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战争的论述

2017-04-10 05:12王丹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7期

摘 要:信息时代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信息化战争中高科技现代武器装备的出现,战争力量主体的自适应和国防力量的壮大为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1973年以来,美国经历了多次的自改革,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大规模投入高科技作战武器,对世界各国的军队建设留下了深刻的启示。1999年北约部队利用信息战技术破坏无线电传输、电话设施、雷达传输系统等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通过一系列特殊形式的信息攻势促成这场战争的胜利。显然,信息化战争已经从作战方法,心理震慑等方面成为了新时代信息作战方法,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加强对作战主体力量的培养力度。信息化战争中存在许多特殊形式的信息攻势,它已经改变了传统作战机理,改变了物质能量的固有模式和作用方式。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战争形态;国防力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7.208

1 信息化战争的概念

信息化战争是利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扩展人对有效信息的获取并且充分利用信息取得战争胜利。它的战争形态主要是信息博弈。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嵌入传统机械武器装备的核心算法持续升级,使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为作战致胜的关键。

2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2.1 战争工具

在使用传统的武器装备时,人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大多数战场上,敌对双方的致胜因素主要是人力的强弱和多少。人员密度越高,杀伤力越大。随着火药的发明和使用,人力被解放了一部分,人员密度不再是致胜的主要因素,武器装备所占的比重大幅上升。在现代化的信息作战中,战争工具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而杀伤力也近似成指数形式大量攀升。战争的主要形态和作战方式以及对人力的要求通常依据作战工具的不同而变化,当前条件下我们需要信息化的作战武器。

作战武器信息化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信息系统支持的机械化战争并未发展到最高形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作战武器信息化并不是说机械化的武器装备已经被淘汰,而是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他并没有被简单的否定。具体的说,就是在一个模块中导入有关的信息技术,并且将它以一种合理的算法在传统的机械化武器装备中运行出来,使它像神经和大脑一样可以向人们反馈出重要的信息,满足作战需求;另一个方向是研制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嵌入方法,如C4ISR系统、计算机网络病毒、军事智能机器人等。目前,单平台机械化战争在电子设备的辅助下已经取得了比较有优势的作战形态,目前,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电子信息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更有优势的嵌入方法。

2.2 时空作战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但由于大量信息化武器裝备运用于战场,战争时空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多维战场空间融为一体,虚拟空间博弈成为作战时空特征。在战场上,人力,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与时间空间作战环境必须达到可流通,可操作和可控制的条件。达到事件相分离,不在场的东西可以控制在场的东西。这种情况下的作战主要是对非接触作战方式的深入研究,时间和具体的交战空间相分离,意味着现有技术之间的博弈,如果这种分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对时间空间的把握恰到好处可以实现预定的效果,但如果稍有差池,则会丧失稍纵即逝的机会并且造成严重的后果。

2.3 人机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信息化时代中人和机器的关系成为一个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在现实社会中,它们是一个智能的机器,但是更像一个人类未来的规划师,他可以了解我们的生活习惯,帮我们解决问题甚至形成三观。不可否认,这只是一个“人机交互”的时代。我们要增强自己人机合一的意识,伸手拥抱这新时代改变生活的新成果,不要总是恐惧和担忧。未来战争是在信息体系支撑下进行的,只有解决好人机融合这一核心问题,才能占据着战场的主动,赢得现代战争最后的胜利。最大的挑战在人机融合,最大的机遇也在人机融合,要把人的智慧和武器的性能融为一体,赋予武器智慧和灵性,成为会思考,能判断,可以自动发现,识别和打击目标的新武器。

3 信息化战争的主体力量

人,因为一切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离不开人的智慧,所以培养一支专业化的信息化研发队伍,使我国信息化技术走在国际领先水平至关重要。另外还得有一大批具有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的专业人才队伍。

机器,打造前沿的信息化体系。包括建设超级计算机,卫星覆盖面与接收处理中心,通讯与网络的信息化处理分析中心,中枢指挥处理中心等。

武器,高科技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攻与防的武器装备都得有,如先进的预警机,先进雷达,雷达的压制装备,反雷达导弹等等。

4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的要求

新的制胜因素的出现,必然给国防建设提出一系列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为一是制胜优势的转型,制信息权成为超越制空权、制海权的新的制高点。二是信息技术优势导致战场全维领域的透明,夜战、电子战、侦察与反侦察成为贯穿战争始终的要领。三是“非线性”、“非对称”、“前后方界限消失”、“战略战术概念模糊”等新理念扑面而来,武器装备的“代差”甚至“隔代差”的出现,“超视距作战”、“远程精确打击”、“网络中心战”等全新战法的出现。四是信息化推动军事组织结构不断创新,指挥机构趋向简捷,陆海空三军的区分趋向模糊。五是人的智能得到极大扩展,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人类充分利用智能空间。纵观百年世纪战争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机械制胜还是信息制胜,说到底都是物化了的人的综合素质的较量。没有高素质的军人,既打不赢机械化战争,更打不赢信息化战争。

作者简介:王丹(1996-),女,陕西渭南人,本科,研究方向:电子信息、电子自动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