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军洪, 郝培尧, 董丽, 李雄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关军洪, 郝培尧, 董丽*, 李雄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已成为各国共同研究的热点。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理论、修复技术、修复生态效益及修复质量评价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并对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1)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 更应关注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最佳结合; (2)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尚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生态修复技术需要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协作实现进一步创新; (3)需要建立较为一致且完善的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质量评价体系; (4)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 利用风景园林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景观营造, 实现矿山废弃地重建和景观化。
矿山废弃地; 生态修复; 理论与技术; 生态效益; 质量评价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但矿产资源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 如大面积天然植被遭到毁坏、矿山原有地貌景观退化、地质灾害加剧、污染物大量扩散及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等等, 进而对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 如何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 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对矿山废弃地进行修复已具有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在矿山废弃地的治理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目前随着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 全社会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热情越来越高, 此外国家对矿山废弃地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幅上升, 因此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工作也备受关注。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作为当今生态恢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主要目的在生态系统退化与机理等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 建立相应的技术体系, 指导恢复因采矿活动所破坏的生态系统, 进而服务于矿山废弃地土地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保育理论与实践活动, 从而将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于矿山开采前的自然状态, 或重建成符合人类某种有益用途的状态, 或是恢复成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其它状态[1], 因此目前国内外对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修复理论、修复技术、修复生态效益及修复质量评价等方面。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理论都来源于恢复生态学原理及理论, 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群落演替理论、限制性因子理论、自我设计和人工设计理论、生态适应性理论、生态位理论、植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几个方面, 其中植被群落演替理论和限制性因子理论的研究相对集中。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理论研究还有待在大量的恢复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与运用, 与此同时要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共同合作。
2.1 植被演替理论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所有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都是以植被恢复为前提, 因此植被演替理论作为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重建的重要基本理论, 一直以来都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陈芳清等研究发现磷矿废弃地植物群落是通过先锋植物入侵、定居和竞争形成的, 植物群落的形成和演替过程按照演替序列分为3个阶段, 植物群落中各物种种群数量和综合优势度呈现动态变化[2]。当矿山废弃地自然恢复植物群落处于演替前期阶段, 抗逆性强的禾本科、豆科和菊科草本植物成为先锋植物, 随着时间推移灌木和乔木逐渐出现, 植物覆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大, 但草本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灌木和乔木植物群落[3–5]。此外, 李子海研究发现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适宜的乡土植物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以更高群落演替阶段植物物种构成为参照来选配群落演替初期的物种[6]。同时矿山废弃植被群落演替动态受到环境因子如土壤速效磷、土壤酶活性、土壤水分等和演替时间等方面的影响, 其中土壤水分和演替时间是制约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因素, 同时种植具有侵略性的外来物种会减缓植被恢复演替的进程, 而建群种补植法能够促进植被恢复演替的进程[2,7–10]。另外, 大量研究都表明矿山废弃地自然恢复植被物种多样性高于人工恢复植被, 从长远来看自然恢复效果要优于人工恢复, 但矿山废弃地自然恢复过程十分漫长[3,11–13],因此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要考虑长期的潜在价值和深远的修复目标, 深入研究矿山废弃地植被结构特征及其演替方式, 结合成熟的人工修复技术, 更好的进行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
2.2 限制性因子理论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限制性因子理论是生态学的核心理论, 所有生物生长恢复状况是其所处生境诸多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14], 对于矿山废弃地而言, 各种环境因子如场地坡度坡向、废弃物破碎化程度、土壤条件、光照及水分等都会成为其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限制性因子。孙明迪通过对北京门头沟龙凤岭矿山废弃地影响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研究发现, 影响最大的因子首先是土壤有效深度, 其次是土壤有机质, 再依次是年降雨量、地表破坏程度和改造难易程度、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地面坡度、土壤酸碱度和有害元素含量、灌溉条件[15]。大量研究都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 主要包括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土壤盐溶液离子浓度、毒性重金属离子浓度及土壤酶等会成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定居和恢复过程中的重要限制因素[2,9,16]。Martinez-Ruiz通过对西班牙中部地区铀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发现, 土壤质地、场地坡度坡向以及废弃地破碎化程度是植被恢复重要限制因素, 北坡和破碎化程度较高的植被演替速度更快[17]。此外郭逍宇等通过对煤矿废弃物的植被利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分析, 结合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研究表明:光照和水分是群落优势种生态梯度变化的重要限制因子[18]。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应当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根据相关恢复理论, 运用生态修复的相关技术手段, 实现矿山废弃地的重建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通过对矿山废弃地立地条件类型进行划分及适宜性评价, 制定合理的生态重建目标和方案, 结合矿山边坡稳固和工程绿化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植物物种选配及种植技术、土壤种子库技术等成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
3.1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与评价
矿山废弃地表现出景观破碎化特征即拥有不同的景观要素和景观类型, 生态修复过程中对其进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适宜性评价, 针对不同类型矿山废弃地采用不同的生态重建手段已成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何书金等将影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总结为4类14个亚类, 并划分为6个等级, 为矿山废弃地有效合理利用及修复的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19]。白中科和孙泰森等通过对平朔安太堡煤矿山生态系统演替阶段与类型划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待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 提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方法[20]。另外, 刘国华等对南京幕府山矿山废弃地的类型进行划分, 并针对矿山废弃地不同类型基质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提出不同树种配置模式[21]。魏述艳以坡度、坡向、土层厚度、风化程度、恢复方式等主导因子将北京铁矿山废弃地划分为6个类型组25个立地类型, 并针对不同裸地立地类型, 按照近自然的原则进行综合规划, 提出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的建议[22]。因此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科学合理的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适宜性评价是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与此同时, 随着生态修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各学科各领域研究的不断进步, 矿山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标准和适宜性评价体系也应不断发展和完善。
3.2 边坡固定及工程绿化技术
国外发达国家较早的将工程手段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 开发了多种边坡稳固和工程绿化技术措施, 包括种子喷播法、纤维绿化法、钢筋水泥框格法、植生卷铺盖法、客土喷播法、植生吹附工法、生态多孔混凝土绿化法、客土袋液压喷薄植草法、挂双向格栅技术、生态植被带生物防护、挂网植生基材喷附技术、生态灌浆、六棱连锁砖网格植草护坡等等[23–25]。近些年来国内也开发了一系列恢复技术, 其中广泛应用的有: 厚层基材喷射绿化法、生态植被毯铺植、植被混凝土技术、PMS基材喷附技术、VRT矿山植被恢复技术组合创新等[26]。由于各矿山废弃地立地条件的差异, 因此生态修复过程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也不尽相同, 沈烈风[27]根据矿山废弃地场地不同坡度将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分为3类: 小于40°坡面采取喷混植生技术、土壤生物工程技术、柔性边坡技术、挂绿化笼砖; 40°-75°坡面采用植生槽、阶梯爆破技术、厚层喷射法、爆破燕窝复绿法、喷薄、筑台拉网法; 大于75°坡面则采用造景等方法。
3.3 土壤改良技术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重要目标[28], 目前土壤改良的主要技术方法有物理改良法、化学改良法和生物改良法。
物理改良主要采用排土、换土、客土混合机深耕翻土等方法, 根据矿山废弃地不同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方法。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实践中往往采取排土后混合客土来改良土壤, 采矿前将土壤分层取走保存, 工程结束后对废弃地进行修复时将原土运回加以利用, 这种方法已成为许多国家当前保护矿山环境的标准程序[29–30]。此外, 矿山废弃地土壤通常较为紧实, 因此在采取土壤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之前通过深耕翻土改良土壤紧实度和土壤结构; 对于土层过薄或污染严重的矿山废弃地, 客土法成为必要的改良方法, 同时采用化学泥浆、喷射泥浆、振动束泥浆强、薄膜墙、平板墙等方法隔离和去除矿山废弃地土壤中易于分解扩散的污染物[30]。近年来, 有些国家采用电渗析法来修复矿山废弃地土壤中的重金属, 通过电渗析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这种方法简单, 但受到土壤复杂性影响, 难以广泛应用[29]。
化学改良过程中通常向土壤中加入材料或试剂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 大量实践表明在矿山废弃地土壤中加入堆肥、粪肥、木屑、绿色垃圾或无毒有机污泥等, 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 研究发现木屑可以显著提高非禾本科草本、灌木和乔木的存活率; 城市污泥也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废弃地基质改良, 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和有机质, 同时具有较强的粘性和持水性, 对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增加土壤肥力有较好效果[31–36]。对于矿山废弃地的酸碱化倾向, 石灰或碳酸钙能有效改良过酸废弃地, 硫酸铁、硫磺等酸性物质能有效改良过碱性废弃地[42–43]; 对于矿山废弃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实践表明部分化学试剂如磷酸盐、钙离子、EDTA等可以有效降低重金属毒性, 减轻对土壤的污染[37–39]。
生物改良是通过利用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营养状况。相关研究表明, 豆科植物能够生长于土壤污染严重的矿山废弃地中, 使矿山废弃地中氮含量显著提高, 同时杨梅、沙棘等都具有较强固氮能力[30]。近年来利用植物来提取和降低矿山废弃地土壤中的重金属为土壤改良提供了新途径, 大量实践表明Pb、Cd、Cr、Mn、As、Zn、Cu、Hg等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30多种, 其中鸭跖草可以大量富集Cu, 蜈蚣草可以大量富集As, 东南景天、鬼针草和酸模可以大量富集铅, 商陆可以大量富集Mn, 此外通过现代生物技术, 克隆耐重金属污染的基因, 从而用于改良和培育矿山废弃地重金属富集的植物种类[40–42]。土壤动物对于改良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孔隙度及增强土壤肥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Boyer S等人研究发现, 通过灌水、电击等方法将蚯蚓引入矿山废弃地, 蚯蚓的活动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 有效改良土壤的物理结构, 同时蚯蚓还可以起到富集重金属的作用[43]。微生物能够有效促进植物营养吸收、改良土壤结构、减弱重金属毒性等, 目前大量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已将微生物肥料用于土壤的改良, 研究表明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可将大气氮气转化为氮素固定到土壤, 利于土壤中氮元素积累, 土壤接种菌根利于植物对P、Mo元素吸收, 降低土壤中Mo污染[41–45]。
3.4 植物物种选择、配置及种植技术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是矿山废弃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的基础, 因此植物物种选配和种植技术的探索一直是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研究热点。目前, 针对不同类型矿山废弃地适宜物种的选择已有大量研究, 其中豆科、菊科、禾本科植物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先锋物种,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状况效果明显, 尤其是具有根瘤和茎瘤的一年生豆科植物, 是理想的先锋物种[46–49]; 水蜡烛、假俭草等草本植物对铜矿废弃地具有优良适应性[50]; 禾本科和茄科对铅锌矿山废弃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45]。Burton等、张光灿等、安俊珍都对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适宜植物群落组成以及合理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13,51–52]; 赵方莹对北京首云铁矿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方式进行研究表明拟自然的配置方式, 实行乔灌草复层混交, 可以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土壤肥力以及恢复植被生物多样性[53]。另外, 对于土壤水分相对缺乏的矿山废弃地, 可采用容器苗造林技术、保水剂技术、ABT生根粉技术、保水剂技术等各类抗旱栽植技术[30]; 生物技术大量被应用于促进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植被成活技术中, 实践证明AM菌根能够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 在矿山废弃地酸性土壤中植入根瘤菌和种植乡土豆科植物可以使得恢复植被的成活率显著提[54–55]。
3.5 土壤种子库技术
土壤种子库与植被群落的发生、更新、物种多样性和组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在国外土壤种子库已经被应用于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实践中, 很多国家在进行矿山开采前, 将原有的表土保留下来, 在开采结束后对废弃地进行修复时利用原有的地形进行整地并将表土归位并适当客土, 实践表明利用土壤种子库进行修复, 利于恢复植被向原有植被方向演替, 有较好的恢复效果; 国内对于土壤种子库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方面已有一定理论基础, 土壤种子库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地上部群落的相似性以及土壤种子库的种类、数量、密度及分布空间, 各种植物的组成型, 都成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热点[56], 因此将土壤种子库技术应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实践中将会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解决矿山废弃地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就是其生态效益的展现, 目前对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生态效益的研究已越来越多, 主要集中在土壤理化性质改良、生物多样性提高和生物量积累、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提高、景观格局改善等方面, 研究过程中通常采用时间序列对比和系统间对比的方法, 将矿山废弃地不同恢复阶段状态进行对比以及修复的生态系统与未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对比, 从而进行生态修复的效益评价[57]。
4.1 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变化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 先锋物种的生长发育改变了群落的生态环境, 为其它物种的自然入侵、定居及种群扩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而提高生物多样性, 同时系统生产力也随着植被生物量的不断积累和恶劣生境逐渐被改善而不断提高。目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 主要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针对不同恢复年限以及采用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恢复植物群落整体层次性和物种组成指数等多样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植被演替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同时也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修复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变化方面也有少量研究, 闫德明研究表明合理有效的恢复措施能够快速实现植被恢复, 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和植被生产力可以迅速恢复至未扰动的植物水平[58]。
4.2 土壤改良效益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土壤改良效益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上主要研究时间、空间的变化对矿山废弃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微观上主要研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而探讨修复的效益[59]。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矿山废弃地恢复年限的增加, 土壤化学性质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土壤理化形状逐年改善, 土壤生产力逐年提高[60–61]; 王江等、赵芳莹、石丽丽等对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土壤理化性状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 研究发现有植被恢复的废弃地土壤性状明显好于恢复裸地, 并且随植被恢复年龄增加呈现一直提高趋势[9,62–63]。目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土壤改良效益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 而微观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4.3 水土保持效益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对减缓地表径流、减少风蚀粉尘污染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发挥着重要效益, 同时植物的有机残体和根系功能显著改善下垫面物质和能量循环[64–65]; 陈思思通过土壤侵蚀实验观测, 用土壤侵蚀模数来反映水土保持效益的方法, 对昆明磷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后保水保土能力进行了研究[59]; 大量研究都表明矿山废弃地土壤持水和保水功能随着恢复时间增加显著增强, 同时灌木的蓄水效益和减蚀效益远大于草本植物[51,66–68]。
4.4 景观生态效益
景观生态学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 其中包括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矿山生态修复后景观改良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研究, 主要从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估[69]。大多学者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生态效益的研究以景观生态学位基础, 利用遥感图像或是基于3S技术选用不同时段的数据, 对矿山废弃地土地类型进行分类, 再选取适当景观格局指数对不同时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得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景观生态效益, 相关研究表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后景观优势度和分离度显著降低[70–72]。
随着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相关理论和技术不断完善, 各国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投资力度不断提升,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质量如何, 是否达到生态重建的目标, 备受国内外各界关注。
国外学者针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质量已陆续提出一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多角度来衡量生态修复质量。国际生态协会从生态恢复的结构与功能自我维持、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及与相邻生态系统的有物质能量的交流三个方面提出了评价生态恢复质量的9个特征指标[73]。Bradshaw从可持续性、与自然群落一样能抵御入侵、生产力与自然群落一样高、具有营养保持力及生物间产生相互作用五个方面提出了生态修复的评价标准。Krabbenhoft等提出了地形土壤单元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修复的矿山废弃地和附近区域参照地土壤因子和植被因子的差异, 从而对生态修复质量进行评价[74]。国内学者认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质量评价在理论上应多借鉴生态安全评价、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在实践中主要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理论、效益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束文圣等提出植被动态、生境复杂性及植被动态3个方面的生态功能分析方法可以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质量进行评价[75]。李江峰对北京铁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质量评价过程中, 通过对恢复植被进行多样性分析、对生态修复措施及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以及生态修复实施后的景观效果评价等方面综合判断生态修复质量[76]。
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使得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质量评价变得复杂, 各国学者也相继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但缺乏可操作性和系统性, 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 因此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质量评价也将会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 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突出问题在于修复后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够稳定, 同时对矿山废弃地缺乏长期和系统的定位观测及适宜性评价, 制定的生态修复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没有因地制宜而是直接引入其他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措施, 实际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操作中, 常以园艺方法来取代生态系统或景观的方法, 忽视重建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整体修复。
矿山修复的基础理论研究有待深入, 我国对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 很少对矿山开采前各种立地条件、植被类型等基础进行全面收集, 对于采矿干扰所造成的土壤变化等也无相应的记录。目前矿山废弃地修复过程中植被种植与恢复、土壤性质与养分分析及恢复前后生态系统某些结构与功能的比较分析已有了大量的研究, 动物和微生物作为矿山废弃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加强动物、微生物恢复特征及其植物相关性研究, 同时对于综合系统的研究如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多种环境资源因子的综合效应研究、生态修复与环境生态改善的研究等还有待深入。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共同协作实现生态恢复技术创新, 随着3S技术、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清洁采矿工艺等技术的日益成熟, 生态修复实践中应加快引进并予以创新应用, 提高修复的效率。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应根据矿山废弃地恢复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关学科新的研究进展, 建立全面、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矿山生态恢复质量评价体系, 对生态修复工作进行效果评价, 及时调整生态修复措施, 从而促进生态修复的进一步进行。
矿山废弃地通过采取生态修复技术实现其重建和复垦的生态修复目标在人口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稀缺的今天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对于矿山废弃地的再生模式也应从城市化进程、社会需求、景观生态等角度出发, 提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思路。目前已有部分矿山废弃地通过景观生态设计的手段改造建成矿山公园, 从而实现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化, 但这个过程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对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相结合研究相对缺乏, 因此这也将成为风景园林学科未来研究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实现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最佳结合已然成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重要的内容, 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不同国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矿山生态修复的目的有所不同, 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但是都趋向于更为综合的生态问题。
[1] 蒋高明. 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 陈芳清, 卢斌, 王祥荣. 樟村坪磷矿废弃地植物群落形成于演替[J]. 生态学报, 2001, 8: 1347–1353.
[3] 刘世忠, 夏汉平, 孔国辉, 等. 茂名北排油页岩废渣场的土壤与植被特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02, 21(1): 25–29.
[4] 袁剑刚, 周先叶, 陈彦, 等. 采石场悬崖生态系统自然演替初期土壤和植被特征[J]. 生态学报, 2005, 6: 1517–1522.
[5] 蔡胜, 辜彬, 杨晓亮, 等. 浙江省废弃采石矿区植被重建后物种多样性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10(5): 201–205.
[6] 李子海. 植被恢复中存在的一些生态学理论应用误区[J]. 环境科学导刊, 2008, 27: 72–73.
[7] HOLL K D. Long term vegetation reeovery on reclaimed coal surface mines in the eastern USA[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2, 39(6): 960–970.
[8] 郭逍宇, 张金屯, 宫辉力, 等.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多样性变化[J]. 生态学报, 2005, 4(4): 763–770.
[9] 赵方莹. 北京铁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与效应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10] 温庆忠. 废弃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方法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2008, 8(4): 108–111.
[11] DARINA H, KAREL P. Spoil heaps from brown coal mining: technical reclamation versus spontaneous revegetatiion[J]. Restoration Ecology, 2003, 11(3): 385–391.
[12] PENSA M, SELLIN A, LUUDA, et al. An analysi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openeast oil shale mines in estonia[J]. Restoration Ecology, 2004, 12(2): 200–206.
[13] BURTON C M, BURTON P J, HEBDA R, et al.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sowing density for mixture of native plants used to revegetate degraded ecosystems[J]. Restoration Ecology, 2006, 14(3): 379–390.
[14] KORMONDY E J. Concept of Ecology[M].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Inc, 1996: 1–6.
[15] 孙明迪. 门头沟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理论与技术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6.
[16] 晋松, 吴学峰, 郑恩霞, 等. 铜陵狮子山铜尾矿库植被调查与土壤酶活性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07, 12(6): 21–25.
[17] MARTINEZ-RUIZ C, FEMANDEZ-SANTOS B. Natural revegetation on topsoiled mining-spoils according to the exposure[J]. Acta Oecologica, 2005, 28(2): 231–238.
[18] 郭逍宇, 张金屯, 宫辉力, 等. 安太堡矿山恢复过程主要种生态位梯度变化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24(12): 2329–2334.
[19] 何书金, 苏光全. 矿区废弃土地复垦潜力评价方法与应用实例[J]. 地理研究, 2000, 19(2): 165–172.
[20] 孙泰森, 白中科. 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J].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5): 56–60.
[21] 刘国华, 舒洪岚. 南京幕府山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模式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2(1): 141–144.
[22] 魏述艳. 矿山废弃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与评价[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5.
[23] 孙一琳, 田涛等.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初步研究[J]. 中国会议, 2008, 4: 153–158.
[24] 李凤, 陈法扬. 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2(6): 187–190.
[25] 赵方莹, 赵廷宁, 丁国栋, 等. 中国专利生态植被毯, 2006, 01.
[26] 赵方莹, 孙保平, 张洪江, 等. 矿山生态植被恢复技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27] 沈烈风.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2.
[28] 白中科. 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重建的研究[J]. 生态经济, 1996, 4(2): 33–36.
[29] 李海英, 顾尚义, 吴志强. 矿山废弃土地复垦技术研究进展[J]. 矿业工程, 2007, 4(2): 43–45.
[30] 魏远, 顾红波, 薛亮,等. 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 10(2): 107–114.
[31] SHEORAN V, SHEORAN A S, POONIA P. Phytomining; A review [J]. Minerals Engineering, 2009, 22(12): 1007–1019.
[32] 莫测辉, 蔡全英, 王江海, 等. 城市污泥在矿山废弃地复垦的应用探讨[J]. 生态学杂志, 2001, 20(2): 44–48.
[33] 束文圣, 张志权, 蓝崇钱. 中国矿业废弃地的复垦对策研究[J]. 生态科学, 2002, 19: 24–30.
[34] 倪含斌, 张丽萍, 吴希媛, 等. 矿区废弃地土壤重构与性能恢复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07, 2: 399–403.
[35] 郭在扬. 龙岩地区矿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J]. 福建水土保持, 1996, 1: 52–54.
[36] 王志宏, 李爱国.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基质改良研究[J]. 中国矿业, 2005, 14(3): 22–24
[37] SHEORAN A S, SHEORAN V. Heavy metal removal mechanism of acid mine drainage in Wetlands: A critical review[J]. Minerals Engineering, 2006, 19(2): 105–116.
[38] 高德武, 蔡体久, 王晓辉. 露天金矿剥离物植被演替规律及植被恢复对策)以公别拉河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12(6): 33–35.
[39] 李明顺, 唐绍清, 张杏辉, 等. 金属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实践与对策[J]. 矿业安全, 2010, 8(4): 16–18.
[40] 张波, 赵曜. 矿山废弃地治理中植物修复作用的研究[J].山西建筑, 2011, 37(2): 189–190.
[41] 李若愚, 侯明明, 卿华, 等.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7, 157(1): 50–54.
[42] 王英辉, 陈学军. 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J]. 金属矿山, 2007(6): 4–12.
[43] BOYER S, WRATTEN S D. The potential of earthworms to restore ecosystem services after opencast mining: A review[J]. 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 2010, 11 (3): 196–203.
[44] 赵默涵. 矿山废弃地土壤基质改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2): 128–131.
[45] 杨晓艳, 姬长生, 王秀丽. 我国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J]. 矿业快报, 2008(10): 22–24.
[46] 于海兵, 胡海波, 裘涛, 等. 废弃宕口6种水土保持植物抗旱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16): 9761–9764.
[47] 陈振金, 郑大增, 陈轶. 煤矸石山无土植被恢复技术[J]. 福建环境, 2001, 2(1): 11–13.
[48] 李晋川, 王文英, 卢崇恩. 安太堡露天煤矿新虽土地植被恢复的探讨[J]. 河南科学, 1999, 6(17): 92–95.
[49] 田胜尼, 孙庆业, 王挣峰, 等. 铜陵铜尾矿废弃地定居植物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1): 88–93.
[50] 杨修, 高林. 德兴铜矿山废弃地恢复与重建研究[J]. 生态学报, 2001, 21(11): 1933–1940.
[51] 张光灿, 刘霞, 王燕. 煤矿山生态重建过程中风化研石山植被生长及土壤水文效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16(5): 20–23
[52] 安俊珍. 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
[53] 赵方莹. 矿山废弃地拟自然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54] RAO A V, TAK R. Growth of different tree species and their nutrient uptake in limestone mine soil as influenced by arbuseular mycorrhizal (AM)-fungi in Indian arid zone[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2, 51(l): 113–119.
[55] 李一为. 京西矿业废弃地生境特征及植被演替规律[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6.
[56] 刘永光. 北京山区关停废弃矿山人工恢复效果及评价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57] 李洪远, 鞠美庭. 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58] 闫德民. 北京首云铁矿尾矿库生态恢复的植被特征分析[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59] 陈思思.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效应研究[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09.
[60] 陈龙乾, 邓喀中, 唐宏等. 矿区泥桨栗复垦土壤物理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J]. 土壤学报, 2001, 38(2): 277–283.
[61] 魏婷婷, 陈萍, 姚多喜, 等. 煤矿复垦区土壤肥力状况分析及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8): 9694–9695.
[62] 王江, 张崇邦.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特征[J]. 生态学报2009, 29(3): 1636–1646.
[63] 石丽丽. 京西石灰石采石场废弃地植被恢复效果及其评价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64] 彭少麟. 恢复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 3: 188–192.
[65] 任海, 彭少麟. 恢复生态学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66] 胡振琪. 煤矸石山的植物种群生长及其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9(5): 491–499.
[67] 丁青坡, 王秋兵, 魏忠义, 等. 抚顺矿山不同复垦年限土壤的养分及有机碳特性研究[J]. 土壤通报, 2007, 38(2): 262–267.
[68] 赵方莹, 蒋延玲. 矿山废弃地灌草植被不同层次的水土保持效应[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8(4): 56–60.
[69] 关文彬, 谢春华, 马克明, 等. 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J]. 生态学报, 2003, 23(l): 64–74.
[70] 谢宏全, 胡振琪, 陈秋计. 煤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川[J]. 中国矿业, 2007, 16(10): 42–46.
[71] 马从安, 才庆祥, 王启瑞. 胜利矿区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 490–493.
[72] 毕如田, 白中科, 李华. 基于3S技术的大型露天矿区复垦地景观变化分析[J]. 煤炭学报, 2007, 32(11): 1157–1161.
[73]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Policy Working Group. The SER international Primer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 Tucson, Arizona: 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ternational, 2004.
[74] KRABBENHOFT K, KIRBY D. Topoedaphic unit analysis: A si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reclaimed mined lands [J]. Catena, 1993, 20(3): 289–301.
[75] 束文圣, 蓝崇钰, 张志权. 凡口铅锌尾矿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分析应用生态报, 1997, 8(3): 314–318.
[76] 李江峰. 北京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质量评价[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Review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of mine wasteland
GUAN Junhong,HAO Peiyao, DONG Li*, LI Xiong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wasteland have drawn attention among the research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wasteland in four aspects as follows: theory of restoration; technology of restoration; ecological benefits of rest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toration quality.The prospects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n china aretherefore proposed as: (1)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benefit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wasteland should be more concerned; (2) The basic theor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bandoned mine is still to be studied in depth,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should be promoted to achieve further innovation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3) Consistent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bandoned mine is needed to be established; (4) Theories relevant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hould be applied to reconstruct and landscapemine wasteland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ine waste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benefits; quality evaluation
10.14108/j.cnki.1008-8873.2017.02.028
X171.4
A
1008-8873(2017)02-193-08
2016-07-03;
2016-12-03
本研究受“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助”
关军洪(1993—), 男, 湖北人, 硕士研究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 E-mail: guanjunhong2011@163.com
董丽, 女, 山西人, 博士, 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教研室, E-mail: dongli@bjfu.edu.cn
关军洪, 郝培尧, 董丽, 等.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7, 36(2): 193-200.
GUAN Junhong, HAO Peiyao, DONG Li, et al. Review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wasteland[J]. Ecological Science, 2017, 36(2):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