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病变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初步评估

2017-04-12 17:34袁凯
今日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腰椎间盘

袁凯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CT诊断腰椎间盘病变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CT检查方式进行诊断。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选取患者的CT诊断状况加以研究。结果:CT诊断准确腰椎间盘疾病患者73例,诊断准确率为96.05%;且选取患者中病变部位发生于L3~4椎体者有9例(11.84%),发生于L4~5椎体者有51例(67.11%),发生于L5~S1椎体者18例(23.68%)。结论:应用CT检查来诊断临床腰椎间盘疾病效果相对较好,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其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腰椎间盘 病变 CT 诊断价值

腰椎间盘是介于两个椎体之间的具有流体力学特性的结构,其是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个部分构成[1]。长期的不当腰部屈曲或者突然负重、外伤都有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快节奏、高负荷的工作中,长期保持一个固定的坐姿很容易就产生该种疾病[2]。从临床调查来说,腰椎间盘病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在当前来说,很多患者并未对其加以重视,而是将其当作一定年龄层的骨骼自然现象。这就使得很多患者长期受到腰椎间盘疾病的损害。我院就其应用CT诊断加以研究,希望能确定其病症,以实现进一步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CT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5.49±4.98)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病程(3.21±0.7)年。所有患者均采用临床综合检查方案,确诊为腰椎间盘病变。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使用日立4排螺旋CT对患者对应部位进行定位扫描。扫描中,其管电压需要固定在120kV,管电流固定在195mA。层厚保持1.25mm,层间距保持0.625mm。注意扫描时,需要尽可能保持扫描面与患者椎间盘平面平行,且以螺旋扫描的方式来对其数据进行采集。根据扫描数据,来对患者腰椎进行重组,以确定治疗方案。

1.3 评价指标

比较本组患者经过CT检查后,其腰椎疾病患者的数量,并对其总数加以比较。诊断率=诊出人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诊断准确腰椎间盘疾病患者73例,诊断准确率为96.05%;且选取患者中病变部位发生于L3~4椎体者有9例(11.84%),发生于L4~5椎体者有51例(67.11%),发生于L5~S1椎体者18例(23.68%)。

2.2 在诊断中发现,76例腰椎间盘病变中,有60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中央型突出患者的CT表现为腰椎间盘在中线附近丘状或者半圆形状突出,双侧神经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迫;25例后外侧型突出其CT表现为椎间盘在后中线两侧突出,没有涉及到其椎间孔结构;12例椎间孔型突出CT表现为椎间盘在椎间孔的位置相对突出,影响其神经。11例椎间盘膨出患者的CT表现为椎间盘边缘已经与相邻的椎体接触,后边缘呈现平直或者浅弧形。5例椎间盘突出患者的CT表现为突出椎间盘物质不规则或者不清晰,已经超过了其最大限制。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工作需求,椎间盘疾病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根据不完全统计,腰腿疼痛患者中有20%都是腰椎间盘疾病患者[3]。其是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劳动、外伤、职业需求等多种原因所形成的一系列临床病症[4]。该种病症的存在,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从而使得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本身的骨骼状况就相对较差,腰椎间盘疾病的存在,会使得其骨骼负荷加重,疼痛加剧。面对该种状况,必须要提高其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以为治疗提供参考。

CT检查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操作简单、无创伤、扫描速度快、价格低廉成为临床使用的首选[5]。为了保证其使用价值,我院对其临床诊断准确率加以研究。选取患者均是经过综合检查确认。在本次检查中,CT检查能够清楚的展现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与方向,同时,其椎间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得到清晰的呈现,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医师对患者病情的确认。另外,在腰椎间盘疾病的治疗中,必须要确认对其患处的了解,以保证采取措施的合理性。随着近几年来临床检查方案的不断增多,CT检查作为一种相对常规的检查方案,其检查效果受到了患者的质疑。在腰椎间盘疾病诊断中,对其使用价值加以确定,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病变诊断中,采用CT检查的操作简单、速度快、价格也相对较低,准确率较高,能够很好的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任道禄,高紫红.腰椎间盘前突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放射学实践,2003,18(8):590-591.

[2]耿庆学.腰椎间盘病变CT诊断的临床价值[J].职业与健康,2006,22(4):301-302.

[3]张文明.腰椎间盘病变的CT诊断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7):233.

[4]何喜莹.腰椎间盘病变的CT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4):272-273.

[5]程春,陈蕾,梁晓航等.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7):91-92,119.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