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桃 童迎端
【摘 要】 目的 观察开塞露40ml保留灌肠治疗精神病人便秘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此类患者找到理想的治疗办法。方法 采用对照法对120例便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口服果导、番泻叶泡饮、开塞露纳肛、开塞露保留灌肠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口服果导起效慢且疗效效差;番泻叶泡饮疗效显著,但副作用大,易导致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电解质紊乱,不适合年老体弱病人;开塞露纳肛排便不彻底,患者仍觉腹胀;开塞露保留灌肠排便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易接受。结论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精神病人便秘效果显著,操作方便可行,无并发症及意外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便秘 开塞露保留灌肠 抗胆碱能
精神病人长期服由于抗精神病药物作用受体的光谱性,其强大的M受体阻断作用往往导致病人出现明显的抗胆碱能副作用,如便秘、口干、视物模糊等,其中便秘是精神病人最常见,也最痛苦的症状之一,也是导致病人不依从服药进而影响治疗的最常见原因,是护理工作的难点之一,如何及时有效地治疗便秘,是精神科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我科通过对2008年7月~2009年7月住院期間发生便秘的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4组,每组30例,采用40ml开塞露保留灌肠与平时常用的口服果导、番泻叶泡饮、开塞露纳肛作对照,分别观察以上四种方法排便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度,以探讨开塞露40ml保留灌肠治疗精神病人便秘的效果。现报告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住院期间发生便秘的精神病症状稳定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龄17~86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55岁以上66例,占55%。所有病例未解大便达3天以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四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精神科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开塞露保留灌肠)用药方法:取一次性肛管一根,开塞露40ml,少许温开水,石蜡油润滑肛管,动作轻柔,遇阻力旋转插入,插入深度5~7cm,连接开塞露,注入40ml,再注入温开水20ml,拔出肛管,嘱病人保留1小时以上再排便。
1.2.2 对照组1(番泻叶泡饮):取番泻叶5g加开水200ml,浸泡30分钟,去渣滤清,看护下服下。
对照组2(口服果导):看护下口服果导3片。
对照组3(开塞露纳肛):开塞露20ml纳肛。
1.3 疗效判断:效果显著:用药后12h内排便量>500g;有效:用药后12h内排便量100~500g;无效:用药后12h内排便量<100g或未排便。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检验,P 2.1 疗效比较:3组治疗效果见表,以显效例数加有效例数计算为总有效率。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0%病人有轻度腹胀、腹痛感觉,能忍受,不需处理;对照组1病人60%有腹胀、腹痛,其中腹泻10例,4例因腹泻导致电解质紊乱(为老年病人),及时给予补液对症治疗后好转;对照组2病人无明显不适;对照组3有50%病人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觉,持续时间短,能忍受,不需处理。 3 讨论 住院精神病人由于大量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导致患者过度镇静,活动量小,肠蠕动慢;同时膳食结构不合理,进食水果少,饮水量不足;精神症状;加之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等多种因素,导致病人便秘发生率达63.64%。临床常采用口服果导、番泻叶泡饮、开塞露纳肛方法,但本次结果显示口服果导缓解便秘时间长、效果差;开塞露纳肛排便不彻底、易反复;番泻叶泡饮治疗便秘起效快、作用强,但副作用大,由于番泻叶中的番泻甘可提高肠道环形平滑肌的钙敏感性,引起肠蠕动增快,易引起明显的腹泻,严重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危及病入生命,一般适合急性便秘;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精神病人便秘效果显著夕操作方便可行,无并发症及意外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惠萍,吴光现. 通便灵治疗精神药物所致便秘的对照观察[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2) [2] 樊学敏,毕玉丽,孙津津. 精神药物临床安全选择简表[J]. 天津药学. 2006(06) [3] 高粉霞,张晓红,闫德胜. 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06) [4] 何朝连. 精神药物致中枢抗胆碱能综合征35例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