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源头活水成就个性习作

2017-04-12 13:14方福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针对性个性化习作

方福荣

(芜湖县花桥镇横岗中心学校 安徽芜湖 241100)

摘 要:形成个性化习作是习作教学成功的蓝图,促进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涉及方面较广,然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环境实施的进本策略,应以个性化阅读来培养个性化习作心理为前提,以淡化习作限制为保障,以鼓励真言表达为动力,以针对性评改、评讲为拓展。个性化习作才会孕育而生,继而才会异彩纷呈。

关键词:习作 个性化 策略

语文教师都不希望自己所教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更不希望学生的习作说空话、喊口号……单从这一点出发,习作教学要求学生说真话,个性化的以我口述我心。大凡习作指导都是穿插在语文课堂教学,习作知识及技巧散落在文章赏析、字词句等教学中,小学生习作基本功的获得仅限于潜移默化。基于当前的习作指导模式,根据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形成学生个性化习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以个性化阅读培养为前提

小学生个性化习作的形成首先要对其进行个性化心理培养,语文阅读教学即是个最好的阵地。没有读者将文本具体化,也就是没有作品的实现,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1]。现代阅读教学强调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务必摒弃依靠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作品的捷径,必须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自主阅读,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阅读教学的追求目标,创设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自主阅读中他们才积极的思维,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阅读审美乐趣。进而也才会带着这种被激发出来的个性心理观察世界,感受生活,发表独特见解,个性化习作心理才会逐渐形成。如《将相和》一文的教学,在对文章人物评价的环节中,有的同学根据电影《英雄》的主题认为:秦王是英明的,他想统一六国结束战国长期混战的局面,不是对人民有好处吗?虽然评论还存在着某些历史概念上的混乱,但是却能将课内外的资源进行整合,学文而不拘囿于文,这是多么好的学习方法,确实值得赞赏。[2]

二、以淡化习作限制为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习作阶段目标指出:低年级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中年级主张自由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要求写简单地记实作文。从整个训练序列来看,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写有兴趣,其次是写一些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不必强求立即成文,继而趋于简单的完整习作。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受应试教育及成人鉴赏角度等多种因素困扰,习作指导总是人为地强调表达“合乎情理”,达到一定的字数,甚至是模仿范文等,造成学生个性化习作形成受阻,那种本想表达个人情感的欲望,心中点点新发现想一吐为快的冲动……统统被遏制了。习作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着有自身色彩的复杂而特殊的心理反映,是具有差异性的。如果我们用统一的尺度去要求学生习作,未免剥人欲言。无奈之下学生也许只有牵强附会地生搬硬套、说空话、套话、假话以凑字,原本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反映在学生的笔下显得单调划一。据此,个性化习作势在必行,教师必须淡化习作限制,让学生以我口述我心。千万不要在字数、思想等方面有所苛求,而后在叙述具体、价值观等细节上逐步作一些正确地点拨、引导,以形成健康的、优质的个性化习作。[3]

三、以鼓励真言表达为动力

鼓励学生习作说真话的目的一是要求学生端正文风,二是激发学生以真情行文。学生若能在习作中反映自己真实感受,习作定会充满个性化,端正的文风也自不待言。真言习作是个人站在自己的认知平台上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要达到放胆坦言,就必须以学生积极认知为前提,热衷观察思考为其蓄势,以畅所欲言为保证。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广泛融入生活,坚决贯彻“教育即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有了认知积极性,他们才会领悟到生活的美;才会热爱生活,主动支配生活;思维才会得到激越,信息才会得到积累……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让学生乐于以笔抒发对生活的感受、评价。由于学生成长环境、视角等诸多因素不同,所抒发情感的触发点当然也会不同,这正是学生个性化习作素材积累的源泉。对于诸多的不同教师必须学会隐忍,只有在这样的习作环境里,个性化的视角及与之伴生的个性化的习作风格才会逐步确立。小学生的认知也许是肤浅的、片面的,教师切勿迎头棒击那些在我们看来是“错误”的东西,应本着培养学生真言自由习作自信心的目的,在赞赏中给予适当点拨,小心呵护学生乐于表达真情的蠢蠢之心,以便打造百花齐放之势。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加深,明辨是非能力地提高,他们习作中的那点认知不足一定会渐渐地减少。

四、以针对性评改、评讲为拓展

习作评改是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它为教师进一步指导习作提供了依据,为学生的习作发展提供了动力,针对性习作评改是个性化习作拓展的重要保证。这里所说的针对性评改是从两个层面上操作:

1.形成個性化习作的整体评改

为了评改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到慧眼识珠,在纷繁的学生习作中善于发现闪光点、创新点,加以总结、分类,评讲时指出并表扬鼓励。评讲过程中可将同题习作在课堂上辩论交流,帮助学生拓展习作空间。针对性整体评改过程要做到细心、耐心、留心,评讲过程宜略不宜详。[4]

2.个别学生习作的针对性评改

我们评改习作的初衷是促进个性化习作的形成及发展,评改的前提就必须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以多批少改为原则,以鼓励激趣为手段,以学生自改为旨归。在对学生习作的评改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发展的眼光,对每位学生最好做点习作成长记录,以便供教师参考,对该学生习作的拓展跟踪系统指导。记录不必繁琐,有时甚至就几个关键词而已。此项工作的进行,学生日记是个较好的阵地,它既没有增加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又训练了学生习作。对每个学生习作的针对性评改宜详,观点上加以正确引导,内容上求真求异,手段上跟踪习作,贵在指导,而非对某一篇精批细改,尽量从大方向上把握与促进。

个性化习作形成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做起来繁琐且见效慢。但我认为首先要有心经营,并且还要扎扎实实地做,有耐心,切勿操之过急。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去孕育,才可能出现个性端倪,并悉心照料才会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新探/第71页/陆志平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版。

[3]陆志平著:《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版。

[4]陈旭远主编:《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版。

猜你喜欢
针对性个性化习作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