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尹邦明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杨柳指出,贵州探索出了一条帮助妇女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新模式,也为全国各地开展巾帼巧手脱贫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
充当脱贫攻坚“半边天”
当代贵州:脱贫攻坚是“十三五”贵州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省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助力贵州脱贫攻坚?
杨 玲:贵州拥有近2000万女性人口,其中农村妇女人口占65%左右,她们既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也是主要力量。全省各级妇联把帮助贫困妇女脱贫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作为保持和增强妇联组织和妇联工作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具体行动,立足职能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引导广大妇女立足岗位创优创新、建功立业,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建设的火热实践。
一是深入实施“锦绣计划”。2013年我们着手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争取到每年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保障。从2015年起,“锦绣计划”每年都被列为省政府的十件民生实事项目。目前,通过参与手工业而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达1.01万人,人均增收5000元,而一个中等技能的绣娘年收入可达3万元,相当于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倍多——“美丽脱贫”正变为现实。在全国妇联十一届六次执委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对贵州省妇联实施“锦绣计划”、帮助农村妇女把刺绣等传统手工艺由“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进行了充分肯定。
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我们联合省农科院成立了“贵州省巾帼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为全省农村贫困妇女和巾帼示范农业基地免费提供培训、一对一帮扶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种养殖技术培训和服务。联动女企业家与各市州妇联签订“携手助力精准脱贫承诺书”,爱心结对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
三是做强家政服务。家政服务领域从业人员90%以上都是妇女,且对技术要求不高、门槛相对较低,我们把发展家政服务作为帮助城镇下岗女工、返乡女农民工和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的路子,打造了“黔灵女”家政服务品牌,免费培训家政人员,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扶持妇女创业就业。现已初步建成较为完整且符合市场需要的育婴专业培训体系,有覆盖9个市州的“黔灵女”家政品牌店50余家,在岗3600多人,带动3.5万名妇女就业。
四是用好小额贷款,助推创业脱贫。推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落实,积极为妇女创业解决资金困难。2016年发放妇女小贷8.3亿多元,带动1万余名妇女创业。
夯实家庭建设凝聚力
当代贵州:2016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来自贵州的8户家庭荣获表彰,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他们的事迹温暖人心、备受尊崇,充分展示了我省家庭文明建设的新成效、新风貌。
杨 玲: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做好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是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
我们把家庭建设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自2014年起开展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家庭”主题活动暨寻找“最美家庭”“十佳慈母”“十佳贤妻”“十佳孝女”和“家庭美德之星”活动。依托各地“妇女之家”进行了层层发动、广泛宣传,组织群众积极开展自评、自荐、互推、互评活动,各地讲家风家训、秀家庭故事、谈家庭美德,涌现出一大批事迹突出、感人至深的先进典型。同时在全省各地启动了百场家庭美德大讲堂活动、百场家教公益讲座活动、“巾帼风范·家园情怀”歌唱大赛、“共享知识、共建和谐”家庭读书系列活动等,积极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
今后,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工作的重要指示,以“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为主题,在党政机关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培育“勤廉和美”家风,促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同时深耕基层,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居民活动中心和社区(村)各类宣传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家风吹进千家万户,遍地开花。
当代贵州:家庭建设中,如何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
杨 玲:多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积极回应妇女儿童利益关切,重权益维护,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进步。
认真履职,推动维权服务在源头。《贵州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列入省人大立法计划;编制“十三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立足贵州实际新增“妇女与反贫困”,“儿童与安全保护”两个发展领域;“两纲”实施工作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督导并获高度肯定;成功将分性别统计写入《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建立全国首个传媒领域性别平等监管机制。
强化宣传,构建和谐法治环境有行动。以《反家庭暴力法》出台为契机,开展“建设法治贵州·巾帼在行动”维权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进高校、到身边,开展“远离毒品·黔城行动”禁毒预防等法制宣传、现场咨询活动,为群众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组织妇女参与妇女普法知识线上线下答题。
搭建平台,确保实事维权在基层。建立德馨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志愿者联盟、女律师联盟等专兼群相结合的维权组织和队伍。“平安家庭”创建实现村和社区全覆盖。推动在社区建立“儿童之家”,依托社区倡导儿童权利保护与服务体系建设。
激发改革发展新活力
当代贵州:今年是妇联的“改革创新年”,坚持改革创新,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杨 玲:推进妇联改革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妇联组织或多或少地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现象,同时基层妇联组织出现松散、人力不足等问题,我们要扎实推进妇联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17年是全省妇联改革元年,省委已正式印发《贵州省妇联改革方案》,我们将重点深化两个方面的改革,重点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妇联组织的基层力量薄弱等问题。
一是改进省妇联领导机构人员构成、运行机制和机构设置。省妇联领导班子、省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省妇联执委、常委中将更多地吸纳各族各界、各行各业优秀妇女代表。各级妇联干部将以“专兼挂”形式增强妇联干部队伍活动,在省妇联挂兼职副主席中提高各族各界、各行各业优秀妇女代表比例。
二是改革创新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把乡镇(街道)妇联的组织覆盖拓展到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拓展到各种女性社会组织。推动城乡社区把妇代会全部改建为妇联。乡镇(街道)妇联成员扩大为25人左右,村(社区)妇联成员扩大为15人左右。
当代贵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省妇联如何借助新媒体、拓展新阵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网上妇女群众工作?
杨 玲: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省现有网民1346万人,其中女性接近700万人。在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凝聚网上“半边天”力量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课题。
我们着力建设妇联网上工作新平台,积极整合妇联系统网站和新媒体资源,构建以网站、微信、微博为主体的“新媒体矩阵”,形成各类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互联互通、覆盖广泛的妇联网群和工作群,畅通网上联系妇女渠道,实现了与广大妇女群众的全方位连接。
打造“网上妇联”和“网上妇女之家”,拓展网上妇女工作,构建包括法律政策咨询、家庭教育指导、权益问题投訴、创业就业帮扶等为一体的网上综合服务载体,及时根据妇女需求开发网上服务产品,推广网上网下结合的服务形态,着力打造互动快捷、服务方便、网上网下有机融合的妇联工作新格局。
(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