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安全教育于角色游戏中

2017-04-09 05:07
山西教育·幼教 2017年3期
关键词:娃娃危险游戏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的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其蕴含的创造性与真实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安全教育手段。在角色游戏中融入安全教育,能让幼儿在轻松有趣、自主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安全知识,巩固安全技能,提高安全自护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次,在指导班级区域活动时,我发现角色游戏区几个在“娃娃家”的孩子进行着这样的游戏:一个孩子突然神情紧张地大叫:“不好了,着火了!”另一个孩子立即拿起“娃娃家”的电话拨打起119,还在电话中不断重复着住所地址,其他几个孩子,迅速拿起娃娃家的枕巾跑到卫生间弄湿,捂住口鼻弯着腰跑向活动室各个角落……看到这样的场景,开始我还有些诧异,心想:怎么突然在“娃娃家”玩起了这样的游戏?后来我反应过来,原来他们在模仿上午幼儿园刚刚进行过的防火演练。他们将上午演练中学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在角色游戏中全部进行了逼真、生动的再现。

从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状态中,从他们惟妙惟肖的学习模仿体验中,我感受到了角色游戏对幼儿安全教育的价值,同时也启示自己抓住这一契机将其付诸于教育实践当中。

那么,如何将抽象的安全教育目标、内容和要求融入到角色游戏中,使幼儿在轻松自主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以下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1.根据情境,把日常安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角色游戏中。

在各类角色游戏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安全教育内容。如角色游戏“娃娃家”中不同的家庭角色、各种家务活就蕴藏着很多日常安全教育契机。“爸爸”“妈妈”在制作饭菜时用火、用电的安全知识,在看护“孩子”时喂水、喂饭、睡觉的安全要求,家中“刀具”物品的安全摆放等。又如在角色游戏“医院”中,不仅是简单的挂号、看病、打针、吃药,同时还蕴含着许多保护身体健康安全的内容,不抠鼻子、不挖耳朵等学会保护五官,不乱吃乱喝、不随便吃药、不让身体受伤等安全内容。为此,在开设各种角色游戏前和指导角色游戏过程中,我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和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适时、适当地将有关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如在进行“医院”“美发屋”“公共汽车”等角色游戏前,与幼儿一起讨论角色分配、游戏玩法的同时,引导幼儿讲出其中包含的安全操作及防护要求。医生给病人看病时要带好口罩,理发师给顾客染发时要带好手套,公交车司机开车时不能与司机说话等,并引导幼儿说出这样做的原因与正确的做法,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学习到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与公共规则。

2.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将安全教育巧妙融入到角色游戏中。

角色游戏很多时候都是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创设一些情境。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适及时介入提醒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做才能避免危险。

如娃娃家的游戏开始后,“爸爸”“妈妈”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又是“炒菜”,又是“招呼客人”,而“孩子”却无人照看,手里拿着碗、嘴里含着勺子到处乱跑。这种情况,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就确实存在,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发现这一情况,我及时介入游戏中,与幼儿一起讨论“这样做会发生怎样的危险?”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这样不卫生”“会捅破嗓子”“会把勺子扎到胃里,还得动手术”等危险情况,使幼儿认识到了其中的危险性,并适时地迁移到了日常进餐、活动的生活事件中去。又如在“公共汽车”的角色游戏中,上“车”后有的幼儿随意在“车厢”里走跑或高声叫喊,我以安全检查员的角色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阻止与劝导,使他们知道了在日常乘车时一定要扶好坐好,争做文明小乘客。

3.创设场景,在角色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自护、自救能力。

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是必须的,但如果遇到了突发状况,深陷在危险中,又该怎么办呢?因此,除了教给幼儿一些安全知识,使其具备安全意识外,还要教会幼儿面对危险时的智慧和策略,让幼儿尽可能脱离险境,转危为安。如让幼儿模拟体验在遇到坏人、同伴落水等情况下,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帮助他人。通过在角色游戏中反复模拟,引导讨论,使幼儿知道了遇到危险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先保护自己,再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等。

总之,在角色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与传统“说教”“灌输”式的安全教育相比,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幼儿安全知识的掌握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仅仅依靠游戏活动就可完成,这需要相对持续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具备“融安全教育于游戏”的意识,通过游戏最大限度地促使幼儿主动走进安全教育活动情境,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

猜你喜欢
娃娃危险游戏
喝水也会有危险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三个娃娃一台戏
爆笑游戏
简易娃娃床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