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

2017-04-10 15:39刘旭东
速读·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策略

刘旭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学中也取到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问题,不断与时俱进,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策略

新形势下,我们的教学进入到了更高的阶段,各个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倡导,加强提高课堂效率方面的研究,注重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得到成长。小学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学好数学对于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有著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课堂效率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客观的分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同时针对平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详细的提出了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具体举措,希望可以对教师以后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学习,并且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能够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看待问题,因此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是必要的。要想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就应该加强对于教学方式的探索,让知识以一种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正是学生需要具备的。数学作为小升初的科目之一,在分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数学作为主科之一是很容易拉开分数的,不少学生成绩不理想是因为数学成绩较差。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师的教学思维不断调整,但是长期以来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一时间难以转变。教师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依然存在欠缺,课堂上大多数情况下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育,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数学这门课程因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定位准确,学生学起来就会非常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也会很吃力。

(二)学生被动学习知识,课堂效率低下

小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如果得到有益的引导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平时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思维并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学生们从思想观念上认为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这就使得学生陷入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很多的教师和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将学生置于“题海”战术里面,给学生布置了很多的作业,让学生在原本幸福的童年里被繁重的学习压力困扰,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沟通,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方便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吸收和记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需要教师认真把握课本教材,将这些知识转化成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进行传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从而实现有计划、有层次的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我们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得知识,而不是一味的通过死记硬背去获取知识,在背诵乘法口诀的时候真正掌握乘法的计算。

(二)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科学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就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消除学生的偏科思想,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是经过教育部的研究决定的,都是对学生的成长有所帮助的,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渗透积极学习的观念,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接受知识、获得知识。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共同成长的个体,应该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一个融洽的氛围里面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三)实行鼓励教育,增强学生的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可以收到教师的表扬,这样学习才能有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小学生往往会因为教师一个眼神或者是一句鼓励的话而爱上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们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例如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去探索各种奇妙的图形。另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想法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一些积极发言的学生颁发小红花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事业的伟大性及其任务的艰巨性,教师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到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才能让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希望本文可以对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有所指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