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军
人防诗词大会“飞花令”,你能接几首
向 军
飞花令是古人玩的一种“行酒令”,就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分为通令和雅令。通令是要掷骰划拳,叫号喧争,显得粗俗、嘈杂。行雅令须即席引经据典,构思分韵联吟。“飞花令”当然属雅令。“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古人行使“飞花令”时,还要考虑“花”字在诗句中出现的次序。如第一人出“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在第一字位置上;第二人出“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位置上;第二人出“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依此类推。
《中国诗词大会》借鉴古人诗词之趣,改良了“飞花令”。为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不再仅用“花”字,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诗词中的常用字,对关键字的顺序也不做要求,在限制时间内,由场上选手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直到有人背不出为止来确定输赢。即使降低了难度,“飞花令”仍是真正硬实力的对抗,也吸引观众重温经典诗词,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受诗词大会的感染,今天,我们人防的伙伴们也忍不住来一场人防飞花令,以“防”字为令,每人背一句含有“防”字的诗句。比赛开始啦——
引余袂兮褰余裳,整余柂兮屹余墙。
舟中人兮乃心一,险可济兮患可防。
——[宋] 程公许《拟九颂·平舟》
滔滔淮水,溢楚之疆。
原田其潴,城郭为防。
——[宋] 陈舜俞《淮阴阻风谗风伯》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明] 高启《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匹夫能曲踊,万骑可横行。
许国轻妻子,防边重战耕。
——[唐] 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唐] 白居易《天可度》
周身莫如物,患至不得防。
业为世间人,何处逃祸殃。
——[宋] 文天祥《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
烟尘侵火井,雨雪闭松州。
——[唐] 杜甫《西山三首》
将恐曾防寇,深潜托所亲。
宁闻倚门夕,尽力洁飧晨。
——[唐] 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
欢去收不得,悲来难自防。
——[唐] 孟郊《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
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
——[唐] 李频《送边将》
羌胡据西州,近甸无边城。
山东收税租,养我防塞兵。
——[唐] 张籍《西州》
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
寒来知马疾,战后觉人凶。
——[唐] 贯休《古塞下曲七首》
残花不待风,春尽各飞扬。
欢去收不得,悲来难自防。
——[唐] 孟郊《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唐] 杜甫 《兵车行》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 胡曾《咏史诗 长城》
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唐] 杜甫《忆昔二首》
秋江初月猩猩语,孤帆夜发满湘渚。
水工持楫防暗滩,直过山边及前侣。
——[唐] 张籍《相和歌辞 贾客乐 》
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
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
——[唐] 白居易《缚戎人 达穷民之情也》
小伙伴们较量起来,可以说是唇枪舌剑、不相上下。
这些个“防”字,有的是塞外的防备,有的是灾祸的防范,有的是险情的预防,有的是人身的防卫,有的是心理上的警戒,含义丰富,不一而足。我们的国家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崇尚和睦的民族。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放弃防卫的意志与手段。近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可以说是在不断的反侵略斗争中形成的。居安思危,这个意识永远不能被喧嚣的尘世所麻痹。备战人防,注定是我们各地人防工作者不二的选择。
“飞花令”,虽雅却难。说实话,带“防”字的诗词确实比较生僻和艰难。试问聪明的你,能接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