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不必谈钱色变

2017-04-10 03:22戴宇翔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7年3期
关键词:金钱家长孩子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里,家长往往更重视亲子关系与教育,金钱的地位相比没那么重要。所以不仅仅是压岁钱,包括平时该给孩子多少零用钱,该怎样向孩子解释、金钱与财富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培养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积极、乐观的金钱与财富观念……这些对家长们来说似乎都是一个困难的课题。

与其他重要事物一样,孩子对金钱的认识也是个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都需要有人来给予相适应的教育与引导。

●当孩子对钱产生兴趣

或许你第一次带孩子去购物,他们就会对交易过程产生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向孩子说明大人的钱是怎么来的,每一样东西和服务都需要用不同数额的钱去交换。这可以让孩子建立对金钱最早的认识,了解金钱对生活的影响。

●当孩子渴望拥有钱

孩子慢慢会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钱。这代表他们已经可以用象征物来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产生了一种意识:这样东西即使现在得不到,我也可以在以后获得,而且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会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与满足感,因为孩子相信金钱代表了他所喜爱的玩具、糖果等物品。所以,他们会对钱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他们可能乐于收集钱币并把它们藏起来,或者从大人放钱的地方偷偷拿走一些。如果大人要没收那些钱,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失望与不满。他们高兴时,会宣布以后大人们可以用他们的钱,或者把自己藏起来的钱拿出来大方地送给喜欢的对象。在这个阶段,家长不必担心孩子是不是变成了“守财奴”或者“小气鬼”。反而可以引导他们如何合理获得金钱,帮助他们理解与财物有关的边界问题,同时保护他们安全感的发展。比如,收到压岁钱后可以让孩子先保管一段时间,然后再带他去银行存起来。之后可以隔一段时间向他们展示一下数字的增长。

●当孩子想要支配钱

再大一些,孩子会开始提出想要自己支配金钱的要求。这意味着他们希望在现实物质世界中获得更强的掌控感。他们在这个阶段会发展自己的興趣爱好,会想要自主地购买物品。家长在这个阶段可以教导孩子个体如何创造财富。在欧美,大多数家庭常鼓励孩子替邻居帮忙来获取报酬,或者整理一些闲置的二手物品,以及做些饮料食品到集市上去贩卖。通过这种方法,家长可以教育孩子以劳动来获得金钱、引导他们认识到不同的事物对应不同的价格,并指导他们更有效地管理金钱。

●当孩子对钱产生疑惑

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孩子们有时会对财富差距产生困惑。小时候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不能拥有同样的东西。到了青春期,当他们开始把金钱与个人价值、是否成功与幸福联系在一起时,这种困惑会更强烈而持久。事实上,在一个学生来源相对多元的学校中,某些孩子所能支配的零用钱甚至超过了另一些孩子的家庭收入。不论家庭条件如何,面对孩子的困惑,家长都无须回避实际情况,更不应该说类似于“将来家里都靠你了”、“以后钱都是你的”这样的话,让孩子背负不当的压力。论语中说:“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这个阶段,家长本身需要展现出积极、自信的态度。教导孩子尊重人与人的差异,让他们认识到服务他人能得到报偿。同时告诉他们拥有财富不仅意味着物质满足,也代表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帮助他们更多元地认识世界。国外一份对于儿童发展方面的研究指出:接受服务伦理教育长大的儿童会懂得额外的付出,他们的生活更积极,对自己幸福程度的评价也更高。

总之,孩子们早期建立对于金钱的基本认识、并满足了相应的安全感与掌控感之后,更容易发展出对于金钱问题的积极评价。这会带给他们自信、乐观、更多的幸福感以及更强的道德意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容易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做事的方式。”所以培养这些观念与习惯的重要前提是家长对金钱的理解以及展现出来的行为。

专家介绍:戴宇翔,上海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优家画报》专栏作家、科普作者,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致力于精神医学、科学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的融合,擅长心理动力学治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钱家长孩子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比金钱更值钱的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