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典型模式综述及其启示

2017-04-11 18:36
生产力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村庄社区

(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典型模式综述及其启示

张鹏1,杜宏茹2,倪天麒2

(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型农村社区是新时期我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建设背景、空间区位、建置与边界以及产业基础等不同视角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典型模式及主要特征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村民参与、社区自治等方面提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若干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典型模式;建议

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历程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1887年最早提出。他认为社区是建立在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等基础上的一种具有亲密感和无可置疑的连带关系的共同体,社会实质是个体间的相互分离[1]。20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我国。社区具有地域、人口、区位、结构、社会心理五个基本要素[2],是一种基于情感和意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形式。

1978年以后,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社区发展进行了多种模式的积极尝试[3],为现代农村新型社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快速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同时改变着农村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差序格局和以邻里关系为基础的合作格局受到冲击,传统农村社区固有弊端日益凸显[4-5]。城乡资源的不对等流动使得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人口经济“空心化”以及留守群体扩大等现象成为农村衰败的集中体现。加快建设现代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乡统筹的迫切需求。

2000年以来,全国多地展开了自发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大致可以归纳为试点阶段(2000—2006)、实验阶段(2007—2008)、全覆盖阶段(2009—2014)和深入推进阶段(2015年至今)。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和基本目标。2007年《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后,在全国确定了304个建设实验单位[6]。2009年,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的通知》,共命名106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覆盖面扩大,发挥了巨大的模范引领作用[7]。2015年,《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在肯定了实验试点工作成效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试点建设的工作目标[8-9]。天津、江苏等10省(区)也出台了省级层面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指导标准建设,初步形成了农村建设指标体系[10]。全国农村社区试点建设进入深入推进和优化提升阶段。

二、新型农村社区概念界定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高强[11]、马芒[12]、徐勇[13]、刘君[14]等国内学者均有相关定义。本文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是在农村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或者中心村为集聚中心,引导人口集中居住,加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管理与服务能力,以达到集约利用农村土地、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生产生活综合体。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新型农村社区呈现出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改善、公共服务齐全、基层管理创新、法治文明开放等典型特征。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呈现较大区域差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是因地制宜,既体现不同区域发展特征,又适应不同地域发展需求。本文结合甘信奎、滕玉成、项继权等前人研究成果,从建设背景、空间区位、建置边界和产业基础等不同视角,将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归纳如下:

(一)按照建设背景进行划分

甘信奎(2009)[15]、滕玉成(2010)[16]等从社区建设背景角度进行了类型划分。一般可将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归纳为城市化型、就地城镇化型与村民自治型三种模式。

1.城市化型模式。在城市化空间迅速扩张的背景下,位于大都市城乡结合部地带的城中村、城郊村通过撤乡设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两种方式完成社区建设。深圳市于2004年全面撤销镇政府成立街道办事处,撤销村委会成立居委会,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镇和村的城市。这一类型的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取决于当地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村庄发展应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之中,进行合理规划定位,以“社区建设”为途径推动村庄发展和全面转型。

2.就地城镇化模式。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也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动力[17]。以江浙等地为代表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村落集体工业、村办企业大规模发展的支撑下,形成了“超级村落”、“亿元村落”等形式的单位社区以及村落集镇化或乡镇政府所在地形成的小城镇大社区。该模式是一种发自农村内部的社区发展需求,是村级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一般适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状况较好或有村级工业企业的村庄。

3.村民自治型模式。江西、湖北是我国最早开展新型农村社区探索的地方,开创了基于共同文化纽带的“村民自治型”农村社区。江西以自然村落为基本单位,以“五老”人员为中心,以“一会五站”为平台,构建了“自然村落”社区。湖北秭归县杨林桥镇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成立社区理事会,建立了以“村委会-社区理事会-互助组-农户”为基本结构的村小组社区模式。上述模式成功之处在于社区建置于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落,具有高度的亲和力与认同性。基于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纽带,依托五老人员等村里较有威望的人员进行服务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村民情感认同、增强合作自治氛围。但社区规模小、数量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较高,只着眼于村组内部关系的稳定,没有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开放融合,自治过程需要依托村中精英人物的权威。

(二)按照空间区位进行划分

滕玉成[16]、《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以及社区建设规划(2014—2030年)》[18]等依据空间区位进行了社区类型划分,一般可分为中心城镇集聚型与中心村集聚型两种形式。

1.中心城镇集聚型模式。中心城镇集聚型模式是指随着城镇的对外扩张,处于城镇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进行选址合并,纳入城镇社区管理范围的农村社区类型[18]。一般包括城市集聚型与小城镇集聚型两种类型。城市集聚型社区是指位于城市周边地区的城中村与城郊村,受城市影响逐渐加强,其“乡村性”逐渐减弱,居民身份和生活方式逐渐城市化,最终纳入“城市社区”管理范围的社区类型。小城镇集聚型社区是指在建制镇或者乡集镇域中心,依托其区位交通的优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完善,积极引导镇域人口经济等集聚而建立的集镇型农村社区。

2.中心村集聚型模式。中心村集聚型模式是指在远郊地区,村庄受城市发展影响相对较小,通过选择建设中心村来整合人口土地等资源基础上而开展的农村社区建设。一般包括强弱组团型、多村合并型、搬迁集中型、边远村直改型四种类型[18]。强弱组团型指空间距离较近而经济水平存在差距的村庄之间,选择强村作为中心村、弱村作为基层村形成组团,强村带动弱村发展。多村合并型指多个村庄规模较小,不存在明显差异,多村进行合并选择交通方便、用地充足、多村交界处新建农村社区。搬迁集中型指村庄现状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偏僻山区或者生态环境保护区,由于原址不适于继续建设而搬迁到其他安全地带新建农村社区。边远村直改型指原村庄规模较小,周边没有可合并的村庄,或者出于特殊保护的目的,原村庄直接改造为社区。该模式以村庄为集聚中心,以村庄合并为主要方式,在村庄地形复杂的区域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当模式进行社区建设。

(三)按照社区建置与边界进行划分

滕玉成[16]、项继权[19]等学者按照社区建置及其边界进行了社区的划分。本文以此为基础,将我国社区建设类型划分为四种模式。

1.一村一社区模式。该模式将社区建置于行政村,既保留行政村建制,又将其纳入到职能更加完善的社区平台进行工作,实行“村社合一”[20]。该模式典型案例有四川宜宾、山东胶南、胶州、莱西以及甘肃省金昌、临泽等。浙江、江苏、重庆、四川、甘肃等省份多采用此模式,是目前实施最普遍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未增加管理层与管理成本,容易处理好社区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也不涉及村庄之间、居民之间的关系变动,村民认同感强,推行阻力较小。缺点是“村社合一”导致社区力量相对薄弱,制约了社区职能的发挥;一般需要较为雄厚的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撑,发达地区依靠村集体经济或企业带动,欠发达地区则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21]。

2.多村一社区模式。该模式是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公共资源集约配置的原则,将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村规划为一个社区,选择人口、经济或区位最佳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引导周边村庄人口向中心村集聚,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该模式典型案例有山东诸城、莒南,按体制建构可分为“社区-行政村-农户”、“社区(行政村)-农户”两种形式。

“社区-行政村-农户”模式,仅将若干建制村纳入一个社区开展服务,社区与原有建制村没有隶属关系,也不干预村里工作,只在社区层面上成立协调议事机构,主要定位在服务,能较好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享。但是面临着管理层的增加和机构的重叠问题,会相对弱化乡镇政府及行政村职能。该模式适用于集体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原来村庄规模较小,农村公共服务相对匮乏以及乡镇地域面积较大,边远村庄到乡镇中心距离较远的情况。

“社区(行政村)-农户”模式,原有若干建制村规模较小,合并为一个建制村的基础上成立社区。该模式可以减少村庄散弱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公共服务不足,也可以突破固有的村庄界限构建起村民之间更广范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开展行政村撤并,涉及原建制村债务债权、土地资源、集体经济的整合问题。

3.一村多社区模式。该模式是将社区建置于自然村庄或村民小组,一个建制村设立多个社区。组织形式上是“行政村-社区-农户”或“行政村-自然村落-社区-农户”。该模式村民认同感强、参与热情高,利于实现村组范围自治与稳定。缺点是社区规模小,服务人员少,社区职能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大,需要政府层面的大力推动,社区治理过分依赖“五老”人员,缺少长远考虑。农村社会变化加剧,村民的认同日益跨越原有的村组范围,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社会的融合成为可能和必然。该模式一般适用于建制村由若干较为分散的自然村所组成的地区,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山区,村庄分散不宜组织集中规划建设,或是出于特殊村庄保护的目的,视其规模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区。

4.集中建社区模式。该模式是对多个规模较小的村庄进行合并,在异地集中新建社区,或者在农牧民原聚居地附近规划新建社区,对周边一定服务半径内的村庄开展社区服务。以天津、成都、甘肃阿克塞县等地为例。该模式优点是不受建制框架束缚,以一定的空间范围为半径整合散居村庄资源,可以很好的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共享。缺点是完全异地新建成本较高,村民搬迁意愿以及在新社区的融合问题突出,与原有建制村在具体的管理服务工作上可能存在重叠或者空缺。该模式适用于农牧民聚居区或者原来村庄规模较小、区位不佳,需要集中搬迁的地区。

(四)按照产业基础进行划分

产业是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产业非农化程度是衡量社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17]。按照社区建设所依托的产业基础,可以将其划分为农牧业主导型社区、工业主导型社区、商旅主导型社区[22]。

1.农牧业主导型模式。农牧业主导型村庄建立社区,是大多数村庄开展社区建设的主要方式。该类型村庄应该按照主要农牧业类型选择建设模式以及具体方案。种植业主导型村庄,应该依据作物类型、耕地分布等确定社区建设方案,积极进行土地资源整合,确定合理的耕作半径、服务半径。牧业主导型村庄,需要依据牧业类型及特点配置相应的环境设施及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2.工业主导型模式。村办企业或者有在村庄周边布局的企业时,社区建设与企业发展融合进行,推行“村企共建”社区。企业为社区建设投资建设资金,而社区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土地或者劳动力等必备条件。东部沿海多此类型农村社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均是借助农村工业化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起步而建成新型农村社区的典型案例。

3.商旅主导型模式。商旅主导型社区建设,主要是利用近郊地带农田等乡村特色景观开展农家乐、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商贸流通等经营活动基础上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完成了农村发展的转型[22]。该模式以近郊村庄为主,需要积极利用村庄区位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掘村庄内部所有旅游观光、商贸物流、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资源,推动农村服务业发展,建设“服务型农村社区”,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四、对我国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一)以村民为主体,调动多方参与共建

村民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和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促使农民地位由外局群体向内局群体转变,提升村民的主体性地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20]。坚持以村民需求作为设施配置及改善环境的主要导向,积极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培育村民互助合作的精神。同时,积极吸纳驻村企业或者个人参与社区建设,形成政府投入、村民筹建、个人与社会团体帮扶、企业投资等方式共存的多元化融资建设渠道通过社区平台统筹使用。

(二)重视培育社区组织,强化社区自治

社区组织在参与社区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丰富社区文化、提高社区服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社区组织建设程度是衡量社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新型农村社区是村民生活共同体,应该突出“生活”共同体功能,积极培育社区组织,强化社区自治。应将社区居民纳入各类社区组织、企业,以行业为纽带培育村民竞争、合作精神,推动村民由“血缘人”向“社会人”转变,以业缘、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村民自治替代以血缘、家族为基础的传统村民自治,强化社区居民自我管理与服务能力[23]。农村社区建设成熟地区,应积极扩大社区自治范围,赋予社区更多的自治权利,加快农村社区自我发展。

(三)突出社区整合功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新型农村社区是对农村村庄“空心化”、弱势留守群体扩大等问题的积极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8]。社区建设过程中应该突出资源整合功能,加大对农村“空心化”、弱势留守群体扩大等问题的关照。应该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平台,按照不同社区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加大对农业生产、社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资源的整合,增强社区服务管理以及自我发展能力。农业生产方面,以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为目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社区管理与服务方面,积极整合各类社区组织等社会资源,节约管理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四)培育社区主导产业,强化经济支撑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动力[17]。产业非农化程度客观反映着社区的发展程度。产业的支撑奠定社区经济基础,不仅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来源,而且能够带动解决社区居民就业,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产业发展与社区建设必须并轨同行,同步推进,具备产业支撑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应当突出全新的生产组织功能,以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组织为纽带,积极培育社区特色产业。产业类型是影响社区建设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应该按照农牧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加强社区建设的分类指导,并借助社区平台,积极引导农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完善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链条,发挥社区生产共同体的组织作用。

(五)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应有不同侧重

全国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发展水平等存在巨大差异,社区建设应按照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社区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建成充分体现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地域性特征明显的农村社区。东部各省份自然地理条件相对优越,非农产业基础好,村庄经济获得较好发展,而且基层村民自治基础牢固。政府角色转变上,应由政府主导地位转向引导地位[24];社区组织建设上,更加注重培育特色社区组织,突出各级社区自治;目标导向上,更加注重村庄内在需求,以“城市化”向“现代化”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更加薄弱,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与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开展农村社区仍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村庄内部五老人员等乡村精英为依托,同时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强化行业能人带动作用,形成以行业为基础的帮扶带动与社区互助局面。而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建设过程中更要注意借鉴与整合不同地区建设经验,重视社区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做好过渡工作[25]。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8-66.

[2]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6-9.

[3]夏周青,2010.中国农村建设:从乡村建设运动到农村社区创建的兴起[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121-124.

[4]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34.

[5]王霄.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4-18.

[6]民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民函〔2007〕79号[EB/OL].(2007-03-29).http://www. mca.gov.cn/article/zwgk/gzdt/200711/20071100003904.shtml.

[7]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发〔2009〕27号[EB/OL].(2009-03-06).http://www.mca.gov. cn/article/zwgk/fvfg/Jczqhsqjs/200903/20090320028133.shtml.

[8]《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5〕30号[EB/OL].(2015-05-31).http://www.gov.cn//2015-05/ 31/content_2871051.htm.

[9]民政部关于学习贯彻《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民发〔2015〕95号[EB/OL].(2015-06-02).http:// www.mca.gov.cn/article/zwgk/Tzl/201506/20150600827398.shtml.

[10]民政部.2015年民政工作报告[R].2015(12):22-25.

[11]高强,2006.新农村公共服务新型社区建设平台的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内源式”和“外推式”的建构模式分析[J].天府新论(2):96-100.

[12]马芒,2005.农村社区发展的特征与功能[J].中国发展观察(10):22.

[13]徐勇,2007.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12-15.

[14]刘君.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5-7.

[15]甘信奎,2009.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J].江汉论坛(2):134-137.

[16]滕玉成,牟维伟,2010.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完善的基本方向[J].中国行政管理(12):95-98.

[17]周沛,2000.农村社区发展道路与模式比较研究——以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为例[J].社会学研究(10):59-66.

[18]《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EB/OL].(2014-09-05).http://www.jinxiang.gov.cn/art/2014/9/5/art_3044_ 66319.html.

[19]项继权,2009.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与边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7):4-10.

[20]陈旭峰,2013.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现实选择及其发展方向[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3):41-45.

[21]李方才,2009.“一村一社区”模式的利弊剖析[J].乡镇论坛(3):22-23.

[22]刘彦随.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4-238.

[23]甘信奎,2007.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与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1):57-59.

[24]诸葛鹏,岳书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9):30-32.

[25]项继权,王明为,2015.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动态与阶段特征[J].青海社会科学(2):1-8.

(责任编辑:D 校对:T)

F320.3

A

1004-2768(2017)01-0042-04

2016-10-18

中国科学院特色研究所主要服务项目3课题3(TSS-2015-014-FW-3-3)

张鹏(1991-),男,甘肃秦安人,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学;杜宏茹(1974-),女,河北唐县人,博士,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倪天麒(1964-),男,山东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与城镇规划。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村庄社区
社区大作战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村庄在哪里
破解“双重失灵”困境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回顾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