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何以“依人”?

2017-04-12 12:34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拉脱维亚麻雀小鸟

在拉脱维亚大学后面的街心公园等待被采访者时,我看到一群麻雀在地上觅食,便随手掏出此前留在包里的一把小米。小米尚未来得及撒出,似有备而来的麻雀们眼疾翅快,一跃而上,竞相飞到我手中抢食。它们叽叽喳喳,毫无畏惧,旁若无人,一如淘气的孩子们在父母身旁打闹嬉戏、任性调皮。

平生第一次零距离感受“小鸟依人”,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倍感慰藉欢愉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感谢麻雀对一个来自遥远国度陌生客的信任。

在儿时的记忆中,麻雀在农村被视为偷吃粮食的“老家贼”,是孩童们弹弓瞄准的主要目标。城里居民虽很少猎鸟,但体小灵活的麻雀与其乡下的“表亲”一样机警,若即若离,近身不得。撒点碎食,它们边啄边望,随时准备“撤退”;给块面包,它们更是叼起就飞,一直逃到安全位置。对待这样的小生灵,人们从未指望有朝一日它们能像鸽子那样在身边气定神闲地觅食撒欢儿。现在,恍如梦境一般,它们竟然飞到手心,毫不担心“主人”会欲擒故纵。

已吃光小米的麻雀眨眼间紧急集合飞走了。原来,一位老年妇女提着一个布袋,在不远处正大把大把地撒着面包屑。在这位老人面前,麻雀似乎更加从容淡定,在布袋周围边吃边闹。老人告诉我,住在附近的居民常将家中多余食物撒在这里,街心公园靠近马路的这一角,就是麻雀的“食堂”和“天堂”。

像这位老人一样,在拉脱维亚,人们世世代代将麻雀等鸟类视为造物主恩赐的小伙伴,朝夕和平处,相看两不厌,喂食就像居民一日三餐那样平常。麻雀“阅人无数”、训练有素,动辄“抄近路”直扑手中,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在常见的动物中,麻雀在食、貌、形、声等诸方面皆堪称“可爱”。麻雀虽吃稻谷和小麦,但“主食”却是害虫。惨痛的教训证明,没有麻雀的世界,害虫就会“作威作福”。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都市,麻雀总是羽毛鲜亮,聚集在一起欢唱。三四十年前,乡下的孩子不仅常在麻雀的啾啾叫声中醒来,而且偶尔还可以看到自家墙壁新增添了麻雀新家庭。雄鸟向雌鸟求爱时的舞姿更加优美,它低头鞠躬,转圈跳跃,生动有趣。《说文解字》曰:“雀,依人小鸟也。”唐朝诗人李峤还将麻雀喻为“嘉宾”,形容它们栖宿在人家里,状若宾客。

人们推崇和留恋情爱生活中的“小鸟依人”,在现实生活中对真正“依人”的小鸟照顾得却远不够周到。一些弥漫着农药和化肥的田野,让麻雀失去了捕食的“广阔天地”。在一些城市,麻雀在墙壁上预留的空调管道中、路灯的支架管里、街道两边的大树洞里筑巢,随遇而安,就像拾荒者一样卑微地度日。小鳥不再“依人”,不是不想,而是无法。

人类与小动物和谐相处,就是要尊重其固有的生活方式,友善相待、互不干扰。在此基础上,哪怕一点点善举,都会得到回报。

(选自陈效卫《人民日报》2016年5月22日)

写作借鉴

1.以个性状物作铺垫。“因物反思”之“物”,必须虽“小”却“特”,以个性化的摹状作为“反思”的铺垫,否则“反思”文字就会显得牵强生硬。文中,拉脱维亚街心公园的麻雀“眼疾翅快,一跃而上”“叽叽喳喳”“旁若无人”,那位“老年妇女”身边的麻雀更是“边吃边闹”,其任性“依人”之态可掬;“三四十年前”中国乡村的麻雀,“羽毛鲜亮”,聚集欢唱,“求爱”时“低头鞠躬,转圈跳跃”的舞姿,更有情趣;而现时的麻雀呢,却是“若即若离”“边啄边望”,一副小心警觉的模样,甚至无处安身,“卑微”度日。这些形象化、个性化的状物描写,为文章的反思议论提供了支撑。

2.以情感抒发为转接。“因物反思”之“思”,必须“引”得自然,“转”得流畅,成功的关键在于“情”的加入。文中“我”的情感脉络很清晰:由在拉脱维亚时的“慰藉欢愉”,进入回忆“在麻雀的啾啾叫声中醒来”时的和乐,再转向直面当下小鸟不再“依人”时的忧虑与无奈。有此“情脉”续接延伸,文章“由情转理”的反思自然而不生硬,有“情真理明”之妙。

3.以反思明理为旨归。文章描述不同时空的麻雀,旨在反思明理。作者记述时采用“顺手一笔”的“边叙边议”法,例如文章说麻雀等鸟类是“造物主恩赐的小伙伴”,应“朝夕和平处,相看两不厌”,这是作者叙述拉脱维亚见闻后所明之“理”;结尾时则以“专用笔墨”反思当下,点出文旨,由“小动物”揭示“大道理”,将善待小动物提高到彼此尊重“固有的生活方式”这一高度,立意之新发人警醒。

猜你喜欢
拉脱维亚麻雀小鸟
燕子和麻雀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麻雀与红襟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