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伴随着“东进”战略的实施,成都市金堂县面临着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使命,作为人才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技能人才工作也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持续深化现有人才政策的同时,应乘势而上、改革创新、聚智聚力,以技能型人才强县建设为目标,把金堂县建设成为技能人才汇聚高地和技能型人才价值实现高地,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提供充足的技能人才支持。
近年来,金堂县勇于创新突破,对“高、精、尖、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到金堂献力献智,技能人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金堂县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仍按传统模式发展,职教学院、培训基地虽然有深厚技能培训底蕴,但难以赶上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步伐,难以满足“东进”战略对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县技能人才总量为11.51万人,其中技师及以上仅占2%。综合分析全县技能人才结构,还存在总量不多、高级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较少、第二产业技能人才占比偏少、人才层次结构分布不合理及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必须迎头赶上,尽快补齐“短板”。
建设技能型人才强县对落实“东进”战略和加快推进淮州新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将建设淮州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和通用航空服务业聚集区,重点发展通用航空、智能制造装备和节能环保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将迈向中高端水平,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来支撑。经测算到202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将达900户,中高级技能人才需求将达8000人,初中级技能人才需求将达15万人。因此,加快培养技能人才,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设技能型人才强县,为推动全县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
建设技能型人才强县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金堂作为人口大县,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既要扭住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也要突出抓好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汇聚,立足于县情走出一条差异化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发展道路,形成落实“东进”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金堂比较优势。
建设技能型人才强县是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扶贫在于扶智,让贫困人口掌握一门技能成为技能人才,是稳定就业、实现脱贫奔康的重要途径。同时,破解城乡劳动者就业问题,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尤为重要,将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
抓量。一是摸清“家底”。建立科学的技能人才统计机制,厘清人才队伍结构,同时强化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分析与研判,紧紧结合“东进”抓好技能人才供给。二是大力发展职业院校。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加大民办职业院校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现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并结合本县产业布局调整院校专业设置。三是做好中高级技能人才招引。持续做好外出技能人才回引工作,吸引更多产业技能人才到金堂落地生根。通过多元化抓技能人才增量,力争到2020年全县技能人才总量达16万余人。
提质。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推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引导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启动“五个一”工程:一是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一批人”;二是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深化一批人”;三是举办技能大赛“发现一批人”;四是开展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活动“树立一批人”;五是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一批人”。通过多渠道开展技能人才提质工作,力争3年内,人才结构层次明显转变,高级技能人才达3万人。
留人。增强技能人才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增强技能人才认同感,让技能人才始终感受到职业有规划、成长有希望,认可金堂环境。增强技能人才归属感,成立“金堂县技能人才之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便捷性服务。
创新。打造“技能人才供需平台”,建立全县技能人才供需数据库,实现技能人才需求信息无缝对接。积极做好现代化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引进,着力打造成都东北新兴职教基地和竞赛训练基地。每两年举办一次金堂县“十佳工匠”评选活动,发挥技能人才引领作用,传承金堂“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