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晖
摘要:“全民阅读”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反映出国家战略层次对全民阅读的重视。部分地方政府也计划出台“全民阅读促进办法”,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建设计划。公共图书馆作为全社会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场所,是全民阅读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全民阅读工作的阐述,以及公共图书馆对于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推广出“图书馆+”的创新阅读模式,为全民阅读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广泛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图书馆+
【分类号】G258.2;G252.1
1公共图书馆对于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意义
1.1公共图书馆对于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性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纸质图书阅读率为58%,2013年为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 2013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虽然,阅读趋势有所好转,但是距离“全民阅读”要求却不容乐观。“全民阅读”已经三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也被修改为“推广全民阅读”,全民阅读的重要性、迫切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信仰,阅读推广势在必行、任重道远。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承担了社会教育职能,对于阅读推广、阅读指导、阅读培养,将阅读渗透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公共图书馆理当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1.2公共图书馆对于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利条件:
1.2.1有序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安静的氛围,舒适的座椅,宜人的温度,随手可得的资源以及因为阅读目的而相聚的人群,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可以接受知识,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群进行交流、讨论。公共图书馆提供的阅读环境能够为信息交流、活动开展产生客观、必要的影响,为全民阅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促进阅读开展形式的良性循环,不断地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与水平。
1.2.2丰富的馆藏资源
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优势不同于档案馆保密性、不同于博物馆的观赏性,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保存、交流、传播的重要场所累积了丰富的各类文献资源。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通过自身的特性,能够保证了在提供文献信息方面的优势和特殊作用,才能满足阅读需求的实效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持久性!
1.2.3专业的人才引导
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呈现载体多元化的趋势,不但有传统的纸质文献,还包括海量的数字资源。图书馆员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进行图书借还,更重要的是能对读者进行导引、导读,提供专业化的阅读指导需求,帮助读者建立有序的阅读计划,开展阅读活动,提升阅读兴趣,规范阅读安排。
2“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不仅要让阅读成为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基于图书馆专业资源的广泛宣传。提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不仅是简单的“图书馆+跨界融合”,而是依托于图书馆自身的优势,与各行各业进行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发挥1+1》2的功效,为全民阅读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2.1“图书馆+学校”:
学校作为少儿阅读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拥有阅读推广最便捷的对象优势。公共图书馆与学校通过馆校合作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使双方的社会教育职能得到最大化体现。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辅助课堂学习教育,以课堂教育的内容促进课外阅读,共同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建设。图书馆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提供可供少儿阅读的各类书籍;由图书馆对学校安排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导读培训,不仅可以给予少儿图书借阅方面进行指导,而且可以因馆制宜开展各项读书活动。此外,双方还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学术研究、经验交流与各类读书活动。
2.2“图书馆+书店”:
书店以图书进行盈利,图书馆以图书进行服务,双方以图书为桥梁连接,充分挖掘双方优势资源,打造“书店直借服务模式”。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为采、编、藏、借,书店直借系统真正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将处于最末端的读者一下子被提到了最前端,将业务流程改变为借、编、藏。同时,书店上新流程简化于图书馆,能最快的将新书呈现由读者,而由图书馆进行买单,读者借书模式没有任何改变。直借服务体系的打造实现了跨行业的业务联系,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种类,带动了目标人群覆盖率、持证率、到馆率、借阅率等,同时零距离的文化服务,让书店也积攒了大量人气,大幅度提升了销售。
2.3“图书馆+企事业单位”:
图书是保证企事业单位员工提高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部分企事業单位没有专门经费设置专业性图书室。在图书馆不影响现有购书经费的情况下,与企事业单位通过共建流通点的方式,使图书循环覆盖更广的读者人群。图书馆结合图书“采”、“访”原则,兼顾企业需求,负责图书购买,不仅可以降低图书价格,而且可以保证图书质量来源。在“典”与“流”环节,首先将图书随机典藏至各个企事业单位图书馆,经过一定的时间规定,由图书馆回收,典藏回本馆,供广大读者借阅此类图书。这样既充分满足各个企事业单位读者针对性的借阅需求,同时又丰富了图书馆资源覆盖面,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
2.4“图书馆+公共场所”:
针对大型商圈、机场候机楼、轨道交通站等拥有大量稳定人流的公共场所,打造数字阅读服务需求,订制“移动E站阅读”。借助无线WIFI、移动3/4G互联网络,在商圈、轻轨等人流密集区域部署“e站阅读”终端机,通过二维码扫描、触屏等技术,提供各项电子图书、音视频资源、网络电视接入、图书馆数据服务等,实现馆藏数字资源“走出去”,让图书馆数字资源实现了供给的“零距离”。选择适合碎片化的阅读特性,便于读者利用等候、购物、吃饭、休息的零碎时间进行阅读;同时通过触摸屏的方式将各类资源信息、电子图书、服务项目等进行更加人性化的展示;终端机提供WIFI终端发射功能,让读者用户可在没有无线WIFI、移动3/4G互联网络的情况下,直接浏览、下载终端机内提供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陆其美. 《城市公共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模式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2011(11):92-94
2赵发珍. 《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模式探析》[J]. 图书馆学刊,2014(1):83-86
3 方婧,秋景. 《论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0):155-156
4 华婧. 《图书馆多元化阅读推广模式探究》[J]. 图书馆学刊,2014(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