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建设指向的科技文化研究
——第十四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4-10 20:28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科技建设

夏 劲

创新型国家建设指向的科技文化研究
——第十四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夏 劲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黄山学院文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共同承办的 “第十四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8月23日至24日在安徽省黄山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北京、重庆、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广东、广西、四川、甘肃、云南、福建、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等19个省市,包括高校、党校、军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夏劲教授主持。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怀中教授致开幕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智丛教授莅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杨怀中主任在开幕词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以“科技文化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为主题,研讨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文化的支撑,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生成于科学技术实践的文化形式,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在全社会弘扬科技文化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高度来审视科技文化建设。一要从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高度清醒认识开辟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从文化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上切实把握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和形式;三要从国际文化竞争大视野审视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

尚智丛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我国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往依靠资本、劳动力和原材料大规模投入带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遭遇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发展理念,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科技文化任重道远。

此次学术研讨会收到论文或摘要90余篇,采取大会报告、分会场研讨和研究生论坛等形式展开研讨。有15位专家作了大会主题报告,30位学者在三个分会场做了学术报告,36位研究生在 “研究生论坛”演讲。与会代表围绕大会主题 “科技文化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重点研讨了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国传统创新文化、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文化、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创新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等问题,提出了诸多新观点和新思想。

一、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孟建伟教授在题为 《科学文化哲学的三大使命》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哲学应当突破传统的狭隘框架,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科学文化哲学将从根本上打破条块分割的学科界线,超越知识论、工具论、人文主义狭隘而肤浅的视野,建立知识论与文化论有机结合的科学观、科学与人文有机统一的文化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肩负起科学哲学、文化哲学和教育哲学的三大使命,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华中师范大学李宏伟教授在题为 《科学的文化研究:理论渊源与未来进路》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是科学的文化研究的理论前身,但是科学的文化研究不是对于前者的继承而是反叛。科技文化研究不能沿袭西方科学的文化研究,不能一概否定传统研究方法理念,要走包容、开放道路;不能只做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关系的宏大叙事研究,要做具体、微观研究;不能只做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的互动关系研究,要做人与技术、机器共建共生的赛博科学文化研究。

长沙理工大学林慧岳教授在题为 《创新文化的多层审视进路》的报告中提出,创新型国家的创新文化建设包括创新环境文化、创新制度文化与创新行动文化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之间存在层级互动,作用机制包括从高到低的能量刺激和从低到高的信息反馈。同时,三个层次必须整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整合性驱动力。在实践层面,文化多层性确立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不同文化关联:宏观文化层次与创新战略、中观文化层次与创新管理和微观文化层次与创新活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孙兆刚副教授探讨了国内科技文化研究学术中心发展现状问题。其依据CNKI数据库,从发文数量、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基金支持、学术关注度、媒体关注度、学术传播度、学者关注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关于“科技文化”研究群体已经初具学术中心的雏形。其中,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中心的学术团队持续举办了13届科技文化学术研讨会,公开出版7辑 《科技文化研究》学术文集,但至今尚未形成学界公认的学术中心,原因在于理论纲领尚不明晰,团队领导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尚未确立,团队成员研究目标相对分散。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加强团队建设,加快建成我国科技文化学术中心。

二、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研究

山东大学马佰莲教授在题为 《影响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探析》的报告中提出,科学文化的本质是创新,科学文化健康发展离不开合适的社会环境。但是,当前我国科学文化建设中存在一系列不利于科学创新发展的问题,突出体现为:科研管理 “行政化”,科研人员主体地位弱化;政府科学决策功利化,科学求真意识淡薄;产研学结合不够紧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科研评价体系“重硬成果、轻软实力”;科研诚信文化建设滞后等。因此,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推动科学文化与经济、政治、人文文化的协调创新发展。

湘南学院曹素璋教授认为,科技创新不仅包括科技的因素,其更深层次的土壤和养分来自其嵌入其中的社会文化系统,讨论中国科技创新体制离不开对创新文化这一根本问题的系统思考。他从国家/地域文化和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观,分析了文化与创新文化的概念、维度和测量问题,阐述了创造力、创新性、创业精神、技术采纳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强调了社会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期望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营造更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更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国章教授在 《科技文化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关系探究》一文中提出,科技文化领域的不断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所在。现代科技创新需要以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为特征的系统思维方式的支撑,促使人们从近代狭隘的自然科技文化观转换到当代自然科技文化与人文社会科技文化差异协同的完整科技文化观。这种立足于现代系统思维的完整科技文化观,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总布局的要求相一致,将不仅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大现实可能性,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观念支撑。

武汉工程大学张三元教授在题为 《创新发展与人的创新能力建设》的报告中提出,创新发展与人的创新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创新能力提升既是创新发展的目的,也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创新发展要求加强人的创新能力建设,包括主体建设和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创新能力建设实质上是人的主体性建设,建设包括人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创新能力体系。社会环境建设是人的创新能力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要不断推进创新事业,在整个社会确立新的观念和行为,引领人的创新能力建设。

武汉理工大学夏劲教授在 《“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大学文化审视》的报告中提出,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最主要的差距是理念上、制度上的差距。在办学理念上表现为注重规模扩张,忽视内涵发展;重视硬环境,轻视软环境;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创新能力培养;脱离实际追求“一流”。在管理制度上是行政治校模式,即国家高等教育行政化;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中国大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内涵建设,营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的大学文化,为教学和科研这两种高度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深化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关键,必须摒弃行政治校模式;建设“双一流”大学不宜设置“时间线”和追随“排行榜”,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赵美娟教授在题为《人文的意味》的报告中立足医疗卫生领域转型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基于医学的本质特点,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角度,阐述了“人文”的意味。她指出,人们对医学抱有的非理性过度期待是导致医学中种种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要“重塑生命观和科学观”,提倡珍惜健康、敬畏生命、维护生态的生命态度。并认为,对生命与健康的文化性、人文性的全方位研究将是未来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三、中国传统创新文化研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朱亚宗教授在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最新科技相融合》的报告中提出,目前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自卑论”和“特殊论”两种认识倾向都是片面的。在推动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方面应坚持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与发挥中国独特的文化优势相辅相成的发展思路。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厚的文化积淀一旦与西方科技的优秀传统、理论及方法相结合,就会产生独特的科技创新,竺可桢、梁思成、吴文俊、屠呦呦、席泽宗等中国科学家的盖世科技成果都是这一创新路径成功的典范。

河南师范大学冷天吉教授在《科技创新与中国传统创新文化》一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主体自新精神;第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国家创新精神;第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新民教育;第四,《周易》中“革故鼎新”的改革创新精神。这些创新性既是古代中国科技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因,更应成为今日中国科技创新的精神源泉。

四、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肖显静教授在题为《走向“第三种科学”:地方性科学》的报告中提出,古代科学传统(“第一种科学”)虽然可能暂时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是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最终也不可持续。近现代科学(“第二种科学”) 的“建构”(包括实验室“事实建构”和数学抽象的“理论建构”)与“规训”(包括实验室认识过程中的“规训”和科学应用过程中的“规训”)则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要解决科学应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必须让科学“回归”自然,大力发展直接“面向”自然的“地方性科学”(“第三种科学”)。“地方性科学”一改近现代科学“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立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保护环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科学。但也有一些与会学者针对肖显静教授走向“地方性科学”的构想提出了质疑。

内蒙古大学王金柱教授在题为《风险技术与人类命运》的报告中提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风险与日俱增,从传统技术的微风险到现代技术的巨风险,现代技术或已成为风险技术,人类命运因其技术本质而风险重重。以风险审视技术,以技术审视人类命运,不仅把握现代技术的质理,亦同样展现人类命运的势局。以人类命运为目的的技术发展逻辑,是理解和把握人类命运的根本线索。他主张构建一种介于乐观与悲观之间的技术境遇,即谨慎的风险技术观。

大连理工大学张晶副教授在《公众与专家对纳米技术利益与风险的认知》一文中提出,问卷调查表明,我国纳米科研人员和公众对纳米技术的风险均持谨慎态度,但和公众相比,科研人员更关注健康、环境、被恐怖分子利用和对隐私的侵犯等风险,说明在具体的纳米技术风险认知上专家和公众是存在较多差异的,这可能构成意见分歧。为了减少专家与公众在沟通中的障碍,在未来的公众与专家的沟通中,这些风险问题应当被重点探讨和交流。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纳米科技与社会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海军工程大学石国进副教授在题为《技术何以可能:进步抑或选择?》的报告中提出,近现代技术批判从两条路径展开,一是工程主义派的辩护,二是人文主义派的反思。技术批判并未起到规训技术的作用。要走出技术批判困境,一方面要质疑“技术进步”的合理性何在,另一方面要追问“技术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批判技术哲学强调技术内在性与人性一致,它对我们摆脱“技术纠缠”困境具有指导意义。实现技术内在性与人性的统一,就是主张回归技术自身,而技术自身就是技术选择。从长时段来看,技术选择构成了具有进步性的技术历史。

五、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

清华大学刘立教授在《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体系》一文中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概括为十个方面: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核心观点;第二,科技创新“三个面向”指导方针;第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四,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第五,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第六,从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第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八,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第九,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第十,加强科技界学风建设和诚信建设。

武汉理工大学程宏燕副教授在题为《习近平科技文化思想研究》的报告中提出,习近平从五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思想,即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民生发展价值;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与文化传播效应关系;高新科技引发的伦理道德变革与科研工作者及科研团队建设;科技精神定义及其内容的与时俱进性发展;科技价值的全球惠民性及生态性等。习近平科技文化思想具有整体性、人本性、保障性、开放性、共赢共享性等五个基本特征。

亦有与会学者提出,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阐述过科技创新思想,关于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研究应注意梳理继承、创新与发展的逻辑关系,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理论的与时俱进。

六、文化创新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孙德忠教授在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推进机制探析》的报告中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推进机制主要通过六大途径展开:其一,形上与形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贯通整合机制;其二,导向与形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引领机制;其三,泛在与濡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支撑机制;其四,镜像与反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异域文化参照机制;其五,显性与隐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秩序互动机制;其六,成己与成物: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综合评价机制。

江西财经大学黄欣荣教授在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共产主义》的报告中提出,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共产主义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有了强大的技术和经济支持。数据成为可反复使用的无尽新资源,信息经济可实现零边际成本增长;共享经济让全社会共享数据信息所带来的巨大财富,无形中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共创共享;智能机器不但能承担体力劳动,而且能替代我们高效地完成智力劳动,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过去与现在、此在与他在融贯一体,让人们实现了跨越时空的自由。

在大会闭幕式上,夏劲秘书长代表大会组委会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这次会议聚集了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既有多位学术造诣甚深的国内著名专家,又有许多中青年后起之秀,还有一大批莘莘学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我国科技文化研究事业兴旺发达,人才济济,后继有人。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代表提出的许多富有创新性、合理性的建议,既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深化科技文化研究和建构中国特色科技文化体系的新观点,也为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此次学术研讨会的研究成果必将对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夏劲,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湖北武汉,430063。

(责任编辑 胡 静)

猜你喜欢
科学科技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