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对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支撑研究

2017-04-11 03:28:16薛金慧
社科纵横 2017年11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纪律

薛金慧 刘 源 ,2

(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2.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9)

延安精神对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支撑研究

薛金慧1刘 源1,2

(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2.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9)

全面从严治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既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创新理论,也需要借鉴传统经验和智慧,还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富矿,对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精神力量和重要支撑。理想信念是党不忘初心、坚守政治定力的精神脊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自觉服从和拥护党的领导、树立“四个意识”的根本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取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破解全面从严治党难题的方法指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力量;廉洁自律的革命精神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的强大动力。

延安精神 全面从严治党 支撑

从严治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时就鲜明强调: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而且必须具备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1](P51-52)列宁也强调:“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2](P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严明执纪、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3](P38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次把“从严治党”提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并且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了党建的新常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表明党不是对自身某一层面、领域和问题的短期治理,而是全方位、全领域、全员性的相对稳定的治理。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复杂课题,既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创新理论,也需要借鉴传统经验和智慧,还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3](P52)因此,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到陕视察期间,在对“五个扎实”论述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和发祥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救亡图存的艰苦岁月里精神力量得到了深刻锤炼和历史深化,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富矿,具有永恒价值,必然也会对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精神力量和重要支撑。

一、理想信念是党不忘初心、坚守政治定力的精神脊梁

理想信念贯穿于延安时期始终,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最突出的特质,也是延安精神生成的内在根据。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时间,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战胜千难万险而使革命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就是因为共产党人能够不忘初心,坚守政治定力,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做到了思想从严。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于1935年到达陕北时,根据地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重危机。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用长征后仅剩的几万兵力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开辟了近1亿人口的根据地,党员干部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同时,中央又倡导进行大生产运动,很快实现了丰衣足食。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史诗。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到拥有120多万人的抗日主力军,抗击了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在八年浴血奋战中,歼灭日伪军170多万人,创造了半殖民地国家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抗战胜利后,我们党又以劣势的兵力和装备投入到解放战争中,用三年时间,歼灭国民党军队800多万人,解放了全中国。是什么创造了这个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已经成为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因。从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理想,并不断为之奋斗,这构成了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和生命考验中的信念支撑。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延安时期我们党攻坚克难的一大法宝,成为了延安精神最显著的特征。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党的建设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利益诱惑面前能否应对四大考验、能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成为重要因素。信念坚定,固本强基;定力不足,信念不牢,地动山摇。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P80)。所以,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基于此,习近平把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作为从严管党治党的“总开关”,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5]这个“总开关”,就是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P80)只有“总开关”问题解决了,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旗帜鲜明,各种考验和诱惑面前才能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3](P41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笃定信仰,坚守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增强政治定力和全面从严治党自觉性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自觉服从和拥护党的领导、树立“四个意识”的根本保证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解决的是党员对革命前途认识的问题。既起着动员群众参加革命的作用,也是激励着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柱。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各项工作的前提来看待。1938年3月毛泽东在陕北公学对毕业学员的讲话中指出:“在陕公里可以学习到一个方向——政治方向。”“我们陕公的方向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这个方向我们要坚持下去。”[6](P104)同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为抗大同学会成立纪念的题词中提出:“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延安时期的政治方向简单来说就是抗日救国。为着这个方向,毛泽东强调,必须要下定三个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个决心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即放弃升官发财、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献身抗日救国,这就是延安精神中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对一个党、一个党的组织、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极端重要。”今天,时代的主题由延安时期的抗日救国转变为了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内在要求共产党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自觉服从和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与中央时刻保持一致,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取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也是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价值实践的产物,更是无产阶级人生价值的体现,为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原则,保证其做到目标从严。

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7](P1094-1095)延安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现得最充分、最生动、最具有普遍性。这一时期,党坚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自己的政策和策略中,坚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调整政策的依据。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仅仅用了13年时间,就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从根本上扭转了乾坤,使革命走出山沟,迈向了全国性胜利。

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在为什么人的问题选择上,只能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为人处世、当官用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果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4](P78)因此,习近平强调:“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必须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P413)。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根基在人民群众、力量来源在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新形势下,扎实落实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把人民利益作为检验党的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作为合格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自觉为群众谋利益全力接受群众监督。

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破解全面从严治党难题的方法指导

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它内在包含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原则,这种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创未来、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它必然为破解全面从严治党的难点和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使我们党实践中始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被实践证明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传统模式的束缚,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道路。

1937年毛泽东撰写的《矛盾论》和《实践论》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这两篇文章中在扬弃中国传统哲学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错误,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从认识论的角度,通过知和行的关系阐明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矛盾论》则是从辩证法的角度,通过个性和共性的关系阐明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权威。整风运动就是一场批判主观主义,树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普遍教育运动。1942年6月毛泽东为中央党校作了“实事求是”的题词,1945年又为七大纪念册作了“实事求是,力戒空谈”的题词;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实事求是也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延安时期,我们党正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从变化的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共产党人必备的工作方法和科学态度。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身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作出的应对之策,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形势下运用的成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还需要继续坚持好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是要注重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俄罗斯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说过,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与否,党内政治生活严肃与否,最终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上。共产党人的能力和水平来自哪里?只能来自实践,来自调查研究。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和大话空话都将遭遇惨败。二是要遵循“三严三实”的要求,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毛泽东曾说过:我们党“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7](P836)共产党人更应该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把革命的精神气概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三是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7](P827)不唯权、不唯上,坚持真理,敢于修正错误,这就是实事求是。

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一种创业精神,也是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迫切需要不等待、不依赖、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和工作热情。

在党中央到达陕北之后,在十分艰苦、极其严酷的环境和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和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坚持长期地殊死战斗,并多次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长期的经济封锁,开拓出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局面。同时,在陕甘宁边区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能够实现丰衣足食,都靠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中共中央首次强调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时,是把它放在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8]此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打倒一切敌人、战胜任何困难的有力武器。它不仅是在艰苦卓绝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而且是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还是敢想、敢干、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解决有的党员干部能力不足、担当精神不够的问题,整治慵懒散现象,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当前,在政治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确实存在少部分的党员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所以,习近平2015年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作为无产阶级的执政党,共产党人应该具有敢于面对问题的担当精神,有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当然,积极作为免不了会有失误,为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鲜明指出,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和负责的干部担当负责。建立容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9]

六、廉洁自律的革命精神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的强大动力

严明执纪、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延安13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严格执行制度,严守党的纪律,从严治党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种廉洁自律的革命精神为全面从严治党坚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供了强大动力。

延安时期,为了保证党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党能够一直“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对于党员干部自身的约束机制,采取的措施就是“共产党员犯法从重治罪。”体现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忧患意识。当时,中国共产党为了严明纪律,不管是党的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工作分工,触犯党纪必然遭到党的处罚。我们党在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党内法规,以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如:《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等。其次,加强了党内纪律检查,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权威性。延安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从党中央到各级党委,都设有党务委员会,专门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进行党纪教育,并检查纠正和处理违反党纪的情况。无论任何人,只要是党员,只要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必会受到严处。例如,党中央于1937年彻底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1938年开除其党籍;1938年10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批判了王明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错误行为,重申“全党服从中央”的政治纪律;1939年对不服从中央决定的刘力功开除党籍的处分,体现了党的政治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延安时期党廉洁自律、坚持党纪严于国法的革命精神,为当前全党严明执纪、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供了智慧和借鉴。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使广大的党员时刻铭记: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是党员的行为准则,坚决维护党的纪律是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10](P119)党的纪律面前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党内没有特殊党员,没有不遵守纪律的党员,也没有执行特殊纪律的党员。党内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

在党的纪律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最根本和最核心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10](P120)其中,遵守政治纪律,重点是要做到“五个必须”和“五个决不允许”。即:“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等。”[11](P132)对于党的政治纪律,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对于党的政治规矩而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12]除此之外,党内法规、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党的规矩。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13]

[1]列宁全集(第58卷)[M].人民出版社,1990.

[2]列宁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86.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坚持用好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武器 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N].人民日报,2013-9-26.

[6]毛泽东文集(第 2卷)[M].人民出版社,1993.

[7]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N].新中华报,1939-5-10.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R].人民出版社,2016.

[10]中共宣传部编.习近平系列讲话读本[C].学习出版社,2016.

[11]崔耀中.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新特点、新部署[M].人民出版社,2016.

[12]习近平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谈查处腐败问题时强调零容忍的态度不变 猛药去简决心不减 刮骨疗毒勇气不泄 严厉惩处尺度不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1-14.

[1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9.

D262.6

A

1007-9106(2017)011-0033-05

* 本文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重点课题“延安精神对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支撑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01);陕西省社科基金招标项目“让从严治党的软实力成为追赶超越硬支撑”(项目批准号:2016ZB022)的阶段性成果。

薛金慧(1980—),女,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刘源(1976—),男,西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法学。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纪律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11-08 08:47:43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2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黄河之声(2021年14期)2021-10-28 03:53:08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4:54
“实事求是”定乾坤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20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4:00
纪律
故事大王(2016年6期)2016-07-21 17:42:08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