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施行个案护理的效果研究分析

2017-04-12 18:19王秀明
今日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

王秀明

【摘 要】 目的:探讨个案护理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6月住院的97例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7例)和个案护理组(40例),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女性流浪患者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 结果:个案护理组患者其临床效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护理组和个案护理组女性流浪患者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案护理有助于改善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回归社会。

【关键词】 女性流浪患者 个案护理 护理效果

Effect of case nursing on female patients with wandering psychosis

Xuzhou psychiatric hospital four ward 221000 Wang Xiuming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ase nursing on female wandering psychosis patients. Methods: the August 2014 ~2016 year in June 97 cases of hospitalized female vagrant psychiatric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57 cases) and case nursing group (40 cases),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effect an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female stray negative symptom scale and positive symptom scale, social interest and the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score. Resul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of patient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ase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ursing care,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case nursing group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a positive symptom scale, social interest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scor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ase nursing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mental statu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wandering psychosis, promote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and return to society.

【Key words】 female vagrant patients; case nursing; nursing effect

女性流浪精神患者由于身患精神類疾病,使得其丧失控制和辨认能力,而且长时间的流浪往往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无定所,造成生活习惯的变化,少数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自身存在严重疾病,甚至传染性疾病,而且患者常常较冲动,不愿意配合检查,因此加强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干预十分重要[1]。我院对77例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采取个案护理服务,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现将有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4年8月~2016年6月住院的97例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7例)和个案护理组(40例)。个案护理组年龄范围为(17~65)岁,平均年龄为(47.5±2.6)岁,临床诊断包括精神障碍者18例、精神分裂症者14例、智力低下者8例;常规护理组年龄范围为(15~69)岁,平均年龄为(46.8±2.8)岁,临床诊断包括精神障碍者27例、精神分裂症者18例、智力低下者12例。常规护理组和个案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如口服药物或静滴药物治疗,体位护理等。个案护理组患者予以个案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参考《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2]中的相关评分标准对其进行初评,并针对性的予以制定护理方案,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评估等,根据《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找出护理问题,分析并实施,具体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2.1 心理护理

由于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多是被救助人员或警察强行送至医院治疗,患者多数具有恐惧和紧张等心理,行为敌视或退缩,缄默不语,在治疗和检查方面不愿意配合,然而意识较为清醒,此时接诊护理人员需以和蔼、热情的态度对患者予以关怀,与患者进行接触时动作轻柔,同时通过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耐心介绍住院环境、管床人员、医院制度以及日常作息时间等,以便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等负面心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由于流浪期间受到虐待,患者往往心灵受到重大创伤,所以护理人员不能因为患者生活习性差、衣着脏乱而表现出漠视和讨厌之情,而应耐心向患者做好日常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安以及敌视心理,不管患者是否具有反应均需主动了解患者生活需求和内心世界,耐心劝导患者及时服药;对于意识清楚能讲出家庭联系方式和地址者应及早和其家人取得联系。

1.2.2 针对患者不同躯体情况予以对症护理

对于存在冻伤的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患侧肢体保暖,同时每天对伤口进行换药;对于HCG阳性且妊娠期阳性者需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并邀请妇产科进行处理;对于已经实施引产或者人流术者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多加休息,并确保患者饮食充足和富含营养;对于存在传染性疾病者应即刻予以隔离和治疗,患有肝炎者应与其他患者碗筷隔开,餐具、洗漱杯子应适应消毒液进行浸泡,患有肺结核者护理人员应与其它患者进行隔离或者为其安排在单独房间;对于存在躯体严重障碍者护理人员应将其放置抢救室,随时进行救治。

1.2.3 康复护理

随着患者疾病病情改善,其情感、行为、思维能力不断恢复至正常,对家人产生思念,多数患者能真实讲出姓名、年龄、单位、家庭住址和家庭电话等,此时护理人员应仔细倾听患者诉说,并积极与其家属进行联系;此外护理人员可适当组织娱乐活动,如听音乐、下棋、打牌以及看电视等,使患者保持愉悦心情,同时组织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如洗衣、铺床、扫地和洗碗等,以便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为往后重返家庭做好准备。

1.3 观察指标[3]

观察并比较两组精神病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护理前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采用简易精神病量表(BPRS)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通过BPRS评分减分率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治愈指BPRS评分减少程度在75%以上,显著进步BPRS评分减少程度在(50~75)%之间,进步指BPRS减分率在(25~50)%,无效指BPRS减分率<25%。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采用PANSS量表进行评估;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采用NOSIE量表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护理前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等数据进行处理,前者采用百分比表示,后四者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X2和t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个案护理组患者其临床效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护理后,常规护理组和个案护理组女性流浪患者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疾病是指患者在多种致病因素影响下其大脑组织机能出现紊乱,引起情感、认识、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4]。由于精神疾病患者通常缺乏自知能力,所做出的事情常常出人意料,有时防不慎防,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病流浪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使得精神疾病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卫生公共问题[5]。由于精神流浪患者住院时病种和个人信息不详、且长期居无定所和衣食无着,少数患者丧失基本自理能力,这使得精神流浪护理服务较普通精神患者护理难度更高[6]。基于上述考虑,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要选取适当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以便改善患者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个案护理组患者其临床效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护理组和个案护理组女性流浪患者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社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个案护理有助于改善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周国秀,孙长艳.Orem自理模式对无主女精神病病人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重建的影响[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2,26(11):3120-3121.

[2]王保红.护士观察量表对住院精神病人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207-208.

[3]张明元,王征宇.精神病简明评定量表中文版(BPRS-CR)应用说明[J].上海精神醫学,1983,03:130-133.

[4]吴晓佳.心理护理对康复期女性慢性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85-87.

[5]刘茜.流浪的精神病人做了母亲[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9):17-17.

[6]林雁芬.“以人为本”护理方法在接受保护性约束的精神病女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2):1809-1812.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