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正在筑底回升

2017-04-10 09:50范恒山
环球时报 2017-04-10
关键词:东北三省东北地区营商

范恒山

近几年,有关东北经济增速下滑、投资营商环境欠佳、人口人才流失等问题在网上引发热议,这其中不乏客观中肯的分析和建议,但也有一些是比较极端片面的观点看法,存在一些误解,这值得我们重视,东北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需要社会各界客观辩证地去看待。

2014年是重要拐点

自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至2013年的这10年间,东北三省经济年均增长12.2%,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应该说东北振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从2014年开始,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遇到一些突出困难和挑战,经济增速回落,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都开始显现。2014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位列全国后五位,最近两年这一态势也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东北经济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直接原因是投资和工业增速出现明显下滑。从投资看,过去10年,投资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0%,成为拉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拐点是2014年,随着国内外需求都发生变化,东北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工业看,东北地区“原”字头,“初”字号产业集中分布,占比较高,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二人转”产业体系特征明显。一段时间以来辽宁省的装备制造、石化、冶金、农产品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经济比重将近80%,是东北工业的典型代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东北地区这种“重化”主导的工业体系,受经济增速“换挡”影响比其他地区更剧烈。

最困难阶段有望度过

东北经济增速下滑的背后,实质上还是老工业基地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问题的综合显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市场化程度不够,行政色彩仍然比较重,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全社会创业氛围不浓,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管理过多过细以及职能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还存在“等靠要”思想,“闯改创”劲头相对不足。这些与东北地区进入计划经济最早、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时间最长等是有一定关系的。

这几年,我每年都赴东北三省进行调研。总体来看,东北三省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围绕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积极想办法、出实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们能够感觉到,东北三省经济正处于缓慢筑底回升的过程中,经济运行最困难的阶段有望尽快度过,三省目前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2016年辽、吉、黑三省地区GDP增速分别为-2.5%、6.9%和6.1%。2017年前两个月,三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9%、6.5%和1.0%。吉林省经济增速正在逐步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有望在东北三省中率先实现企稳向好。黑龙江省经济增速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大部分指标已经基本稳住;辽宁省受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强等各种长期问题和短期因素共同作用,经济出现负增长,实现经济正增长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外部条件向好,内功仍需苦练

政策环境上,当前促进东北发展也有不少有利因素。目前国家关于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部署力度大、措施实。仅2016年,除接连发布中发7号文件和国发62号文件外,还有20余个部门牵头出台和制定的具体政策举措或工作方案。这些政策措施正抓紧实施,效果正逐步显现。在市场环境方面,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在东北经济占比较大的石油、煤炭、钢铁等行业生产经营逐步回稳,为资源型和产业结构单一的城市缓解目前突出问题和财政收支矛盾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地方政府也真抓实干、卧薪尝胆,做了大量工作。

但当前东北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是不容低估。一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不小困难,传统产业如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仍是个难题,一些企业负债较多、杠杆率较高,近期发生的个别债务违约事件对东北金融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二是投资结构失衡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增加制造业领域有效投资需求,加快培育内生发展动力和经济发展后劲;三是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传统产业增长乏力,不少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不够景气。新兴产业规模小、比重低,短期内还不能弥补传统行业下滑造成的缺口。

在当前制约东北发展的问题中,有两个是广受关注,一个是关于投资营商环境。“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虽不够全面客观,但在一个角度形象地反映了当前东北投资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实,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有欠缺,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同时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部分领域仍然存在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投资营商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一轮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软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关键是东北三省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发挥责任主体作用,下决心解决相关问题。

人才流失亟待扭转

另一个焦点问题是人口人才流失。近几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稳定,常住人口为1亿多,但确实也存在少部分人口外迁。2010-2015年东北三省人口净迁出24万,并没有加速流失的趋势,但吸引留住人才的难度在不断加大。这主要受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两个方面因素影响。

从发展环境看,东北地区仍然存在“大政府、小市场”现象。受经济下行影响,不少传统优势产业领域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东部地区相比,收入待遇水平和职业发展机会有限。另外东北创新创业社会氛围不强,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社会化支撑体系发育不足,特别是金融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对人才的激励机制也不够健全等等,也造成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从生活环境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由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转向更追求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中高端人才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越来越倚重于区域的整体综合竞争力和工作生活的综合品质。人们在考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更加看重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交通生活便利性以及社会、文化、生态等软环境因素。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反映,东北冬季寒冷时间长、室外绝对温度低也逐渐成为一些人不选择留在东北地区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北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在南方设置分支机构来吸引中高端人才。

对于这两个问题,东北三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去年以来均研究制定了本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施意见,并针对性地出台引进中高端人才、改善人才环境的政策举措。

东北地区资源、产业、科技、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同时区位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老工业基地振兴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作者是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由本报记者倪浩采访整理)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东北地区营商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数字经济赋能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测度与路径研究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障碍因素分析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