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分析常规化疗联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治疗新发骨髓瘤患者的效果,探讨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常规化疗、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缓解与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肾功能逆转与肾功能好转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利用常规化疗、沙利度胺及硼替佐米对新发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有效逆转患者肾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常规化疗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新发骨髓瘤 肾功能 影响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克隆性浆细胞增值性肿瘤,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可能会造成肾功能损伤、高钙血症及骨质破坏等诸多问题[1]。传统治疗方案利用地塞米松来控制患者肾功能恶化,但是临床治疗实践证实其疗效有限,当前很多报道认为利用硼替佐米控制肾功能是最佳选择。本次研究以常规化疗为基础利用沙利度胺、硼替佐米联合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发骨髓患者中选择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肾功能不全症状,均与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符合。88例患者中共有45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其年龄在44.3~78.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5.2±5.78)岁;其中共有55例IgG型,8例IgA型,25例轻链型;所有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均维持在184.5~489.3μmol/L之间,其平均为(345.89±23.18)μmol/L。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内容上差异不明显,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长春新碱0.4mg/㎡,1~4d;阿奇霉素10~20mg,1~4d;地塞米松20mg,9~12d),28d为一疗程。观察组患者利用常规化疗联合硼替佐米(1.3mg/㎡,1、4、8d)、沙利度胺(100mg/d,后剂量升至50mg/周、200mg/周)进行治疗,28d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肾功能逆转标准:原本上升Scr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内;肾功能好转:Scr值下降>50%。按照血液病治疗学将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化疗改善率分成五个标准:完全缓解、显著缓解、部分缓解、无标准及病情进展,前三者有效率相加为总体有效率。
1.4 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利用(x±s)表示,利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利用卡方检验,并利用百分数表示,最后以P小于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肾功能逆转与肾功能好转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数情况下同时患有蛋白尿、管型尿及血尿、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初发患者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者较多,有资料表明该比例甚至达到了20%~30%[2、3]并且随着患者病情进展期肾功能损害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这种疾病诊断之后及早进行治疗是肾功能逆转的关键所在,纵观近年来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情况,普遍对患者尿液进行碱化、水化治疗,对于组织肾功能不全进展并未获得较好效果,蛋白酶体抑制硼替佐米,同时可以起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还能抑制患者机体免疫答应,有利于患者骨髓瘤激发生长的延迟,沙利度胺抗炎、免疫、抗血管生成效果较好[4],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可以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对照组肾功能好转率效果没有观察组显著,可见在常规化疗治疗基础上利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肾功能改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较快的降低瘤负荷,逆转肾功能衰竭,起到阻止患者肾功能恶化的作用。
总之,联合利用常规化疗、沙利度胺及硼替佐米对新发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燚,杨泽松,陈建斌.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01:131-136.
[2]吕晓伟,徐冬,王鲁群.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靶向治疗对策[J]. 医学与哲学(B),2013,02:58-61.
[3]何蓉会,刘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40:7125-7131.
[4]陆敏秋,褚彬,白砚霞,左杏果,吴梦青,石磊,付丽娜,高珊,房立娟,项秋晴. 多发性骨髓瘤預后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6,06:658-665.
作者简介:左蔷,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4年10月20日,籍贯:辽宁省铁岭市,2008年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学历:本科,学科 : 临床医,现工作单位 :满洲里市人民医院从事学科: 临床工作研究方向: 肿瘤、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