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波
【摘 要】 目的:研究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5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应用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患者由于年龄、疾病不同,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后的表现及是否累计损伤其它器官。结果:50例资料中,显示年龄越大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越多,且主要表现为皮疹及其它组织的损伤。结论: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与联合应用其它药物有关,在临床上加强药物监测,可以有效的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不良反应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种疾病的不断多发,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发生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血液中出现粥样硬化,导致其大脑及其它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状态[1]。治疗该疾病在临床上应用药物进行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该药物具有扩张动脉,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加速血液流速,而且还有抵抗心肌梗死,改善微循环的作用[2]。该药物是一类复方制剂,主要是由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构成,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不同剂量的静脉滴注后,吸收较快,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但该药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做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应用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并分析患者由于年龄、疾病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等相关因素,观察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和表现。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丹参川芎嗪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扩血管药物,發生休克患者应及时进行抢救,对药物发生过敏时,停药进行抗过敏治疗。
2 结果
2.1 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
3 讨论
在临床上,丹参川芎嗪药物注射液的应用逐渐广泛,该药物是一类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抗凝、扩张动脉血管、抗心肌缺血、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脂的作用,也可以改善微循环[3]。该药物在临床中主要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一些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可以有效的改善大脑或其它器官的供血障碍,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4]。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
3.1 一般资料的分析
50例患者年龄在56~70岁的患者发生情况较多,其中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较多,应用丹参川芎嗪药物注射液后,老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多见。老年患者本身患有较严重的疾病,其耐受力较差,身体体制较弱,在临床中对老年患者用药时,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过敏体质的患者应在用药时,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其它根据患者的病情,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临床特点
患者子用药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反应时表明存在不良反应,存在寒战高热、发绀及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等症状时,表示出现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治疗处理后,患者情况好转或症状消失。由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类复方制剂,组成成分较复杂,可能是由于鞣质进入人体后,导致抗原与血浆快速结合,引起的变态反应,从而出现休克症状。出现不良反应后,停药,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其它情况,休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补充水、电解质,并给予患者解释说明,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给予安慰和支持。
3.3 不同剂量的不同效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常用药物规格是5ml ,由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所以给予不同的药物剂量,通常应用5ml注射液+500ml的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研究发现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出现不良反应,所以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防止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由于剂量过大、病情较严重的心脑血管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多,其不良反应发生后,临床特点的轻重不同,轻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重者出现的损伤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甚至出现休克。在临床中要严密监测丹参川芎嗪注射的用药患者,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或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蓓. 56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 中国药物评价,2013,15(03):159-160 .
[2]陈海兰,冯昌文.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个案文献的回顾分析[J]. 今日药学,2014,21(08):607-609.
[3]张荷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J]. 中国药事,2014,11(24):1273-1276.
[4]黄玲,郑玲利,蒋婷, 等.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 中国药业,2015,17(0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