为不易,就在于其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方,既存在着内部的矛盾需要克服,也存在着来自外部的矛盾阻碍,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部分内容:

(一)影响现代家庭和谐的内部矛盾

第一,家庭冲突增多,亲情日益淡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再以家庭为轴心,快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得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相处,使得原本亲密的关系逐渐变得淡漠和疏远。而随着个人观念的变化,代际之间的冲突、夫妻之间的冲突和婆媳等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为和谐家庭的建设增添了困难。

第二,影响家庭和谐的不可控因素增多。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实行的独生子女计划影响下,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结构的单一大大增加了家庭的不稳定性:近年来失独家庭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一旦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出现意外,伴随着的是一整个家庭的崩溃和痛苦。而家庭暴力的滋长也不得不引起重视,不论是夫妻之间的暴力现象还是父辈与子辈之间的暴力现象,都为家庭和谐蒙上深深的一层阴影。此外财产纠纷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零碎琐事,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第三,子女教养方式存在误区。当代社会竞争压力极大,家长们多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且大多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但是如何教育、怎样教育、教育什么都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和盲点。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贷款蜗居在天价房内的新闻仿佛还在眼前,辞去工作专职陪读的父母也并不少见。过分的关注使得孩子在学习上承载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如此,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优秀与否与学习成绩直接相关,因此部分家庭只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培养、学习的督促,却忽略对子女的情感关怀和道德培养,过度溺爱造成高分低能比比皆是,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由此引发的家庭矛盾也不容忽视。

第四,养老压力剧增,家庭负担大。人口老龄化是当代人口结构的一个突出现象,老年人群体的日益庞大,不仅面临众多的社会问题,而且也面临着家庭问题。现代家庭大多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和四位老人的模式,夫妻二人不仅要承担日益增加的子女抚养费用,更要负责照顾四位老人的衣食起居。养老不仅需要金钱上的支撑更需要精神上的扶持,需要陪伴和安慰。但事实往往是仅负担老人的经济支出就已是一项重担,更遑论能够抽出时间陪伴。巨大的养老压力成为现代家庭难以逃脱的枷锁,媒体曝光的众多空巢老人现象更是赤裸裸的揭露了大量老年人面临的生活无人照料和情感缺乏慰藉的窘境,这不仅是家庭建设过程中的一道难关,更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的一种拷问。

第五,离婚率高涨,家庭稳定性减弱。造成婚姻破裂的原因既有社会化的也有夫妻双方的。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使得家庭成员走出家庭到社会上劳动就业,家庭对其成员的维系力减弱,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加,家庭的日常生活不如原来有规律、稳定;原有的家庭功能弱化,比如生育功能,传统家庭崇尚多生育,讲究传宗接代,孩子成为维系父母关系的重要力量和媒介,而今人们节制生育,孩子的维系功能减弱”[2],使得家庭的稳定性受到了动摇。另一方面则是女性的地位提高。随着参与工作后经济的独立,女性家庭成员逐渐减少了对男性的依赖。此外婚姻的结合也从传统的“父母之命”转为婚姻自由,夫妻双方的结合更多是因为情感的契合和满足。所以一旦感情出现矛盾,离婚的可能性相较之前便大大增加。这种对婚姻家庭的更高期待与当下婚姻的脆弱性形成的反差,也是婚姻问题不断严重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性自由和性解放的观念也加大了诸如婚外恋和精神出轨等现象,为婚姻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第六,现有家庭分工产生分歧。一方面,随着女性越来越多的走上工作岗位,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式的家庭分工受到了冲击,职业化女性的繁忙工作使他们对家庭、父母、子女的精力投入大大减少,因而造成夫妻双方对家庭角色分配的矛盾。另一方面,家务劳动的分工不平等问题也很突出。目前仍有不少女性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机会,在家全心打理家务担任全职主妇,但其付出的劳动价值却常常难以被其他家庭成员所认可,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在家庭分工上的分歧。

(二)影响现代家庭和谐的外部矛盾

除开内部存在的影响家庭和谐的因素外,市场竞争、就业问题、经济条件和负面舆论等,都对家庭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

第一,社会环境竞争激烈,成员心理负担重。由于就业环境的激烈竞争,使得家庭成员职业的不稳定性大大提高,也使得家庭承受的潜在风险增加。而其他的非预期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使得紧张、焦虑成为当代人们的一种心理常态,心理状态亚健康问题正在以不断扩大的形式给和谐家庭蒙上一层阴影。

第二,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家庭经济负担重。根据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3]:当问及家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时,受访者选择最高的三项分别是“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占46.6%)、“收入低,家庭生活窘迫”(占43.1%)和“家里有病人”(占32%)。可见子女教育费用负担重、家庭经济收入低和家人的医疗负担已经成为家庭面临的主要困难。当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长敌不过生活成本的涨幅,家庭的脆弱性便大大提高。

第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火如荼开展的市场经济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其竞争性和开放性深深影响每个参与在其中的人。然而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和其功利性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向社会群众渲染了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容易造成个体的家庭责任感淡薄,只顾盲目追求金钱与自我享乐,忽略了家庭的建设,由此带来家庭成员矛盾不断。

第四,部分传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部分新闻媒体在新闻、节目内容的选择上为了吸引眼球,挑选个别家庭的事例夸大家庭生活的矛盾,诸如婆媳矛盾、子女叛逆,甚至是婚内出轨、家庭暴力等问题被无限放大,大肆渲染,使得群众对家庭生活产生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也在无形中降低了一些未婚人群对婚姻家庭观念的底线,甚至于效仿。可以说,在某些程度上对家庭矛盾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消解症结的方法探寻

构建和谐现代家庭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与挑战,也仍需我们直面困难。要有效解决问题,推动和谐现代家庭的建设,不仅需要从主体方面入手,也需要有物质层面的支持,更加需要加强精神层面的引导。

(一)从社会主体方面出发

首先,在个人层面上,家庭不是仅仅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更需要以责任为支撑。 每位家庭成员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带动其他家庭成员投身和谐家庭建设。夫妻双方应该要相互尊重与理解,在家庭分工等问题上坚持男女平等观念。在孩子的教养问题上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调整,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方面,调整好亲子之间的关系。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也应该相互尊重、共同承担,营造出父爱子敬、夫妻平等,尊长爱幼,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其次,在家庭层面上,由于组成家庭的成员不论是在性格还是成长背景、理想信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家庭中存在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相互影响,自我调节是一种可行的行为。

再次,在社区层面上,社区应该建立起专业化的家庭工作队伍,从组织到咨询和调节方面安排专人从事工作,解决可能发生的矛盾。一方面可以利用妇联等群众组织的广泛性在家庭建设、矛盾调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则应该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在社区兴建社会福利服务网络,设立心理咨询站点和服务热线等。

最后,在社会层面上,应该要积极主动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但是反过来,家庭和谐的构建也同样有赖于社会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社会良好风气的渲染都有利于家庭和谐的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创办尽可能多的公共娱乐场所、敬老院、家庭婚姻咨询服务机构等,并扩大这些社会组织的覆盖面,为家庭的稳固创造社会条件。

(二)从物质帮扶方面出发

根据2015年的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显示,有58%的调查对象希望国家能够提供给家庭更多物质上的支持[4],由此可见物质帮扶是当前提高家庭幸福感、构建家庭和谐的可行之策。所以一方面,国家应该要“增强自身在促进和谐家庭建设方面的责任意识,推动建立支持家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评估体系”[3],为家庭发展提供坚实的系统支撑。另一方面则要加快经济发展,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提供广大家庭提供资金、物质基础。在进行物质帮扶时,也要对不同的主体有所区分。重点关注和帮扶困难家庭、弱势群体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普通家庭的福利补助。此外,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保障应该为家庭和谐树立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同样是在上文提及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中,当调查问及家庭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时,家庭教育指导、帮助解决就业和社区医疗服务三项所占比例最高。从物质帮扶的角度出发,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和师资培养,增加就业岗位和扩增基础医疗服务机构都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三)从精神引导方面出发

第一,发扬传统美德和强化社会公德教育。传统道德规范不应该只是保守、封闭和刻板的,其中的精华,如温和、善良、恭敬有礼和谦让仁爱等精神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将传统道德规范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相结合,发挥其在新时代的道德教化作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每一位社会成员,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而能够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基础,才会有坚固的和谐之基,家庭和谐才能真正得以长久。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样的价值导向。应该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树立成引领风尚的旗帜,为人民提供基本的行为规范。并且针对家庭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弘扬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友善等有利于家庭建设的核心观念。

第三,加大法制观念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惩处力度,普及有关婚姻家庭的法律,开展婚姻道德理论和家庭道德责任的教育,能够使公民养成良好的婚姻家庭法律观念,从而在面对婚姻家庭矛盾时,能够更为理性的处理。

第四,发挥媒体舆论的积极作用。电视、电影、广播、报纸、图书、杂志等为主体构成的大众传播媒介能够对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可以利用大众传媒的这种特性,通过多种形式和角度来宣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新时期家庭美德,营造出和谐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媒体的平台表彰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等,为家庭建设树立榜样。但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各类媒体的监管,避免出现某些媒体不负责任言论煽动群众的情况出现。

结 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的:“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5]。家庭建设之于社会国家建设就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四轮,现代家庭的和谐更是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当前构建和谐现代家庭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找准症结,消解疑难,但只要我们能够从主体方面入手,加大物质层面的支持,加强精神层面的引导就一定能够在家庭和谐的建设上有所成效,做到“亲人相亲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5]。

[1] 刘楚魁.试论现代家庭建设[J]. 娄底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p30-33

[2] 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家庭社会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p140-141

[3] 洪天慧.中国和谐家庭建设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p11-12、p19

[4] 王磊.家庭建设、国家政策与幸福感——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J].调研世界,2016年第10期,p5

[5] 习近平.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陈光军]

The Crux and Elimination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Modern Family

CHEN Wenping

Family harmony,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harmony, has exerted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individual or social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or even national construction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 have been dramatic changes on both people's life style and cultural ideas. Family building is also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conventional to modern way.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re emerging now, and bo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radictions have added obstacles to family harmony. The elimination of these sticking points requires not only family members' endeavor and material maintenance, but also the strength of spiritual guidance .

Modern family; harmonious family building

C912

A

1674-8824(2017)04-0069-05

陈文萍,中共新化县委党校教师。(湖南新化,邮编:417600)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家庭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海峡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 00:50:48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恋练有词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湖湘论坛(2016年2期)2016-12-01 04:22:52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