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家
雷锋精神在龙山脚下绽放
宋立家
在美丽的吉林省辽源市龙山脚下,有一支白发苍苍的“五老”队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身患数病仍常年坚守在学雷锋第一线的老同志,有的已经80岁高龄。他们扛起了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在广大青少年中传递着雷锋精神的火炬,让雷锋精神在龙山脚下永续绽放。
龙山区关工委组织“五老”成立学雷锋事迹报告团,先后配合市委宣传部在全市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了20场大型巡回报告,受教育群众达2万余人。报告会上,“五老”以亲切和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雷锋故事,使所有听众感受到了雷锋精神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除了举办大型报告会,区关工委还组织有宣讲专长的“五老”深入学校、社区、村屯进行雷锋事迹宣讲活动。郭庆国是原市政府副秘书长,退休后主动到社区义务做起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他和孩子们一起重读雷锋日记,鼓励孩子们从小做立志好学、诚信节俭式的好少年。教育关工委宣讲团的“五老”曹德武被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他把40多年来精心收集的上百件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影像故事会的形式,对青少年开展形象直观的雷锋精神教育,孩子们亲切地称他“雷锋爷爷”。在宣讲活动中,全区各基层关工委共计成立20个宣讲团,有近百名“五老”定期深入校园,利用升旗仪式、班会、队会时间同青少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把雷锋精神植入青少年的心田,受教育青少年达3万余人。
孩子们认真聆听老师讲雷锋的故事
任桂梅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在2013年成立了任桂梅爱心工作室,现已发展会员近330余人。他们每人每月自愿捐出50元,作为帮困助学基金。目前,累计筹集爱心资金50余万元,长期跟踪帮扶特困学生80余人。前年,被资助大学生冯长鑫毕业,成为肯德基分店经理。他提议在肯德基成立“爱心家园”。工作室所资助的在校大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之余到大学所在地的肯德基分店勤工俭学。现在已经有9名大学生靠打工解决了生活费。读大二的韩基阳通过在肯德基勤工俭学,已经两年没花家里一分钱。被资助的大学毕业生赵文龙自主创业成功后,也没有忘记大家对他的资助,于是在他的眼镜店建立“阳光驿站”,已为80多名特困学生免费验光配镜。此外,任桂梅还在多寿路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创建了“爱生团队”,已有近百名教师加入。在小学生中建立“小葵花爱心团队”,每个月的22号,孩子们就捐出一天的零花钱,用于帮助本校有经济困难的学生。
在任桂梅爱心工作室的引领下,一些“五老”也在自己的社区成立了学雷锋组织。福安社区将有群众基础,声望高,能力强的63岁的老党员金宴安聘请到关工委领导岗位上。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创办“育蕾家园”,对家庭困难的贫困学生给予物质帮助,给思想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先后帮扶了20多名孤儿、单亲生和留守生,使社区“育蕾家园”成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之家。69岁光荣入党的东艺社区“五老”巢景云,在社区成立“雷锋驿站”。福阳社区老教师洪秀琴不计报酬,开办“圆梦课堂”,为青少年追梦、圆梦插上翅膀。63岁的省级老劳模赵文彬,为青少年办好事有干劲、有韧劲、有实劲,在康宁社区创建了学雷锋志愿者团队和老干部爱心团队等。目前,全区17个社区都成立了由关工委“五老”牵头的学雷锋精神组织,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今年74岁的“辽源好人”迟东岩是辽源市首届道德模范。她身患癌症不下“火线”。10多年来,她想尽各种办法,筹集资金36万余元,为84名特困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其中她个人出资11.3万余元。本社区有个小姑娘叫李研,6岁时父亲出车祸去世,18岁时母亲被白血病夺去了生命。在她母亲患病的7年中,迟东岩常去为她家买米、买菜,尽可能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照 顾。6年 前,李研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矿业大学。临上学前,迟东岩发动社区“五老”为她捐款帮她顺利入学。现在李研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工作,每月工资1万多元。去年国庆节,李研从北京回来,拿着鲜花到迟东岩家看望她并介绍自己现在的情况,走前拿出500元钱塞到迟东岩手里,迟东岩再三推辞,李研就跪在地上,哽咽地说:“迟姥,我现在已经改变命运了,这钱给您花我才能安下心来,您一定要收,我还准备把您接到北京去养老呢。”泪流满面的迟东岩一把抱住了李研,鼓励她好好工作,但500元始终没收。
孩子们在农场里帮做农活
65岁的老党员李淑杰坚持二十载学雷锋,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故事,在向阳社区无人不晓。无业青年小李,多年前因失手伤人被劳教。刚出狱的他居无定所,没有工作,又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父亲无人赡养。李淑杰从家里很紧的生活费里挤出500元,给小李租了房子安顿老人。为了解决小李的生活问题,李淑杰又为他四处联系工作,并鼓励他自食其力艰苦创业。2012年,小李的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李淑杰就从老伴买断工龄的不足2万元里拿出5000元,帮他解决燃眉之急。
目前,龙山的“五老”群体有3182人,骨干850人,并有100余位受到了上级和相关部门的表彰。优秀“五老”群体已成为全省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