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2017-04-12 18:41赵莲艳
今日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精神科护理

赵莲艳

【摘 要】 目的 探讨对精神科特殊病人使用醒目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以期达到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60例精神科三防(防冲动,防自杀自伤、防出逃)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O例,对照组3O例,两组均给予加强监护,严格交接班,必要时保护带约束等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病人住院当日病情评估,在一览表和病员服上贴上醒目安全标识。结果 对于贴上护理安全标识的三防病人,大大降低了病人冲动、自杀、出逃的发生率。结论 对精神科特殊病人使用醒目护理安全标识,有效保障了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 标识 护理安全

护理标识是指为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及病人安全,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应用规范的图案、文字、颜色等对护理工作中需警示提醒的工作环节进行具有行业特征的标识的总称。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标识管理规范,能够有效的规避护理风险,确保临床护理质量安全。针对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思维发生障碍,大多受妄想及幻觉支配而出现一系列异常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出逃造成严重后果,从而影响治疗、护理的正常进行。护理安全是精神科的护理重点。本文通过对60例在2008.7.1 3至2009.7.1 3住院期间有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出逃隐患的忠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不同颜色的护理标识,以探讨护理安全标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7.1 3至2009.7.1 3在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符合CCMD-3诊断标准。住院期间有潜在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出逃的病人6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43例。心境障碍17例,年龄在16-7l岁之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疾病、用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充分了解患者入院前的病情,将有潜在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出逃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加强监护,严格交接班,必要时保护带约束等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病人住院当日病情评估,在一览表和病员服上贴上醒目安全标识(防冲动为黄色三角形,防自伤为红色三角形,防出逃为绿色三角形)。做好重点病人的标志醒目,严格交接班,每班根据病情评估病人,病情缓解时,及时去除安全标识。

2 结果

效果见表以预防发生(未发生冲动伤人、毁物、自杀自伤、出逃行为)为有效率由表可见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26.7%。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1,观察组优于对照。

3 讨论

以上资料显示,同时都进行严格入院评估,加强看护,做好床头交接班等,贴上三防标识的患者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率大大降低。精神病人是个特殊群体,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重中之重,也是护理工作中一直探讨的难点课题。根据精神病人的特殊病情制作成不同颜色的三角形标识,贴在一览表和病员服上,方便醒目,使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做到一目了然,对于特殊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每班护理人員主动观察这些病人的意识,对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防范能力,规范护理行为起着有效的作用。同时醒目的标识也对临床护理实习生、护工等起到了提醒作用,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对精神科特殊病人使用醒目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显著,该方法方便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任莉,张石. 癫癎病区特殊护理警示标识的制作及应用体会[J]. 护理学报. 2012(16)

[2] 汪列兵,张晓明. 安全警示标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 吉林医学. 2011(19)

[3] 陈静,王丽俊,朱玉梅. 精神科护理记事栏的优化与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11(09)

[4] 秦柳青,郑艳花,叶柳,莫慧珠. 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河北医学. 2011(04)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精神科护理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