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馨+程大力
摘 要:传说八卦掌创立者董海川中年自阉入宫,这是武术史上绝无仅有的事。但他为什么要中年自阉入宫,却始终是个未解之谜。研究认为董并非中年自阉入宫,可能自幼即被阉割;而他自阉是受洪秀全之托试图进宫刺杀清帝之说,则是八卦掌后人美意编造;董自阉是为练成绝世武功的传说,以及金庸小说里为练“葵花宝典”而自阉的故事,则是受中国传统医学与道教养生学“宝精原则”影响的结果。董或本为阉人或自阉习武,亦足证八卦掌和道教的密切关系。
关 键 词:体育史;董海川;八卦掌祖师;宝精原则;道教
中图分类号:G812.9;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2-0030-05
A study of Baguazhang founder DONG Hai-chuans “self castration at middle age”
CHENG Xin,CHENG Da-l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It was said that DONG hai-chuan got into the imperial palace by castrating himself at middle age, which was an unprecedented incident in the history of Wushu. But why he did that remained an unsolved mystery all the time. The authors believed that DONG did not get into the imperial palace by castrating himself at middle age, probably he was already castrated when he was a child; the story saying that his self castration was an attempt to get into the imperial palace to assassinate the emperor of the Qing dynasty as trusted by HONG Xiu-quan was made up by Baguazhang descendants in a well-meaning way; the legend saying that DONGs self castration was for achieving peerless martial arts, and the story about his self castration for practicing “Sunflower Treasures” as told in a novel written by JIN Yong, were the results influenced by “the principle of sperm preciousn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aoist health keeping philosophy. Either DONG was originally a castrated man, or he castrated himself for practicing martial arts, whichever is enough to show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guazhang and Taoism.
Key words: sports history;DONG Hai-chuan;Baguazhang founder;principle of sperm preciousness;Taoism
董海川創立八卦掌,开宗立派,威震武林。但其一生事迹,颇多疑问,最大的疑点是他为何中年入宫当了太监。本研究试图解开这个疑问,其意义在于:还原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的真实人生轨迹,追寻武术重要拳种八卦掌的历史渊源踪迹,探索其“中年自阉”原因种种说法产生的文化背景。
1 关于董海川“被阉”“自阉”的几种传说
董海川是太监没有疑问,他逝世后其徒子徒孙所立《董先生志铭》记载很清楚。但他为何中年入宫,有各种不同的传说。
第一种说法是“不意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竟充宦官”[1]33。这是光绪九年董逝世后其徒子徒孙所立《董先生志铭》所云,是最早的关于董海川事迹的记载,说董为太监原因和司马迁一样,是犯法或忤君的被强迫。这种说法就是,董“被阉”,时间“中年”,被强迫。
第二种说法是董海川再传弟子李子鸣述:董是接受洪秀全谋刺咸丰皇帝的任务,自阉入宫。李说到:“关于董先师的历史奥秘,第二代梁振圃、刘凤春、司元功三位都是这个说法,第三代年龄大的马贵、居庆元、李永庆、曾省三、韩福顺等人也是这个说法。”[1]25这种说法,董也是“自阉”,时间也是“中年”,出于自愿。
第三种说法是:卞人杰《国技概论》引福源上人(史季东弟子,八卦掌第三代)的话说“盖董氏本剧盗,积案过深,遁迹空门,变名曰海川,非其原名也。既不遵三戒,故态重萌,有司震怒,逻缉甚急,董惶骇无计,无已自废为宦者云。”[2]与此接近的说法是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次子孙存周所言:董氏可能因故忏悔而自宫为太监。这种说法,董也是“自阉”,时间也是“中年”,但出于被迫。
第四种说法是:精八卦、螳螂、八极的刘云樵说过,八卦掌走圈要夹裆,对肾囊的摩擦刺激甚多;加上八卦掌的内修由炼精入手,年轻人肾火旺则忍耐不住。刘云樵推测,董当年可能也有欲火难耐的苦恼,为了修炼功夫,而痛下决心自宫。这个传说流传最广。这种说法,董也是“自阉”,出于自愿,但时间应是“少年”或“青年”。
2 董海川当太监不是“中年”而是“老年”
当太监是耻辱,但当过太监又否认不了,于是八卦掌后人千方百计为董海川当太监找寻似乎好听些的理由。“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那就是说董海川的遭际和司马迁一样,是因为触犯刑律或君上,被强制执行了腐刑(宫刑)。但这里边有问题,一、腐刑在隋朝时即已正式废止,以后历朝历代或有例外,满清初期亦有例外,但也是对籍没为奴的孩子。法制已经相当健全的晚清,怎么可能在京畿出现腐刑?二、铭文说是“中年”,但这是明知故为的大大缩水的说法。关于董海川的生卒年月,各种说法不一。一说:生于嘉庆二年(1797年),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85岁;一说:约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卒于光绪八年,享年69岁;一说:生于嘉庆三年(1798年),卒于光绪八年,享年84岁;还有的说生于嘉庆六年、嘉庆九年,甚至还有的说享年66岁的[1]27。井桂林等写作《董海川传》言:“除请朱家务和开口村(著者注:董氏家族先后聚居的两个村名)的老人回忆外,主要从有记载的董氏家谱中寻找端倪。”应该有很大的可信度。传中说:“据朱家务董学贤的叔父董绍亭老人说:‘听我父亲董书山说:董明魁(董海川原名)出走到坐逝共回家两次,第一次是他四十岁的时候,第二次是他70岁时回来的,当时我正巧10岁。就是说董明魁比我父亲大60岁,我父亲又比我大56岁,我现在77岁,生于1913年,我父亲董书山生于1857年,按我父亲董书山的生年往前推60年,是1797年,即嘉庆二年。所以董海川生于嘉庆二年,卒于光绪八年,享年85岁才是正确的。”[1]27
宦官阉割,一般都是父母家庭做主,在幼年时即进行手术。即使例外,如明代大太监魏忠贤、王振等,成年后自阉入宫,但也是青年时。董海川生于嘉庆二年(1797年),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85岁。康戈武《董海川小传》云:董为同治四年(1865年)进京,即董海川进宫当太监时,已经68岁;而井桂林、武振魁《董海川传》(收入《董海川与八卦掌》书中则易名为《董海川的故事》)则说董为咸丰六年(1856年)进京,即这时董为59岁[1]1。一个59或68岁(作者注:注意,是在70岁则称“古来稀”晚清,而不是平均年龄大大提高的当今社会)老人,怎么能称“中年”?一个59或68岁老人,怎么能受得住腐刑?
如此看来,第一種说法不能成立,“不意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只是董的徒子徒孙们善意为先师找一冠冕堂皇理由而已。当然,68岁的老人实在没有必要也经受不起“自宫”,所以上面第三种说法也不攻自破。
3 董海川受太平天国之托而自阉说法的荒诞
至于董海川受洪秀全之托,自阉进宫是为伺机行刺满清皇帝云云,更是无稽之谈。
据《董海川传》所述,和洪秀全过从甚密的郭济元对董海川说:“‘进皇宫有一定困难,我有个主意,你得受点痛苦,割阉为国,进他大内就比较容易了,你考虑如何?董答:‘为了民族事业,在所不惜!郭偕董去见洪秀全,洪接见后决定了计划。郭偕董返山舍,施动手术,待伤愈后,董于咸丰六年北来进京,觅寻小太监引见大太监,进到四王府做个普通工作。以后肃王府要人,将董调到肃王府作普通工作。”[1]26
这段文字,简直就像“地下工作者”的口吻。咸丰平庸至极,怎么杀了一个咸丰,就会“清廷休矣”;想刺杀咸丰皇帝,不进皇宫,却进王府,怎么刺杀咸丰?这暂不论,关键是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大问题,即文中说阉割手术是在洪秀全接见之后,但在阉割之后才“北来进京”的。那就是说,阉割手术是在太平天国控制的南京进行的。但北京能够完成的阉割手术为什么要回南京做?完全不合情理。
在南京,被洪杨们割了生殖器的孩子,一个都没活下来,割了生殖器的董海川老人,怎么可能活下来?我们理解董海川徒子徒孙的一番苦心,但其第二种说法,亦绝无可能。
4 董海川应是“幼年被阉”而非“中年自阉”
事实上,阉人并不是一被阉就是太监,阉人要进了宫才是太监。这在《清廷太监杂记》记载得清清楚楚,太监进宫前要先行“招募”,这和今天公司招聘一样;还要进行“验净”,这和公司的面试也一样;要托关系走后门,这也和今天一样。马德清九岁被阉割,他父亲到处托人以求让他进宫,但也是在4年后,才被他一个当宦官的亲戚带进宫[3]。
如此说来,董海川进王府之时,不见得就是他被阉之时。董海川很可能早就是被阉割的阉人。那么董海川大概是什么时候被阉割的呢?我们以为:最大可能是在童年。
河北出宦官,《明史·宦官传》所载明代著名宦官,除了范弘、王瑾、阮安、阮浪为交趾人;何鼎为余杭人;汪直为广西大藤峡人;以及个别不明籍贯者外,多出身河北,如王振是蔚州人;曹吉祥是滦州人;蒋琮是大兴人;张永是新城人;张忠是霸州人;冯保是深州人;张鲸是新城人;王体乾是昌平人;李永贞是通州人;陈矩是安肃人;王安是雄县人;魏忠贤是肃宁人;王承恩是邢台人等。清代宦官河北人更多,据记载“直隶省的青县、静海、沧州、昌平、平谷、任邱、河间、南皮、涿县、枣强、交河、大城、霸县、文安、庆云、东光,山东的乐陵,都是出太监的地方。”[4]最多是大兴、宛平两县,清朝在这两县甚至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宦官采办事宜。但宦官又不仅仅出于大兴、宛平,河北其它县也不少,如安德海是南皮人;李莲英是大城人等。文安县显然是个出太监的地方,1994年版《文安县志》第七编第二章《人物传》记载,辛亥革命前共收录了文安名人12人,其中就有谷大用、高寀、董海川3人是太监,竟多达1/4[5]。
孩子如出生贫穷,可能从小就被阉割,准备送往宫里当太监,董的家乡河北可能一直有此传统。董海川并非老年进京后自阉,而是幼年在家乡即被阉割。魏忠贤在自阉以前,已经有了老婆孩子,而董终生未娶没有后人,在老年到北京前,青年壮年也一直没有婚恋,没有子嗣,这也是他早就是阉人的一个有力证据。研究推测在董海川事迹的调查中,要么是董氏家族后人,最可能是八卦掌徒子徒孙,为了家族名声,隐匿了董海川幼年即被阉割的事实真相。
5 董海川“自阉”说与武侠小说、会党传说的影响
常杰淼《雍正剑侠图》是第一个采用董海川事迹作为素材的,小说主人公叫童林,所以《雍正剑侠图》又叫《童林传》。童林字海川,与“董海川”名一样,姓谐音,一看就是用的董海川原型。童海川的武功是“八卦柳叶棉丝磨身掌法”,基本也就是八卦掌的艺术化名称。书中隐去了童海川是太监一事,但虚构了董结交清廷贵胄,甚至帮了雍正很大的忙。但这样一来,董海川似乎又成为清庭的帮手。那个受太平天国之托中年自阉进宫伺机刺杀清帝的故事,应该就是既受《雍正剑侠图》的刺激,又受与天地会各种刺杀雍正传说的启发,而形成的一种美化。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最上乘的武功是“葵花宝典”,武林第一高手是练“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而要练“葵花宝典”,又必须阉割净身。为当上武林霸主,华山派掌门岳不群也自宫而练“葵花宝典”。金庸笔下的东方不败、岳不群自阉练“葵花宝典”的故事,并非完全出于他自己的想象虚构,其素材应有所取或受过《童林传》的启发。
龚鹏程[6]324云:在金庸之前,“台湾最重要的武侠小说作家司马翎的《纤手驭龙》一书中已提到一位高手朴日升练了‘五行神拿这种绝户奇功:‘练成这等盖世武功之后,便至死禁绝色欲,绝不能破戒,否则就会丧命。即是不能生儿育女,所以称为绝门功夫。金庸的讲法,无疑脱胎于此。但‘五行神拿是练过以后绝户,‘葵花宝典是要练之前断根,二者略有不同而已。”但仔细琢磨,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和练过神功等于自宫,终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龚鹏程[6]325还提到另外一个故事:明末清初,有个叫董吉升的创立所谓“一炷香教”,“据《拳时北京教友致命》卷八说它‘以敬佛为宗旨,不杀生,不害命,吃长斋,焚香,日日坐功运气,望死后脱下旧皮囊,往西天成佛做祖,为乐境也。董氏嫡传弟子徐名扬,再传曲星斗,就都采‘净身修行之法,据说皆得成正果。后来该派道友纷纷效法,以避免欲根不净、元阳走泄。”
再联系到前面提到的八卦掌后人刘云樵曾言:八卦掌的内修由炼精入手,一定要忍耐欲火,以免妨碍功夫的进步等。刘云樵的话语和金庸的“葵花宝典”,应当有某种联系,大陆当时相对封闭,但刘、金二人分居台湾和香港,应该有所交集或互有耳闻。但究竟是刘影响了金,还是金影响了刘,或“一炷香教”影响了二人,就不好妄断了。
6 董海川自阉为习武的说法与传统医学“宝精”原则有关
但不管谁影响了谁,都有更大的文化基础和背景。将董海川的中年自阉解释为练武需要,正是因为自阉才成就他炉火纯青的武功,这种说法值得注意。存在这种解释,至少说明武林内外有众多的人相信,性与武功是否能登堂入室密切相关。金庸故事、刘云樵说法,亦即董海川自阉第四种说法的基础,正在于此。
纵缆中国武术史和中国文学史,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从何时起,性就成为与武林英雄、武林英雄荣誉水火不相容东西。在现实和文学作品中,习武人沾不得美色,好色者,不光可能做不成好汉,甚至可能被称为“武林败类”。
少林传说中,颇多恶僧奸淫妇女而遭惩罚的故事。由伦常角度制定的武德,绝不允许调戏妇女,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程朱理学要求“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人的自然欲望影响来解释。《圣经》和佛经中也都有禁欲乃至自宫断欲修行的故事。然而习武者正常的男女恋爱、婚配,甚至一般交往,也无形中被禁绝,或至少是不提倡。文学与现实中,侠义、荣誉、武者和性、欲的绝对对立,已走到极端的地步。
《水浒传》中,祝家庄战场上,好色的梁山泊将领王矮虎,一直被当成揶揄对象。但除了王矮虎外,梁山泊从上到下,清一色是不近女色也不结婚的铁石心肠好汉。浪子燕青随宋江进京,想打通皇帝的“枕头关节”,李师师喜欢燕青,百般勾引,《水浒传》说是:“因此上单显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7]燕青的年龄,正是春心荡漾、儿女情长时候;燕青的光景,正是鲜衣怒马、风流倜傥时候。为何心如铁石,还偏是好男子?这种情况,便远非伦理原因所能解释。我们文化中还有与此必然协调的某些因素导致如此。
性、欲与武林英雄荣誉、武术人绝对不相容,但古代文学作品却特许才子风流。十年寒窗固然清苦,也会有鬼狐妍丽红袖添香,于是往往就演成爱情颂歌。“三言二拍”、《聊斋志异》,多的是这类故事。但《警世通言》有“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故事,写赵匡胤早年曾救出被强盗掳掠的少女京娘,并千里步行护送她归家,京娘爱上了赵匡胤,但被赵匡胤拒绝,决绝的理由很奇怪,无非说因为他是武人:“赵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一生正直,并无斜妄”;“本为义气上千里步行相送”;“惹天下豪杰们笑话”等。中国古代小说那么多才子佳人故事,如果赵太祖是个文人,不知要演出多少使人柔腸寸断、儿女情长故事。但赵太祖是个武人,便只能硬撑出一身凛然气,面上道貌岸然,心如槁木枯井。那故事是硬撑出来的,因此也就别扭得要命,京娘最后自缢,故事末了居然有赞诗云:“不恋私情不畏强,独行千里送京娘,汉唐吕武纷多事,谁及英雄赵大郎。”[8]
中国武林英雄荣誉与性的绝对不相容,很大程度上与武术理论遵循精、气、神学说中“宝精”原则有关。
传统医学和道教养生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依互存。三者中,尤以精为人体生命根本。因此,传统医学极为重视人体之精。张景岳[9]《类经》云:“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根据宝精原则,历代医籍和医家都把房劳作为重大病因之一而强调节欲。《道机》曰:“精竭命衰,百病萌生。”[10]《老子想尔注》说:“古仙士宝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11]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理论认为,淫逸过度,轻则伤身,重则殒命。宝精不射,就会获得身体健康或长寿,甚至登仙长生。
要证明中国人这种顽强认识的存在,最好的例子是《金瓶梅》,西门庆纵欲无度,是死在潘金莲床上的,作者警告读者:“早知色是伤人剑,杀尽世人人不防。”[12]《喻世明言》里作者也有诗一首警告世人:“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流。”[13]再往后,武侠小说里多的是“精尽而亡”之类的话题。
精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宝精原则是毫无疑问的,但实行宝精路径则有两条,第一是房中术的“御而不射”,第二则是要求武人的“不近女色”。
依宝精原则,武术理论从来强调节欲。七星螳螂拳“气力总论歌”云:“子午卯酉昼夜还,烧酒房事不可贪。”《少林戒约》第8条云:“女色男风,犯之必遭天谴。”[14]佛山鸿胜武馆,演武厅悬挂着馆规,第4条即“节色”[15]。形意拳拳经有诗云:“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方为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但这首诗是几乎原封不动从明代养生著作《类修要诀》中抄来的,原文为:“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就长金宝,万两黄金莫与人。”[16]原来武学家都是抄的医家与养生家的著作。
这就是习武者被要求节欲、禁欲;传说董海川为练功而自阉;以及金庸小说描述为练就绝世神功“葵花宝典”,东方不败、岳不群亦自阉观念的文化缘由。董海川为练功而青年自阉,从理论上讲并非不可能。
如若董海川并非中年“自阉”或“被阉”,于是剩下了两种可能,一是董海川幼年即准备当太监“被阉”,一是董青年时为宝精习武而“自阉”。但有传说董海川幼时曾“藏匿叔叔家中”,离家是和后母不睦而“赌气出走”,以及他后来一生中仅回过两次家,从不对弟子言及家中亲人、故事看,董海川对家人并没有什么感情。大胆估测,董海川因为幼年被阉,对作此决定的家人有着怨恨,他应该不是“赌气出走”,而可能是“衔恨出走”。因此,第一种情形的可能性显然更大。而董海川为习得上乘武功而自阉说法的广泛流布,则与传统医学和道教养生的精气神学说、宝精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秦天寿. 董海川与八卦掌[M].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
[2] 卞人杰,侯敬舆. 国技概论——国术理论概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7-18.
[3] 马德清. 难忘的酷刑[G]//文史资料选辑47辑.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2-4.
[4] 任福田,池焕卿. “毕五”、“小刀刘”和慎刑司[G]//文史资料选辑47辑.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4-6.
[5] 河北省文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文安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695-711.
[6] 龚鹏程. 武艺丛谈[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7] 施耐庵,罗贯中. 水浒传·李卓吾评本[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184.
[8] 冯梦龙. 警世通言[M]. 北京:中华书局,2009:185-197.
[9] 张景岳. 类经卷一·摄生类[G]//《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子部五·医家类”,1773-1781.
[10] 陶弘景. 養性延命录 卷上·教戒篇第一[M]. 宁越峰,注释. 朱德礼,校译.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
[11] 《续修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1290子部·宗教类[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65.
[12]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104.
[13] 冯梦龙. 喻世明言[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74.
[14] 尊我斋主人. 少林拳术秘诀[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0.
[15] 黄鉴衡. 粤海武林春秋[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2:62.
[16] 胡文焕. 类修要诀[M]. 孙炜华,校点.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