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
睡眠是人生大事,因为人的一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睡眠中度过。而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然而,这件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事,对有些人来说却非常困难。调查显示,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及多种躯体和心理疾病,导致国内越来越多的人饱受睡眠问题的困扰。目前,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高达38.2%,远高于世界27%的比例。
确实,睡得好不好,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偏偏很多人的睡眠并不完美,“辗转反侧”“翻来覆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他们备受失眠煎熬时的状态,睡个好觉成了他们感觉很奢侈的事情。那么,睡不好会给人带来哪些危害?不同年龄段该睡多久才合适?好睡眠有什么标准?如何才能睡个好觉?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本期“封面文章”就和您一起聊聊睡眠,希望借此唤醒整个社会对睡眠健康问题的关注。
并不美好的“辗转反侧”
“不知道什么时候,睡觉也变成了体力活,辗转反侧,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谁来给我支招,让我长睡不起!”如今,在微信朋友圈里,时常能看到一些朋友深夜睡不着而发出各种类似的吐槽。
众所周知,睡眠是人体的基础生物规律。良好的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首要条件,也是保持高效工作学习的必要动力。然而,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却因为“睡不好觉”而苦恼。
今年38岁的王女士由一名普通职员晋升为主管,随着业务担子越来越重,不停地加班,她开始彻夜难眠。失眠4个月后,她吃起安眠药,药量逐渐加大,不料又出现白天想睡、晚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心烦意乱完全无法工作。
“我也知道这种状况不好,但是戒除不了。”一位在计算机行业工作的小马平时工作繁重,很少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所以到了晚上反而“舍不得”入睡,即便躺在床上也要拿着手机刷上好久,久而久之陷入失眠。“现在已经形成习惯了。每晚10点就洗漱完毕准备睡觉,却常常磨蹭到次日凌晨1点后才睡。”小马吐槽,他是手机控,躺下后总要玩手机。睡眠不足让他常会一整天精神不振。虽试过睡觉时不玩手机,但最多只坚持了一两天。
“过去失眠科门诊的主要人群是退休老人,现在中青年人明显增多。”本刊医学顾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精神科专家王向群介绍,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而失眠只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睡眠障碍中的一种表现,它还包括过度嗜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行为异常等。以往,患睡眠障碍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而现如今,中青年也十分常见。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情绪紧张、抑郁焦虑是其发生睡眠问题的主要诱因,多见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或嗜睡等。
“人体是一个很规律的机器,生物钟一旦被破坏,睡眠就会相应出现问题,但很少是因疾病造成失眠。”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专家也表示,门诊失眠患者中,有60%到70%都是年輕人,甚至接触过不到10岁小患者。“一个年仅8岁的小男孩,属于青少年情绪障碍伴发的失眠。因为男孩的父母离异,又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小男孩跟随的是父亲,但父亲再婚后很快又有了小宝宝。因为感觉自己被抛弃,小男孩渐渐地出现情绪暴躁、易怒等反应,但家长总认为是孩子天生脾气不好,也没有太多在意。直到孩子出现半夜突然惊醒然后整晚整晚失眠,以及食欲不振、上课没精神等症状时,家长才意识到孩子可能是病了。其实,现在大部分年轻人不讲究睡眠卫生,睡觉时间不规律,熬夜刷微博、微信、玩电脑、泡酒吧,晚上精神,白天昏睡,这都是导致睡眠障碍的潜藏原因。而很多睡眠障碍患者都存在焦虑症,巨大的压力造成失眠,引发了焦虑、抑郁、易怒、人际关系变差等情况。”
睡不着,睡不好,睡太多,都不好
正如专家们所介绍,我国真是一个很“缺觉”的国家。全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时下63.7%的中国人属于“晚睡星人”,深夜还不肯睡觉的原因主要是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睡不够和舍不得睡,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两大原因。
那么,什么样的睡眠才算是良好睡眠?读者们不妨做个自测。
1.入睡快,在10~15分钟即可入睡。
2.睡眠深不易惊醒,醒后5分钟内又能入睡。
3.睡眠时无噩梦、惊梦现象,梦醒后很快忘记梦境。
4.起床后精神状态好,反应敏捷,无疲劳感。
5.白天工作、学习效率高,无睡意。
如果以上问题有3个为否定答案,且已经持续1个月以上,说明您已经有较为严重的睡眠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睡眠不足的人群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180%。目前随着睡眠问题的不断提及,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睡不着和睡不好对身体的危害,但是事实上人们常常忽略另外一种睡眠问题——睡太多。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睡眠超过10小时,血液黏稠度会增加,心脑血管发病率也会增加。
除此之外,睡眠障碍还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哪些影响?专家介绍,所有睡眠问题都会对躯体和精神产生不利影响,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功能紊乱,皮层警觉水平下降,人会感到昏昏沉沉,甚至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使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力、注意力下降或迟钝,容易冒险、错误判断;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内脏各功能紊乱,还能引起一系列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脾气大、心烦、人际关系不和谐。此外,睡眠障碍人群患抑郁症的人数为正常人的数倍,有抑郁症并伴有严重睡眠障碍的病人,他们中的自杀率大大增加。
尽管被睡眠障碍困扰者不在少数,然而,众多患者对睡眠障碍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均存在误区。临床调查显示,73%的睡眠障碍患者从未看过专科医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就医及康复率。精神专家介绍,睡眠障碍患者呈现“一高三低一大”的特点,即患病率高,就诊率低、确诊率低、治疗有效率低,健康危害大。研究发现,未经治疗的睡眠障碍患者尤其是失眠病人,43%思维及判断力混淆,59%记忆力普遍下降,83%容易沮丧和恼怒,42%情绪失控,47%有抑郁现象。所以说,对睡眠障碍现象必须重视。提醒患者,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病程小于4周的一般不需要治疗,大于4周小于6月的,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必须及时治疗。
你的年龄睡多久合适?
睡眠是人生大事,因为人的一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不过,睡眠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睡眠过少则会让人感觉疲惫,无法集中精力,抑郁、焦虑,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最终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症的风险。还有不少人则有另外一种的体验,本想利用周末“补觉”,没想到越睡越困。那么,到底该睡多久才合适?专家表示,要因人而异。
国际一个睡眠研究机构最新出版了睡眠指南,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不同的睡眠指导建议:
出生至3个月龄的小婴儿,每天主要任务就是睡,需要长达14至17小时的睡眠。1岁至2岁的幼儿每天需要11至14小时睡眠。6岁到13岁的学龄儿童,建议每日保持9到11小时睡眠。
14岁至17岁的青少年每天应当睡8至10小时,处于青春期的人需要更多睡眠。但即便如此,一天超过11小时的睡眠时间也会对健康不利。
对于18岁至64岁的成年人来说,每天7至9小时的睡眠最佳,6小时或10小时也行,但少于6小时或多于10小时都不推荐。
而对于65岁以上的人来说,新指南提供了7至8小时的睡眠时长建议。有些老年人只睡5小时,通常他们起得很早,但白天一直在犯困。
“有些人的睡眠时间虽然长期低于建议睡眠时长,但他们却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专家表示,个体差异的确存在,衡量睡眠是否充足的一个标准就是看第二天你是否感觉很清醒,精力充沛。
“你看他睡得多香,都打呼噜了!”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评价朋友和家人的睡眠。很多人总认为打鼾是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是睡得香的表现。殊不知,在貌似熟睡的打鼾声中,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对此,专家也表示,在睡眠过过程中,尤为要警惕呼吸暂停综合征。
“以往人们对睡眠质量未予以重视,认为打鼾是睡得好。”王向群表示,,随着医学科技进步,已认识到打鼾不仅仅会引起睡眠质量下降,还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严重的打鼾在医学上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它不仅可以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还会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卒中等。
睡眠中为什么会打鼾呢?王向群解释,打鼾者的气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白天清醒时咽喉部肌肉代偿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當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如果反复出现鼻或口腔气流暂停超过10秒,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就需要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呼吸暂停综合征。
治疗睡眠障碍必须“对症下药”
“为什么失眠总是治疗不好?总会复发?”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失眠的经历,但是每个人失眠的诱因不一样,因此很多人盲目选择治疗方法或者自我调节,甚至有些患者单纯采取服用药物帮助睡眠,结果导致治疗方法不正确,很难做到对症治疗,失眠当然就会反复发作。专家表示,对药物的依赖性根本不利于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分析失眠原因非常重要,特别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睡眠障碍属于潜意识的,很多人怕被别人分析,所以往往难以找出诱因,不利于恢复健康睡眠。只有分析失眠原因后,再进行相应的心理和对应的药物治疗才是切实可行的。“改善睡眠质量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人们对失眠缺乏正确认知,有的非疾病因素导致的失眠患者特别害怕失眠,殊不知越怕就越焦虑紧张,就越睡不好。”
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失眠患者,睡前完全可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自然入睡的状态。
专家给出了以下几个睡好觉的方法:
1.睡前几小时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如咖啡、浓茶、吸烟等。
2.睡前不要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
3.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但傍晚及临睡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4.睡前不宜大吃大喝,或进食不宜消化的食物。
5.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6.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
7.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8. 如有午睡习惯,不应超过45分钟。
9.如果在半夜醒来,不要看钟,继续转身睡觉。
10.睡前远离电子产品。
11.睡前不要思考工作、家庭烦心事,不要强迫自己入睡。
12.睡眠障碍严重的,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尽量少吃安眠药,长期服用不但形成依赖性,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13.让身体和头脑准备好进入睡眠。放腹式呼吸;肌肉渐进放松,形成放松的意象,比如回忆曾经到过的一个特别让你放松的地方,或是让你感觉愉快的东西。
睡眠为我们做了很多。它在夜里拥抱着我们,静静地帮我们修剪生活繁冗的枝桠,让我们忘掉些什么,从而记住那些更重要的。而觉察到那些迫使我们不能睡觉的力量,并且积极地改善,是我们能为睡眠筑起的最后一道防线。问问被失眠困扰的人,就知道,想睡睡不着,才最寂寞。希望您今晚,能获得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