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党校调研员、副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还系统全面阐述了这个思想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方略,其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八个明确”的主要内容和十四条基本方略。在第一个“明确”中,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战略安排。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概括地说就是“现代化和中国梦”;“现代化”是从我国发展阶段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来讲的,“中国梦”是从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来讲的,二者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是一个目标的不同角度表达,就是说实现现代化就是实现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现代化。
围绕实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这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战略安排的提出,意味着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战略目标安排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包括三个阶段性战略目标,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制定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三步走”战略目标安排,即用20年时间,到2000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状态;再奋斗20年时间,到2020年达到小康水平;再奋斗30年时间,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本世纪初,第一个目标如期实现了,全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达到总体小康水平,我们党根据发展新形势、顺应人民新期待,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这是我们党的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从建立开始,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奋斗整整一个世纪,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既是历史承诺,也是政治承诺。兑现这个承诺,将彰显我们党信念宗旨的崇高性、思想理论的科学性、路线方针的正确性、政策实践的有效性,用历史事实证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对于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将进入更高层次。现在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按照国际标准,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我国还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发达国家、富裕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按照国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标准,我国将达到更高收入水平。从经济意义看,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将提高到一个更高层次;从政治意义看,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将用事实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从“建设”到“建成”,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决胜”。所谓“决胜”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任何重大任务的完成,越接近目标,难度越大、风险越大,人们也往往会精神松懈、粗心大意,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功亏一篑。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以更坚强的意志、更谨慎的态度、更有效的措施,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牢牢把握“一个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持“三个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只有这样,才能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同时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划。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往的提法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根据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了调整,把这个目标分为两个阶段来实现,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就是说,把原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新的战略目标。这两个阶段目标都是“实现现代化”,区别在于前者是“基本”,后者是“全面”。这样的战略目标安排,符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建立在我国发展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上的,充分顺应我国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迫切追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自信和能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2020到2035年,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谓“基本现代化”,从国际比较来看,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样的战略目标设计,一方面体现了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也体现了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
到2035年,从经济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实力将大幅跃升;同时我国科技实力也将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极大增强,自主原创科技成果在世界科技成果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我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从政治发展来看,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充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全社会制度文明水平显著提高。从社会文明建设来看,全体公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竞争力极大提高,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改革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全体人民,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充分体现;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社会治理来看,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处置机制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社会生活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从生态文明建设来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更加严密、制度体系更加科学、政策体系更加有效,人民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国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战略目标的三个要点是“全面”“强国”“建成”。“全面”的内涵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强国”就是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处于领先地位。“建成”就是这个目标到本世纪中叶一定要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将全面实现,国家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制度执行能力极大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展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个战略安排完成之时,就是我国全面现代化实现之时,也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之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