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时代,练“微”达“著”

2017-04-12 04:02罗倩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0期

罗倩

摘要: 微博微信微电影,给我们语文教学指了捷径,那就是微作文啊!

听说读写学语文,其实,“写”才是一种被大家常忽视的却更有力量的训练活动。殊不知将微写作分化为微散文,微诗歌,微评论等训练方式,能收获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微新闻 微散文 微诗歌 微评论

【分类号】G633.3

一,微作文思考

微写作即短时间内写作微小的作文,一三百字,身材虽小,智慧却大,更贵在精炼,尤其训练遣词造句和思维深入。

这里的“微作文”与许多公开课结束时都让学生自写练笔有些区别,我要求至少需要达到以下要求:1)有积极,普遍的审美价值观2)有比较成熟的语言能力3)不光要有华丽的辞藻,漂亮的句式更要有思维的深度。

微作文在高考的改革中应算是大势所趋,并且,微作文写得好的人,大作文一定不差。

二.微作文训练探究

(一 ) 改换要求,变概括为微新闻

教学形式可化陈旧为新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将概括环节改为让学生学写微新闻,即省略主体,短时间内自写标题和导语,稍作指导,《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妙谏生花

威王从善如流

(大齐通讯社x 年 x月x 日电 记者敖萍报道)国事顾问邹忌由己及人,从家到国,向威王现身说法“除弊纳谏“之重要,大王从善如流,下令重奖直言敢谏者。

有趣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性,训练了概括能力。

(二)创新作业,化繁复为微散文

将课后词语改成“连词成文”,写成一段或几段微散文。

教师要进行引导,不是随意用,不是滥用,好的散文不仅要有漂亮的语言形式还要有闪光的思想内涵,因此将“训“定为:1)将课后词语根据思想或精神内在联系分类分组2)参照课文是个好方法3)满足学生认可期待,鼓励连续创作,因此我班出现了许多作业连载。

当连词能基本顺畅后提出升格训练指导目标: 1)想象而不直白2)具体而不概括3)借景传情而不为景写景。

例如《变色龙》课后词语“魁梧,筛子,戳穿,伶俐”连词成文:秋日午后,阳光如此和煦。门外,那棵魁梧的皂荚树像筛子般把阳光斜斜筛下,浓浓秋意戳穿了前些天无精打采的时光。会突然发现:秋原来也可以如此,伶俐退去那些伤感的阴影,犹如淡妆的佳人,依旧惊艳。(初2013.6赵圆媛)

有意象有哲理再配上合适的语句,平时就可以既进行散文写作训练又完成了必不可少的词语作业。

(三)探究教材,改课文为微诗歌

“诗歌除外“,诗歌就真的消失在了语文教学领域?若能训练学生不为考试而阅读,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有了语文素养的一桶水难道还怕拿出应对语文考试的一碗水?

如何做到“训”地有效?需要依凭课文,取材课文,教师定好目标,带领学生寻找课文朴素语言背后丰富的潜台词。

《背影》旧文新教,确定了大多数学生都与父母有或多或少的矛盾这个学情,引导关注“文中能体现父爱的仅仅是背影吗?”,不难发现父亲为是否去送我的犹豫踌躇,不难发现对茶坊的千叮咛万嘱咐,不难发现那前后矛盾的书信等,于是有了这首小诗,成绩很差的一位同学,进步之大,不禁让我一定要引用。

父爱是什么? (初2015.5 张祺雅)

多次往返,再三相劝

你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爱是什么?

父爱是踌躇。

茶房,脚夫,紫毛大衣

走了几步,回头再说

父爱是什么?

父爱是叮嘱。

身体平安,大去不远?

情不自已,欲言又止

父爱是什么?

父爱是惦记。

只要引导抓住主题与细节,改文为诗并不难,后来还将小诗细节拓展为《我读懂了父亲的踌躇》《理解叮咛》《纠结中的惦记》等一系列大作文訓练。

(四)点拨联系,善整合为微应用

《小石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教后,文豪们类似的人生经历,让我探寻他们内在的联系,各异的表达方式相异的或相似的人生选择不正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吗?教学引导活动设计为:1)分析各位经历了贬谪的留下了千古美文的大家,用一个对比或对仗的句子概写评价其人,例如:

柳宗元: 散步心还怨唐宗,赏景意仍悲自身(初2015.6陈昭欣)

刘禹锡:浅水不浅藏巨龙,陋室不陋居君子(初2015.6彭紹东)

刘禹锡:身居陋室,心慕君子(初2015.5 陈月)

苏轼:去国怀乡失锦途,旷胸闲情享当下(初2015.5 唐濡翰)

欧阳修:醉翁谪官潇洒自在,太守游宴与民同乐(初2015.6 谭雪梅)

欧阳修:灵龙困于浅潭,醉翁乐乎万民(初2015.5 骆鹏)

范仲淹: 身处巴陵一方地,胸怀忧乐万民心(初2015.6叶淇文)

范仲淹:宠辱忘乎己身,忧乐系于天下(初2015.6 罗祥龙)

2)升格训练:用好第一步里的微评论,借2012中考作文题《走过那一个拐角》作结尾训练:

所以,人生在世,何处没有拐角?不要像柳宗元般“散步心还怨唐宗,赏景意仍悲自身”,应像刘禹锡“身居陋室,心慕君子”,还要像苏轼一样哪怕“去国怀乡失锦途,”也要“旷胸闲情享当下”,或者欧阳修一般“醉翁谪官潇洒自在,太守游宴与民同乐“更应如范仲淹般”宠辱忘乎己身,忧乐系于天下“。走过它,体验它,享受它,超越它。在拐角的另一边,自有柳暗花明!

(初2015.6 王若时)

在“写 ”中,学习目标明确了;在“写”中,学习过程简化了;在“写”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文字表层的锋芒和内在的深情;在“写”中,语言的美丽被凸现出来了,在“写”中,文章的精神内涵被高度概括。语感和情感的孕育都有了肥沃的土壤,还怕上面开不出孩子们智慧的花朵吗?当教师挖掘出了文本独到的教学资源,并选择一种恰到好处的训练方式,能不获得一个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教学效果吗?

三,结语

高考语文题型结构的变化指引我们去寻找更碎片化又更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多种形式的微写作能极大地丰富教师的细节指导,目的性,指向性,规范性更强,我也会尝试微应用,微小说,微影评,微剧本,微演讲等,在微写作对教学的促进领域继续探究下去。

参考书目:

1.《语文教学通讯》(A、B刊)徐永平主编 语文报社 2013年第1至2014年09期

2.《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于漪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4.《问题与对策——读中国语文教育》 江明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5. 《高考微作文》熊芳芳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