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展
2017 年8月18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修订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在北京顺利通过审查。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朱爱萍副秘书长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周晓杰副处长、姚涛工程师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主编单位主编人冷发光研究员、王永海高级工程师等编制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组成了以阎培渝教授为组长、刘加平教授为副组长的审查专家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永海高级工程师代表编制组就标准的编制过程、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其确定依据、征求意见情况及处理意见等进行了详细汇报。专家组对标准内容进行逐章逐条审查和讨论,认为《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送审稿)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审查专家组一致同意标准通过审查。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开展了大量试验验证工作,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同时根据我国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需要,在完善原有试验方法的同时,补充增加了新的试验方法。本标准的编制对规范和统一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GB/T 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与 GB/T 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是我国混凝土行业重要的三大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对规范和统一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和检测水平,在检验和控制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资讯
据悉,经过两年的研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的研究人员成功用粉煤灰制造出一种可 3D打印的地质聚合物砂浆。这种混合物还含有钢渣和各种秘密化学品。这项研究最近已经发表在《Cleaner Production and Materials Letters》杂志上。
通过混凝土 3D 打印设备,这种粉煤灰、钢渣和各种化学品的混合物可被制造成大型、坚固的结构,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 3D 打印建筑的未来。
研究团队从印度的一家煤电厂收集粉煤灰,但他们表示也可以从其他地方收集,如当地的废物能源转化工厂。研究人员也考虑在本国实施他们的研究成果。新加坡只有一个垃圾填埋场,原计划在 2035年之前关闭。但通过用废物来生产粉煤灰,制造这种新的 3D 打印材料,将垃圾填埋场中的废物利用起来的话,该垃圾填埋场关闭日期可以推迟,从而也推迟了第二垃圾填埋场的建立。
更重要的是,这种 3D 打印混凝土能帮助建筑业减少碳足迹,因为不需要从头开始制造任何材料。目前,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了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 左右。
目前,该技术最大的问题是这种回收的混凝土混合物的性能是否与常规混凝土一样。根据研究人员的测试,只有当结构以一种实用的方式被定向时,这种 3D打印混合物才与常规混凝土一样坚固,因为“由于打印工艺的各向异性,3D 打印地质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主要取决于加载方向”。
但研究人员认为这种 3D 打印材料将会更坚固,就像钢筋混凝土一样。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但他们正在继续这项研究,看看能否完善自己的产品,同时试图降低成本。
幸运的是,研究团队不会缺少资源。去年,NTU花 3070 万美元成立了一家新的 3D 打印中心,混凝土3D 打印是中心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申请号:CN201710552396.4
申请日:2017.07.07
公开(公告)号:CN10709732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一种可调尺寸、双喷口 3D 混凝土打印装置,属于3D 混凝土打印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印方向、打印尺寸均可以灵活调整的 3D 混凝土打印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尺寸、双喷口 3D 混凝土打印装置,包括 3D 打印硬件部分和 3D打印软件部分,所述 3D 打印硬件部分包括 3D 打印喷口、3D 打印三维定位轨道、3D 打印动力装置、3D 打印储料装置及 3D 打印冲洗装置,所述 3D 打印软件部分包括 3D 打印建模与控制部分;本发明用于 3D 混凝土打印。
申请号:CN201710534543.5
申请日:2017.07.03
公开(公告)号:CN10710016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灌注桩身缺陷及桩底沉渣清理装置,包括钻套,所述钻套的内腔中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顶部连接有钻杆,所述连接器的底部连接有钢绞线,所述连接器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具体为两个,所述钻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腰型滑槽,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腰型滑槽内,所述钻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向组件,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组件设置在导向组件底端的外侧,所述导向组件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本发明的整个装置能够在伸入桩基底部后钢绞线向侧面延伸,顺利的对桩基底部的侧壁进行扫孔扩孔,且在动作完成后能够恢复原始状态,钢绞线方便从桩基中取出。
申请号:CN201710517074.6
申请日:2017.06.29
公开(公告)号:CN10709677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泵送管内壁清理装置,包括套管、筒体,沿筒体周向在其外壁上开有环向槽,沿筒体的轴向套管贯穿筒体的两个封闭端,沿套管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设有外齿带,在套管内圆周壁上开设有螺纹,丝杆与套管螺纹配合,在环向槽上套设有与之匹配的环体,环体外圆周壁上设有多个外齿,环体内圆周壁上设有贯穿间隙的内齿带,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一侧通过从动齿轮与内齿带啮合,主动齿轮另一侧通过传动齿轮与外齿带啮合。本发明通过筒体在丝杆上做直线运动,以实现外齿对泵送管内壁上的突出物或是附着物进行旋向切割清理,确保管道内壁平整光滑,提高混凝土在泵送管内的流通效率。
申请号:CN201710499047.0
申请日:2017.06.27
公开(公告)号:CN10709866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桥面刚性铺装用高强韧性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硅灰、玄武岩细石、钢纤维、减水剂、粘度改性剂和水,其中水泥为 100 重量份,硅灰为10重量份~30 重量份,玄武岩细石为 100 重量份~200 重量份,钢纤维为10重量份~20 重量份,减水剂为0.5重量份~2重量份,粘度改性剂为.1重量份~1重量份,水为 15 重量份~25 重量份。较佳地,粘度改性剂包括引气剂、消泡剂和保水剂,重量比例为0.2~1∶0.5~2∶0.5~1。还提供了相关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钢桥面刚性铺装用高强韧性混凝土材料不仅抗压强度高、抗折强度高、收缩率低,而且具有合适的坍落度,施工性能好,可采用泵送施工工艺,设计巧妙,制备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申请号:CN201710546548.X
申请日:2017.07.06
公开(公告)号:CN10706375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专利权)人:孔淑娴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的取样检测方法及其模具。圆锥形的试件、把手、中空插接件、进料口漏斗、下料口;所述的圆锥形的试件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把手,圆锥形的试件的内部插接有中空插接件,中空插接件的顶端连接有进料口漏斗,进料口漏斗的下端设置有下料口。它在不同深度处的新拌混凝土取样,进而完成精准测定,显著改善结构物中不同深度层次的统一质量标准,并且将混凝土坍落堆中间掏空,更加能够检测混凝土的防塌落程度。
申请号:CN201710480219.X
申请日:2017.06.22
公开(公告)号:CN107085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内钢筋锈蚀程度的监测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线圈,电磁加热线圈后侧设有电源线,电磁加热线圈后侧设有电磁加热线圈控制装置,电源线后侧连接有高频电源,监测装置内还设有红外热成像仪,红外热成像仪后侧设有红外热成像仪控制装置,红外热成像仪控制装置内设有监测控制模块,红外热成像仪后侧连接有数据处理装置,本发明结构新颖,通过使用电磁加热和红外成像仪对钢筋进行监测可以做到对被测对象无损伤,此外还设有保护装置,可以做到在监测的过程中电磁加热线圈的使用安全型同时对加热装置和检测装置设置固定结构,进而可以保证在检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抖动相对移动等现象,进行可以减少人工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申请号:CN201710478249.7
申请日:2017.06.22
公开(公告)号:CN10708261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聪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水泥 40~60 份、硅灰50~100 份、硅藻土粉8~15 份、废石子 20~30份、氢硫酸钠 15~20 份、粉煤灰5~15 份、聚合物溶液8~16 份、酚醛纤维 15~25 份、聚偏氯乙烯纤维10~25 份、减水剂6~18 份、缓凝剂.05~0.06 份、可分散乳胶粉2.5~4.5份。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烷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废石子,节约了自然资源,使得废旧物能够有效重新利用,并且加入硅烷改性聚合物可以通过化学键合作用,提高对泥土的吸附和分散效果,可以有效缓解和改善泥土对混凝土的影响。
申请号:CN201710460873.4
申请日:2017.06.18
公开(公告)号:CN1070308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无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左底座架、液压缸、右底座架、半圆形导轨、左轴承座、丝杆、半圆形安装板、右轴承座以及清洁块,所述搅拌机主体下端设有左底座架,所述右底座架下端设有液压缸,所述右底座架上端设置有搅拌机主体,该设计可使搅拌机主体进行倾斜,降低劳动强度,所述左轴承座右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安装有半圆形安装板,所述半圆形安装板内端设有清洁块,所述丝杆右端设置有右轴承座,所述半圆形导轨前端分别安装有左轴承座以及右轴承座,该设计实现清洁功能,同时也可转动清洁块,加大清洁效果,本发明使用方便,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使用寿命,可靠性高。
申请号:CN201710447148.3
申请日:2017.06.14
公开(公告)号:CN10709276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建新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BIM 的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数据库中建立每个预制构件的基本信息;(2)建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 BIM模型:将所有预制构件按照一定的装配顺序进行建模;(3)将步骤(2)获得的 BIM 模型录入数据库;(4)重复步骤(2)和步骤(3),重复步骤(2)时对预制构件的装配顺序进行调整;(5)BIM 模型结合实际施工,从数据库中挑选出最合理的预制构件的装配顺序;(6)按照步骤(5)挑选出的 BIM 模型记载的预制构件的装配顺序进行现场施工。本发明利用 BIM 技术合成不同的模型,从中选取效果最好的安装顺序,获得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施工方法中因构件安装顺序不当导致混泥土的使用性能降低的问题。
申请号:CN201710493608.6
申请日:2017.06.26
公开(公告)号:CN10703476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1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全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路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铺设的透水垫层、透水基层、透水面层、透水罩层;所述透水垫层采用天然碎石;所述透水基层和透水面层采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所述透水罩层采用天然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本发明路面结构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和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