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刍议

2017-04-11 11:20苏成爱
孙子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兵学孙武孙膑

苏成爱

孙子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刍议

苏成爱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古典兵学名著。本文就孙子兵学文献的概念、内容、分类、特点、主要成就及孙子兵学文献的整理、应用进行讨论,重点介绍了“中日朝《孙子兵法》百家注汇纂汇考”项目的有关设想与实施情况,以期求教于方家。

孙子学著作 文献搜集整理 汇纂汇考

春秋末年,孙武以其所著十三篇兵书干谒吴王,被任为将,战功赫赫,“南服越人,北威齐晋”,成就了吴国的霸业。这“十三篇”就是今天享誉全球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很多家庭收藏的经典。如今,它已跨出国门,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非宗教性论著”。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曾说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妙计”可以归结为《孙子兵法》的一句话①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页。。2006年国家主席胡锦涛曾经将《孙子兵法》作为国礼赠与美国总统布什。《孙子兵法》是百代谈兵之祖,是战争的理论,更是和平的理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孙子兵法》不仅是人类兵学的圣典,而且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领域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②习近平:《在第七界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载李德义主编《孙子兵法与现代战略: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原台湾“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在海外撰文称,习近平运用了一系列《孙子兵法》大战略,“不战而主欧亚”,是运用《孙子兵法》的高手③林中斌: 《不战而主欧亚:北京大战略》,《联合早报》(新加坡),2015年6月4日。。当代孙子学著作的作者、读者和应用者,绝大多数是非军事人员,它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竞相研习的经典——“军事家:兵学的圣典;哲学家:人生的哲学;政治家:政治的秘诀;外交家:外交的教科书;企业家:竞争的谋略……”④赵安郎主编:《孙子兵法百战韬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封面。当代政要巨贾多有尊奉者,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R.M. Nixon)、小布什(G.W.Bush),日本前首富松下幸之助(まつしたこうのすけ)、孙正义(そんまさよし)等。

古今中外,研究孙子其人、其书、其学说的孙子学文献,业已形成别具特色的独立体系,呈现出多领域渗透、多国度影响、多语种翻译、大容量存世的特征,其历史之久、范围之广、语种之多、数量之巨、影响之深、价值之高,在中国非宗教类典籍中恐怕都是首屈一指的。

当前,学界对于孙子学以及孙子学文献的诸多问题都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介绍和探讨已经获批且已初步进行研究的项目“中日朝《孙子兵法》百家注汇纂汇考”项目相关的情况和有关问题,以期求正于学界。

一、文献综述

孙子学在国内和国外都有悠久的研究历史,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有关概念、理论的发展都还处于初创阶段。

(一)“孙子”“孙子学”与“孙子学文献”之概念

1.何谓“孙子”?

提起“孙子”二字,很多人会想起“孙子”“儿子”的“孙子”,容易产生误会。“孙子”一词,作为我们今天探讨的概念,可以作为人物的名称,可以作为典籍的名称,也可以作为学说的名称。古人多以作者其人之名称呼其书、其学,作者去世后其人虽不存在而其书不朽、其学不废,在人们的心目中,其书即其人,亦即其学说。本来先秦时代有两个孙子,一是孙武,二是孙武的后裔孙膑。孙膑之书久佚,所以人们此前提及“孙子”,一般指的是孙武或其所著兵书,但1972年《孙膑兵法》出土后,有时“孙子”指孙膑或其所著兵书,或兼指孙武、孙膑二人或其所著之书,有时容易引起误会。孙武、孙膑都是齐国人,但孙武在吴国为将,孙膑在齐国为将,《汉书·艺文志》把二人分别称作“吴孙子”和“齐孙子”。为了避免误会,有人建议依据《汉书·艺文志》把孙武称作“吴孙子”、孙膑称作“齐孙子”,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分辨方法。不过,可能因为这样的称呼太古老了,当代鲜有遵从者。我们建议,在容易误会的情况下称孙武及其所著之书为“孙武子”,毛泽东就曾这样称呼过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们出版社1966年版,第175页。;称孙膑及其所著之书就叫作“孙膑”;或者能否称孙武及其所著之书为“老孙”或“大孙”,称孙膑及其所著之书为“小孙”?

孙武所撰《孙子兵法》的版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世版本,凡十三篇;另一类是现存抄写年代最早的《孙子兵法》,是1972年从2000多年前的汉墓出土的银雀山汉简本。汉简本残缺不全,从墓中文献记载可以看出,这种版本的《孙子兵法》囊括了今本“十三篇”,并把十三篇看作孙武所撰的内容;此外,这种版本的《孙子兵法》比今本十三篇还多出数篇。这些多出来的篇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记载孙武言行的,一类是解释《孙子兵法》十三篇经文的。为了进行区别,我们建议把十三篇称作《孙子兵法》经文,十三篇以外的篇目要么是为孙子其人作传,要么是为孙子其书作传,或可统称作“传文”。后世也有很多人为孙子其人或其书作传。为了进行区分,我们建议把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成书年代后于十三篇的传文称为“早期传文”或“后附篇”。

2.何谓“孙子学”?

作为研究一门专门之学,“孙子学”又称“孙子兵学”。1986年12月杨炳安、陈彭在《文史》第27辑上发表的《孙子兵学源流述略》第一次提出“孙子兵学”的概念:“所谓‘孙子兵学’是指围绕着孙子及其兵法的整理、研究和运用而形成的一种专门学问。”②杨炳安,陈彭:孙子兵学源流述略[J].文史,1986(4) 年,第287-306页。1989年5月在首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许保林在提交的会议论文《建立“孙子学”刍议》中提出“孙子学”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孙子学’,就是研究《孙子兵法》的内容、思想、价值、应用和产生、流传、发展、影响的一种专门学问。”这与杨陈二位先生的看法非常接近。

许保林认为,建立“孙子学”的基础和条件,其实也是孙子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1)《孙子兵法》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比较完备的古典军事理论体系。

(2)《孙子兵法》在中外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孙子兵法》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4)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内容体系。

许先生还把历史上孙子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十大类:

(1)续《孙子》。

(2)注《孙子》。

(3)校《孙子》。

(4)考《孙子》。

(5)训《孙子》。

(6)译《孙子》。

(7)辑《孙子》。

(8)阐述《孙子》。

(9)《孙子》应用研究。

(10)《孙子》比较研究。①许保林:《建立“孙子学”刍议》,载解放军出版社编《孙子新探:中外学者论孙子》,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359-368页。

吴如嵩、魏鸿把“孙子兵学”的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孙子兵学”是“以孙武与《孙子兵法》、孙膑与《孙膑兵法》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囊括了孙膑及其兵书。其研究内容包括:

(1)孙武与孙膑的世系及生平事迹。

(2)《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成书年代。

(3)《孙子兵法》的版本源流。

(4)《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体系。②吴如嵩:《洗尽甲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年版,第1-17页。

我们认为,这种拓展了的“孙子兵学”容易和狭义上的即只研究孙武及其兵书的兵学相混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能否把拓展了的“孙子兵学”称为“孙家兵学”或“孙氏兵学”?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在撰写孙子学方面著作的时候,可否将孙膑及其兵书作为附录内容?因为孙膑兵书出土不到半个世纪,人们的研究成果也远不如孙武兵书那么多。

《易》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我们认为,简而言之,孙子学就是研究孙子其书、其人、其学、其用的专门学问。

(二)近代以来孙子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简要情况

近代以来,孙子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文献普查与整理工作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文献目录的编订和重要注本的影印上。其中,文献目录是读书治学的门径,是学术研究特别是文献学研究的第一要务。

现已出现相关专门论著有:

完成时间陆达节 《孙子兵法书目汇编》 1939 魏晋~民国赵嘉朱、徐明友、任树德等孙子学目录专著 著录文献起迄编著作者 专著或学位论文名称《孙子研究文献备要》 1992 1949~1992于汝波、皮明勇、季德源、苏桂亮、高殿芳等《孙子学文献提要》 1994 先秦~1992苏桂亮、阿竹仙之助等《日本孙子书知见录》 2009 1536~2007苏桂亮等 《韩国孙子书知见录》 2012 1409~2012苏成爱《孙子文献学研究·国外孙子文献目录》2012 1900~2011苏桂亮、苏成爱、王长河、孙远方、刘芷圻、苏万旭、宋楠楠《孙子兵学大典·文献要目》2015 先秦~2014

经数代学者的艰辛劳动,国内外《孙子兵法》目录已经基本普查完毕,上列专著和学位论文已基本上能够满足当代学者查询《孙子兵法》文献的需要。

重要的《孙子兵法》注本现在大多数都已经影印出版。最重要的有两套丛书:一是1993年由刘鲁民先生主编,由解放军出版社、辽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兵书集成》,收入很多珍贵的《孙子兵法》注本。二是1993年由谢祥皓、刘申宁辑纂的《孙子集成》,该书收有历代《孙子兵法》珍本,凡80种,共2万多页。据说该书还有配套的《孙子集成书目提要》,但尚未出版①谢祥皓:《孙子志:附孙膑、吴起、司马穰苴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学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得《孙子兵法》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那就是很多《孙子兵法》的古代注本有影印本出版,容易获得,但不容易阅读,因为这些影印本都是没有加上现代标点的,对于今天的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们来说,阅读起来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情。有些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杨丙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版)、苏桂亮先生的《新编十一家注辑本》(收入《孙子兵学大典》第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杨炳安的《孙子集校》(中华书局1959年版),但这些整理本的总字数未足100万,相对于数量近1000万字的《孙子兵法》注本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二、“中日朝《孙子兵法》百家注汇纂汇考”项目

中国自古就有盛世纂经考经的优良传统。清代纂经尤胜于前代。清代康熙帝主持纂修了《诗经传说汇纂》《书经传说汇纂》《春秋传说汇纂》《周易折中》,被称为“康熙御纂四经”,用的都是遍采诸家之说并考订古今群说的汇纂汇考体。乾隆帝主持纂修了《周官义疏》《仪礼义疏》《礼记义疏》,书名虽与“康熙御纂四经”有所不同,但编纂体例用的也是汇纂汇考体。康乾盛世这七部皇皇巨著,就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御纂七经”。盛世之际官方组织一大批一流学者编纂集大成的汇纂汇考类的著作,还有唐太宗钦定《五经正义》(原名《五经义疏》,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正义》);明永乐帝敕撰《五经大全》,包括《周易大全》《书传大全》《诗经大全》《礼记大全》《春秋大全》。佛典也有盛世纂经的传统,《永乐大藏经》和《乾隆大藏经》就是明清两位盛世的皇帝组织专门的人力编纂并耗巨资刊印的。当代纂修《中华大藏经》,我们也曾和全国数百同道们一起,为之尽了绵薄之力。现在,我国除启动了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大藏经》之外,还启动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日朝《诗经》百家汇纂”。《孙子兵法》是在海内外都有巨大影响的著作,然而当代还没有类似的著作问世,岂非憾事!

为弥补这种缺憾,我们向安徽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文化史”学科特区申请了“中日朝孙子兵法百家注汇纂汇考”项目,并有幸获批。本项目若能完成,将弥补孙子研究在这方面的缺憾。

(一)本项目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收录资料的丰富性:

本项目将散见于群书的《孙子兵法》注,依照所解释的经文,分别辑录于各句经文之下,保存最为丰富的注解资料,省却人们遍翻群籍之劳。所收注文不仅包括已经影印出版的古代《孙子兵法》注,也收录未曾影印出版过的《孙子兵法》注,包括散见于全国各地藏书机构的各种孤本、抄本等;不仅包括中国诸家的注解,也收录日本、朝鲜这两个同属于汉文化圈国家各注家的汉文注解;不仅全面收录古人的注解,对于今人的可以备为一家之言、具有参考价值的注解也全部照录,相关学者,特别是在这一领域卓有贡献的学者,如我国的杨丙安(或作“杨炳安”)、穆志超、裘锡圭、李学勤、李零、李兴斌、付朝、李桂生、吴荣政等先生与日本的服部千春先生等,还有一些声名不著却很有水平的年轻学者。对于并非有意作注,但也较为重要的短评短论,也予以收录,如毛泽东、刘伯承等对于《孙子兵法》的评论。

2.研究基础的坚实性:

我们研习中外《孙子兵法》注近二十年,常常发现曾经令自己沾沾自喜的“新发现”其实前人早已提出,这让我们无比敬畏,轻易不敢撰写相关的文章。翻阅今人的论文,我们也常常发现其中的“新观点”有不少是与古人早已提出的观点“撞车”的。在全面辑录前人注解的基础上,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让自己的观点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开阔视野,避免夜郎自大,避免重复研究,避免眼光狭隘,避免目光短浅。

3.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500多年以来,历代注家为《孙子兵法》研究作出的贡献尽管大小不等,但哪怕对其一字的正确解释,都是宝贵的。用胡适的话来说,那是如同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恒星”一样大的功绩,值得我们去继承。但是,这期间也产生了不少陈陈相因的误说,危害不浅。朝鲜《孙子兵法》研究家赵羲纯(조희순:1814~1890)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海上逐臭”,称其危害“非止赵括而已”。所以,经过研习、辑录古今百家之注会使我们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我们常常这样想:尽管经过我们殚精竭虑得出的最后结论未必都是正确的,但若有一言能幸获当世学者的认同,即为区区之幸。不过,我们认为,有一点定会得到认同,那就是将来它会为人们得出正确结论提供查找便利的资料。

(二)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1.研究对象:

本课题将全面辑录自古以来中国、日本、朝鲜三国《孙子》注家的汉文注解,并在遍录诸家注解的基础上参以拙见。

本课题系申请者及团队多年持续的研究方向,有着较好的文献基础,按照预拟研究计划,目前进行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项:

(1)以《孙子》各篇为单位,于篇目下列各家关于相应篇目主旨的认识。

(2)以《孙子》各句为条目,汇集古代各家注解,除非文字过繁,一律全部照录;对于今人注解则去粗取精,去重别异,汇集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3)条目后加按语,按语内容重在归纳和条理众说、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辨析不同观点等。

(4)每章后列章评,每篇后列总评。

(5)需要长篇论文论述才能论述清楚的问题,撰写专文附录于各篇之后。

2.研究重点:

本课题重点有二:

(1)汇集各家注解。

(2)在汇集各家注解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参以拙见,误者正之,缺者补之,晦者释之,疑者存之。其中,博采众长为主,参以拙见为副。

3.研究的难点:

(1)搜集材料难。特别是藏在日本、朝鲜图书馆的珍本秘籍,虽然数量不多,但难度不小。

(2)下按语难。几乎对于《孙子兵法》的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个篇章的理解,古今学者都有歧异,存在着大量的两可之说,甚至有三可、四可、五可之说。

(3)工程量大。书成之后,总字数估计在800—1000万之间。

(4)出版困难大。本项目虽有幸获得立项,但资助要等到在指定期刊发表论文和在国家重点出版社出版以后才能获得资助,而该书卷帙浩繁,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获得出版。

4.突破难点的途径:

关于搜集国外资料的困难,我们拟请国内外同道的帮助。本人曾参与两项国家级重大项目,专门从事相关的文献整理工作,不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还结识了很多国内外乐于助人的学者,虽然很多人只有一面之缘,有的甚至未曾谋面,只有书信往来过,但他们都是急公好义之士,乐于为本项目提供帮助。另外,通过多次参加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也结识了不少乐于助人的学者。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相信完全能够突破这一难点。此外,还可通过国际互借、购买等途径解决这方面的困难。

关于下按语的困难,我们认为:一方面,全面抄录各家注解也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经过这一环节,本人的学术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本来无法判定的问题,将能给出确定的判断;另一方面,对于确实无法断定孰是孰非的问题,不妨并存其说,以俟高明之士裁决之。

关于工程量大的问题,我们认为也能够解决。本人除了研习《孙子兵法》之外无他嗜好,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大量的文字录入工作;现代科技发达,也为我们提供了使我们能够较快地完成文字录入问题的手段,前揭数量众多的影印古注本,都有电子版,通过Adobe Acrobat pro、ABBY FineReader、汉王文本王等软件可以极快地实现文字识别工作,而文字识别后,经校对就可将相关注文置于相应的经文之下。

对于出版资金不足的困难,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或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或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求得解决。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遍读中、日、韩三国古今《孙子兵法》之汉文注,全录古注,择录今注,全面考辨诸家是非,必要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为《孙子兵法》研究提供迄今内容最为全面、查找最为方便的资料,并以拙见求正于学术界,为孙子文献学研究尽绵薄之力。

5.主要目的:

(1)全面辑录和整理2500年来中、日、朝三国研究《孙子兵法》的汉文古注,全面辑录中、日、朝三国现代注家有代表性的注解,方便学人。

(2)在全面辑录中、日、朝古今注解的基础上,全面进行辨析考证,以期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全面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目前,本项目进展顺利,已经完成百余万字的撰写任务。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1.基本思路:

《孙子兵法》是中国和世界谋略的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贵资源,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经过前贤后学2500多年的努力,孙子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值得我们全面继承,发扬光大,并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锐意创新。

本课题研究的两大任务,一是汇纂,二是汇考。汇纂是整理和总结,汇考是继承和创新;汇纂是基础,汇考是旨归:二者唇齿相依,密不可分。汇纂的目的:一是为了全面整理古注、全面条理今注。《孙子兵法》古注有数百家,然而大多数古注都一直没有进行点校整理,部分古注本尘封于图书馆、博物馆中,无人问津,有的甚至处于濒危境地,再不进行抢救性整理,甚至有永远消失于人间的危险,所以本课题对于古注采取全部照录的做法,寓整理于汇纂之中。二是汇纂是为了将汇考建立在全面了解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

2.具体研究方法: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本课题注重“五结合”:

(1)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即运用“二重证据法”,特别是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新资料。我们不“唯简是从”,也不“唯今是从”,而是“唯真是从”,使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发明,各得其用。

(2)将国内文献与国外文献相结合,即运用“对比研究法”。中、日、朝三国虽然同属汉文化圈,但各个民族的性格不同,对《孙子兵法》的解读也不同,就此进行对比,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3)将全面研习前人注解与自己的继承创新相结合,即运用“文献调研法”进行全面地文献调研,学创并举。

(4)将文献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的方法相结合,即运用“多学科研究法”。文献学研究法注重对文献的字词句篇的考证,不能不涉及相关学科,如军事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学科,有时还可能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学科。

(5)将课题组研究与咨询国内外学者相结合,即运用“访谈法”,不固执己见,从善如流。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全人类解读《孙子兵法》服务的,所以应当尽可能地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好本项目。

3.研究计划:

研究进度 咨询专家制定计划初步试验修正计划全面搜集全面整理校对文字完成汇编全面研究完成汇考反复修改完成论著2015.1~2015.6 2015.7~2015.8 2015.9~2015.12 2016.1~2018.7 2018.8~2019.12 2020.1~2020.12

4.可行性:

(1)技术上的可行性:前揭古今学者编纂的汇注汇考体解经著作都为我们顺利完成本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主持者长期以来学习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相关专业,硕士读的是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方向是元人对先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博士阶段读的是历史文献学专业,研究方向是先秦两汉历史文献整理(含文字学)。此前,主持者曾经参与过两项国家级重大项目,专门从事相关的古文献整理工作,向海内外学者学习到了很多“实战”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实际技能。申请者自2001年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孙子的核心思想》开始,到2012博士阶段撰写《孙子文献学研究》,再到2015年参编《孙子兵学大辞典》,一直从事孙子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对本领域的文献较为熟悉。课题组成员或精于文献整理,或精于研究军事、哲学方面的问题,且初步之研究进展顺利。

(2)时间上的可行性:利用计算机文字识别技术,能够较快地实现文字识别,并转化为可以自由编辑的word文档,所以文字的录入数量虽多,但不会耗费很多时间。

(3)财力上的可行性:近年来高校科研资金充裕,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相信能够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如果资金不足,还可以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资助;若未能获得成功,就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若仍不成功,可以寻求出版费用很低的无纸质电子图书。

(四)本课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1.学术思想与学术观点:

(1)将“汇纂汇考”体的解经方式加以创新,仍不失为研究经典的有效方式。尽管这种方式费力耗时,但有助于在全面了解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地创新。

(2)《孙子兵法》经文复杂,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孙子兵法》系春秋时代孙武所著,今本虽然并非其原著原貌,但不宜夸大其词而否定孙武撰写此书的史实,或者否定今本大多数文字系孙武所撰的事实。

(3)《孙子兵法》思想丰富,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不同民族阐释《孙子兵法》思想具有显著不同的倾向。例如,中朝孙子注家多注重不战而胜,日本孙子注家则多注重必战而胜。

2.研究方法:

本课题批判继承了康乾盛世时期康乾二帝主持纂修《诗经传说汇纂》等“御纂七经”的做法,并注意克服其落后的一面。“御纂七经”编纂的目的是为了弘扬程朱理学,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而服务的,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例如,“御纂七经”称程朱理学某一注家的注为“传”,用大字书写,而此外注家的注为“说”,用小字表示,即属此种情况。我们则称各家注解均为“注”,无论是曹操的注,还是某一小人物的注,本书将一律用同一字号的同一字体表示。此外,我们考证注释重实事求是,无征不信,而不以考证者的好恶为是非,不以作注者的名望论高下。

本课题批判继承古代“汇纂汇考”旧的解经形式,在研读、辑录古今中外注家注解的基础上全面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并博采众长,力求有所创新。我们采取的“汇纂汇考”的解经形式,目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得《孙子兵法》每字每句经文的真义、每篇每章的的真旨、全书每一方面的真谛,这与清代康乾二帝及其纂修文臣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而宣扬程朱理学的做法根本不同。

(五)预期成果

本课题预期成果将是同名专著,公开出版。

(责任编辑:李兴斌)

Study on the Collection and Studies of Document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Sun Zi’s Military Strategy

Su Cheng ' ai

The Art of Warin the most important ancient military work in China and even worldwide. This articles reviews the concept, contents,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achievement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Sun Zi’s military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col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ocument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Sun Zi’s military strategy.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proposal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A Collection of the Hundred Annotations and Textural Research ofThe Art of War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to seek advice from experts concerned.

Work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Sun Zi’s Military Strategy; Collection and Sort-out of Documents; Annotations and Textural Research

B22

A

2095-9176(2017)02-0039-08

2016-12-21

苏成爱,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文化史”学科特区建设重大项目“中日朝《孙子兵法》百家注汇纂汇考”(基金号:ZDZJSWS001)阶段性成果;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度校级重点科研项目“《批评孙子》等九种阳明著作抢救性整理研究”(基金号:ACKY1616ZDB)阶段性研究成果;曾在2015年“孙子兵学文献学术研讨会”上交流。

猜你喜欢
兵学孙武孙膑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孙武专题研究》
孙膑与庞涓
假痴不癫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
孙武故里今何在?
“兵学泰斗”——蒋百里
孙膑和《孙膑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