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2017-04-11 04:13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政策研究室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昆明科技

文 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政策研究室

科技创新中心应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反映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如经济实力、每万人中从事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实力、科技投入情况等。二是反映科技转化为发展动力的核心指标,如专利产出量占比、技术交易量占比等。三是反映城市对科技创新资源凝聚力和对区域影响力的指标。如区域性研发总部的数量、引入的外资研发机构数量、开展产学研交流与合作情况、外来风险投资数量等。当前,昆明科技创新能力省内领先、西部城市较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大有可为。

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具备的基础

昆明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创新载体。昆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初见成效,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化工、高原特色农业等领域优势明显,一批产业化基地获得国家认定,已建成各级重点实验室48个,其中国家级6个;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7个,其中国家级4个;企业技术中心334个,其中国家级14个;建有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全市经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杨林工业园区等国家级开发(度假)区。2016年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19个、地方标准制修订27个。

昆明的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居全省前列。目前,昆明市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809人,占93.63%;入选云南省创新团队116个,占99.15%;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498人,占80.58%。2016年昆明市专利申请达14290件,占全省总量的60.27%,同比增长29%;专利授权7268件,占全省总量的60.41%,同比增长7%;全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24件。

昆明在西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实力。昆明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现代服务业)基地及集群达到11个,数量名列西部地区第一位、位居全国第10位;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数量名列西部地区第一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个,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在第九位,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西部排名第三。2016年全市专利授权7268件,远高于同期南宁的4127件、贵阳的4757件。

昆明与周边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正得到加强。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汇聚着各种优势资源,孟加拉国等7国在昆明设立总领事馆,与印度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建立了促进和深化中国与东盟科技创新与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创新中心,同泰国、老挝、斯里兰卡、越南、缅甸、东盟秘书处等有关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与加拿大科学院院士王家璜、工程院院士陈颉共同签订“国际科技合作协议”,和新西兰植物园与食品研究公司、芬兰尤凯斯地区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科技合作。这些国际交流合作使昆明在南亚东南亚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优势十分明显。

昆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环境趋好。从国家政府间合作机制来看,中国与东盟于2012年启动“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与南亚国家于2015年启动“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从国家层面制定了中国与东盟和南亚科技合作纲领性的指导战略。目前,中国已和东盟10国中的8个国家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国建立了双边科技合作联委会机制,累计实施了1500多个短期交流考察项目和长期合作研究项目,涉及农业、海洋、能源、减灾防灾、医疗卫生、环境等众多领域。从对外开放环境来看,随着全省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对外开放战略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昆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支撑。

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制约因素

科技创新物质基础差。昆明市各类技术创新平台设备种类还不够齐全,很多企业的研发设备简陋、功能不全,大型机械、精密仪器稀少,尤其在数据测算及获取,半成品试制等方面较为薄弱。现有的大多数设备只能进行简单的技术研发及技术二次创新,自主创新基础差,难以研发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

产学研“两张皮”脱节。企业方与科研方之间存在观念上的差异,对技术的关注点不同,高校、科研机构习惯于关注技术的先进性,研究成果真正可用于产业化产品生产的不多;而企业需要的是工程化的成熟技术。由此,研发成果与市场的结合度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产业化率偏低。

开放协作的创新机制尚未有效形成。昆明与滇中经济圈、周边城市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有地缘优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交往密切,但共同建立的孵化器管理联盟、优势高科技产业园区等平台处于空白状态。

缺少领跑型创新领域和创新载体。无论是大健康、大文创、大旅游、大数据、大服务,还是“188”产业,都还未有效形成强有力的创新大平台。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企业研发支出占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不到50%,而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7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量多质低,难以承载产业优化升级的重任。

人才成为制约短板。昆明市科研人才老化现象十分严重,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人员已临近退休。高效运作的人才开发、整合、利用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大量研发人才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没有形成创新型人才集聚服务于企业的价值引导机制。科研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企业靠“事业”留人的机制有待健全。

加快推动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

省市联动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昆明集聚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70%以上的科研人员,具有相对完备的服务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创新基础资源,但这些资源多为中央、省属单位。建议市级部门加强与省级部门协调、沟通,采取省级决策、属地管理方式,全面摸清、登记驻昆中央、省属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创新资源情况,争取省级层面出台推动科研仪器、大型设备、科技数据库开放共享、有偿使用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推动创新基础资源从封闭、割裂状态转向联网、共享状态,从闲置的“存在”状态转向物尽其用的“使用”状态,让聚集在昆明的科研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为推动昆明发展的服务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大科技市场。针对科技服务市场碎化、残缺的状态,加快建设集科技创新研发供求、成果发布与展示、成果评估、成果交易、成果交流、信息共享、创新中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线上线下融合、功能完善、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市场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信息供求有效对接、成果发布及时准确、成果评估权威可信、成果交易便捷合法、成果转化顺畅高效,着力解决好产学研“两张皮”、科技与市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等现象,致力把昆明科技大市场打造成为立足昆明、服务周边、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技术创新加速器、产业创新助推器、创新信息聚变器。

健全开放协同的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昆明与周边地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协调统一的财税金融、产权交易、技术研发、创业就业政策,形成共建共享、协作配套、统筹互助机制。探索建设一批城市之间利益共享的产业创新基地、技术创新联盟,搭建旨在增进科技界交流、沟通的高层次论坛平台,最大限度促进城市之间科技创新协作、合作。鼓励驻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有条件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开展跨区域、跨国界、跨领域科技交流与合作。

努力培育引领型、领跑型创新产业。支持设立、组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研发机构或产业技术联盟,加强高原特色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健康服务、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创新服务,形成一批领跑地区、并行国内先进地区、跟跑国内外一流科技水平的领军型产业和拳头产品。加速名、特、优、稀生物资源的选种育种和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推动农业由“田间餐桌”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田间车间”转变,催生现代高附加值的链式产业集群。

分类完善引才用才政策。充分发挥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针对各类人才首位需求差异性,实行差别化、柔性化的引人用人机制,即在享有昆明市人才“N”项共性政策基础上,可根据引入对象实际需求协商明确“X”项事项,形成对境内外高端人才、企业家、中青年科技人才、社科专家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快落实科技人才激励办法,健全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给予科研人员在项目资金使用、科技成果处置、正当合法兼职等方面更多权利。

更加重视发展科技金融。通过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相补充,财政资金与风险资金、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相联动,构筑品种丰富、功能齐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超市”,为中小企业投资创业者提供风险投资担保、银行信贷、融资租赁等“一条龙”的金融服务,提高全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金融化水平。探索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优化中小企业投资创业者的金融生态环境。

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保护创新、促进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能力,运用知识产权提高产品占有率的市场竞争能力,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能力,保护创新创造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加强对周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法的研究,为科技创新成果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支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环境,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市场主体。

猜你喜欢
昆明科技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笔中“黑科技”
昆明美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抗战初期昆明文协成立的前前后后
我为什么要编《昆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