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摘要: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流程;礼仪渗透
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对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往往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从早入园到晚离园,幼儿一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所以,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就显得格外重要。那如何让礼仪教育更好的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呢?
一、入园
晨间接待是幼儿园一日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赞美、一声问候,都会让家长和幼儿带着美好的心情人园。每天早上,让礼仪宝宝身穿园服,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和孩子灿烂的笑脸,不仅给担任礼仪宝宝的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给入园的每一位幼儿与家长带来舒心,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氛围。
二、晨间活动
晨间谈话活动也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幼儿和教师心灵的沟通、情感交流的好机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是教育。”因此,教师站在活动室的门口微笑并蹲下来拥抱每一位入园的孩子,一句问候、一个微笑都能给幼儿以亲切感和安全感,令幼儿舒心,让家长放心。通过晨检,幼儿体验和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等文明礼仪,礼仪教育也在这些不经意的问候和微笑中得以渗透。时间长了,家长和小朋友都能主动地相互问好,幼儿能自觉地向老师行问候礼,此班与彼班的幼儿也能愉快地互致问候。
三、早操活动
早操活动促进孩子们体格全面发展。幼儿园开展的早操活动,既可以形式多样,又可以做礼仪渗透。比如南溪区小太阳礼仪幼儿园将礼仪渗透到早操中,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礼仪儿歌《人园》《离园》《礼貌用语》《接打电话》《安全常识》《盥洗》编排到早操中。幼儿对边做操边说礼仪儿歌非常感兴趣,并且得到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
四、教学活动,巩固礼仪教育
幼儿的一日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幼儿各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语言和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玩游戏等形式可丰富幼儿的礼仪知识,让幼儿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起内部情感,在学习活动中,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
五、生活活动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情景演练能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情境体验法通常融进情境再现和情境表演。如,在上厕所时,幼儿需要沿礼仪之路整齐排队,男生礼让小女生先入厕等,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标准的礼仪手势;在就餐时,值日生给小朋友分发餐具,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轻拿轻放,安静进餐,吃完后送回餐具并请大家慢用。这样的礼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很快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了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
六、游戏活动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做人的起点,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所以,抓住孩子好动好玩的天性,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文明礼貌知识。例如在户外活动滑滑梯时,孩子们你争我抢是不可避免的,抓住幼儿玩的兴头,要求幼儿“上下请排队”,不小心碰到他人时说“对不起”“没关系”;玩跷跷板或木马时,让幼儿学会等待,别人玩着时,自己想玩就要说“请给我玩一下”“谢谢”;在活动中有人摔倒,要及时把他扶起来等。因此,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园中重要的活动环节,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使用文明礼仪用语,学会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中的文明礼仪用语,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互相尊重、谦虚恭敬、相互谅解的道理。
七、离园
离园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最后环节,也是一个比较难组织的环节。离园前的活动是琐碎、繁杂的,是一日活动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也是孩子从整个一日活动的完美谢幕。教师可在离园活动中开放区域活动,或让幼儿进行桌面游戏自主化的选择。这样孩子的选择点多,参与热情也随之递增,同时要求孩子回家前把自己玩过、用过的东西归还原处,也有利于幼儿整理、收拾,遵守游戏规则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丰富多彩的离园活动会让孩子更加喜欢这个时间段,有事可做的孩子不会“疯跑”,井然有序的活动会让家长有更好的印象。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多方法、多渠道的。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切实采取措施,把素質教育落实到实处,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然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地重复和练习中养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复杂艰巨的,其形成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只要幼儿园合理的利用一日生活教育契机,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礼仪教育定会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