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扎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权力制度笼子
在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工作中,成都市温江区人社局紧紧扭住依法行政这个根本,把扎紧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权力制度笼子,作为治理“微腐败”的重要抓手,坚持从源头预防着手,在规范行政执法权力运行制度上下功夫,积极探索“131”运行新机制(即强化一项制度建设,健全三个运行机制,打造一支廉洁执法队伍),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制止了“微权力”滋生的“微腐败”。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办理工作先后受到成都市政府、市人社局领导的肯定,深受群众赞扬,先后收到锦旗8面,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无一起错案,锻造了一支廉洁用权、阳光执法、纪律过硬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有效促进了辖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保障监察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执法打招呼说情、执法倾情不公正、收受礼品吃请等问题,为此,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强化依法行政执法权力制度建设,预防和控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一是依法厘清行政执法边界。为杜绝在办理案件中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现象发生,在全市率先制定了《社会保险稽核、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联动工作规程》,进一步厘清了部门职责、执法边界,形成了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为一体的执法新格局。
二是依法梳理行政执法风险。梳理了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执法文书不规范、执法取证打折扣、处罚自由裁量不公开、执法倾情不公正、收受礼品吃请等24个风险点。
三是依法健全行政执法制度。制定了内部管理、执法程序、行为规范和奖惩等4大类25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了依法行政执法行为。
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着重从健全依法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强化行政监管、依法严格执纪问责3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完善,使行政执法置于阳光监督之下,让“微腐败”失去滋生缝隙。
一是强化自我监管约束。把严格依法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贯彻于受理、立案、询问、调查取证、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留置送达,以及司法移送的各个环节。例如,坚持“三不签字”制度,有效提升监察人员依法办案的质量;坚持“三及时三修改”制度,有效提升监察人员依法执法的综合能力;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和失职追究制,严格追究执法人员的错案和失职责任;实行多渠道监管约束,使监察执法更加阳光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今年1月至9月,大队处罚使用童工案件2件,依法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办的案件3件,回复办理各类投诉举报案452件,涉及劳动者1462人,追讨农民工工资1882万元,没有出现因不规范、不依法而受到投诉举报。
二是依法强化行政审批监管。全面梳理行政权力,编制责任清单。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行政权力监管专题会制度,着力落实责任。开展办案听证制度,有效预防执法偏向问题。
三是依法严格执纪问责追责。局纪检组监察室紧扣“为官不为”治理主题,把依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作为重点,常态开展日常纪检监督。有效利用公开运行平台,监察室由专人负责紧盯劳动监察执法环节,及时发现劳动监察是否存在应罚不罚、办人情案的情况。局纪检组监察室还采取定期约谈提醒、敲警钟等形式,增强执法人员红线意识。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夯实监察基础。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坚持每周业务学习制度,提高法律法规和政策水平。根据执法实际,结合纪检监察部门关于治理微腐败工作的要求,完善了行为规范“八不准”和“六条禁令”,从制度层面切实规范执法行为。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监察效能。全力提升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镇(街)、社区兼职监察员的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劳动监察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同时,着力执法硬件保障,全面加强案件文书管理,确保监察执法资料有序规范、高效运行。
三是强化法治考核,着力提升依法执法能力。开展法律培训考核,把考取《行政执法证》和《劳动监察证》作为从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必要条件,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坚持法治思维理念和法治方式,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解决处理劳资纠纷,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开通了“互联网+劳动监察”投诉微信平台,使指尖上的维权成为维权投诉新渠道。开通以来已受理案件65件,处置率达100%。
成都市温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李强 夏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