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2017-04-10 17:44
中国摄影 2017年3期
关键词:本专题摄影艺术摄影家

正月初七一早,如约去朱宪民在北京北五环还往北的九台庄园的家。原本约好是大年初三到他府上拜年、聊天、喝酒,结果他微信告知:痛风发作暂缓几日。

冬日暖阳下,朱宪民兴致很高,喝茶、抽烟,伴着窗外偶尔的鞭炮声谈兴正浓,艺术人生海阔天空。

与朱宪民三十多年同事加朋友,彼此没有任何虚伪的拿捏,坦诚轻松如酒过几巡。以多年交往的经验,他所有的閑聊,最终还是要绕回摄影,因为摄影是他今生的宿命。

出生在鲁豫交界黄河边上一个小村子里的朱宪民,16岁离开家乡到东北讨生活,进入辽宁抚顺光明照相馆当学徒,这似乎预示着他今生与摄影的缘分。20岁考入吉林省艺术学校舞美摄影专业,后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实践摄影工作,25岁时调到《吉林画报》当摄影记者,由此走上专业摄影之路。此后一段时间,他的摄影作品渐有影响,1978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摄影》杂志任编辑;十年后,调中国艺术研究院任摄影艺术研究室(后为摄影艺术研究所)主任,并创办《中国摄影家》杂志。

朱宪民的人生轨迹和摄影履历完全契合着他一生的创作主题与方向。在《吉林画报》时,恰逢“文革”,那时的拍摄多为宣传式的摆布,而今天回看这些令人发笑且带着心酸的照片,陡增了太多复杂的意味与价值。他这批“文革”遗存,是他整个摄影成就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朱宪民举家来到北京时,刚好是改革开放的初始之时,他以一位“外来者”的眼睛打量着陌生的北京,这座巨变前夕的大都市带给他无尽地创作欲望,1980年代北京的许多角落都留有他拍摄的痕迹,他为那个时代的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回忆。

少小离家老大回,离开家乡18年后,朱宪民第一次重返故乡,家乡的草木乡亲带给他极大地触动,拍摄家乡,拍摄黄河两岸的百姓,是他彼时坚定下的终生的创作选题。从那时至今的四十几年间,他不间断地往返故乡,流连在黄河岸边,那里的百姓是他的父兄姐妹,他们的喜怒哀乐牵引着朱宪民的悲喜。黄河百姓成为他毕生创作最重要主题,或者说是他所有创作最原初的动力。

一位摄影者的成就,通常是以他的作品成败来衡量,这所谓的成败多以所获得奖掖与荣誉的多寡来判定,而朱宪民作为一位极有影响的纪实摄影大家,获奖无数赞誉甚高,但他自觉最高的荣耀是他用相机拍摄了中国一段伟大的历史巨变,也记录这变革历史中百姓的真实生活,国家是他作品永远的追索,百姓是他不曾动摇的永恒主题。

我们提倡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如何深入,怎样扎根,是每一位艺术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必须真正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推出朱宪民作品专题,就是试图从一位老摄影家的身上和作品中,体会一位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去感受一位有着近50年创作实践并且成就斐然的艺术家,如何用全部的精力去践行艺术与生活,创作与人民的关系。

今年74岁的朱宪民,几十年如一日创作不辍,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不顾古稀之龄且身有微恙,再次回到黄河边,再次去到冰雪极寒的内蒙古草原。我们不禁要问,功成名就的老人家,如此这般为了什么?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朱宪民一生的勤奋创作,一生不曾改变的创作主题,足以成为我们摄影者学习的楷模。

河南籍纪实摄影家,曾领中原摄影一代风骚的于德水,为本专题撰写了一篇颇显理智的对朱宪民作品的评说。朱宪民的老朋友,新华社编辑陈小波,以一贯丰沛且柔软的情感讲述了两人间的友谊,和彼此精神的关照。感谢他们为本专题的所做出的支持与贡献。

猜你喜欢
本专题摄影艺术摄影家
大摄影家
瓯江,千帆过尽繁华处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恒河静默尘世喧嚣
佛罗里达,花和阳光的国度
论摄影艺术
我们的端午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