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俊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1000)
黄家湾水库移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对策
徐 俊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1000)
针对目前水库移民工程涉及到的环境、经济、资源等许多复杂的系统问题,以及水库移民引起的严重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人员要对其加强重视,水库移民中水土保持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关系到移民区域居民未来的生活。针对黄家湾水库移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特点,对水库移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避免水土流失的对策、安置施工区废水废物和粉尘的处理,以及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影响验收体制等有效的保护对策,促进了移民区域的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水库移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保护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使部分水利工程以及工程附近人口不可避免的遇到了移民问题。在水库移民的过程中,会对工程区域的地表造成破坏,破坏移民区域的地表植被,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长期以来水库移民因为其系统性和复杂性,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本文针对黄家湾水库移民水土保持建设和保护的特点,分析水土保护有效的对策,以促进该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发展。
黄家湾水利工程拟建于格凸河的终端,位于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的境内,依附于珠江流域红水河的一级支流上,是一项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可以为附近的城乡进行供水和灌溉。该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具有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该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涉及移民,影响居民的生活。为了能够使居民生活尽快的恢复正常,当地水利勘察设计部门对现场进行了多次的勘察,调查居民的移民意愿,分析新的移民地地质情况、水利条件、交通条件等,最终确定红面岩移民安置点,预计移民人数672人。
在进行移民安置时要保证移民人员的各项生产、生活需要,并且在配套设施上充分考虑移民人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注重移民区域的生态平衡,保证开挖填方的平衡性,合理地对地形进行改造。在交通、给排水、通信方面要有长期的规划,保证安置点居民的长期发展。在移民之前,要对水库工程移民的投资进行预算,确保移民安置的可操作性。
2.1 水库移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保护较难控制
在水库移民的初期,只需要建立简单的水土保持方案就可以避免水土流失现象。但是,随着水利工程慢慢地发展,既需要对水保设施进行管理,还要避免新的水土流失现象。由于移民安置地原本就有人口存在,移民居民的增加使原本就紧张的耕地还要进行重新分配,减少了人均持有的土地资源,对移民地点的发展造成了影响。由于水库移民水保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特点,在工程的后期管理阶段更加困难。
2.2 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包括农业安置、非农安置和兼业安置。在移民时要充分考虑安置地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安置方式共同实施。从移民安置的长期发展中可以看出,外迁农业安置和就地后靠安置的移民人口较多。这两种安置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水利灾害,经常会出现泥石流、滑坡等现象,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二次移民,使居民生活长期贫困。
2.3 水库移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历史遗留问题多
早期的水库移民因为土地资源比较充足,移民之后的居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生活水平尽快恢复到之前的状况。但是,后期土地资源明显紧张,移民之后的水土破坏现象严重。而且,由于后期社会环境不同,适用的经济基础也是不同的,所以会造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欠账问题,影响了水库移民的发展。
3.1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移民安置点位于板当镇东南角,距镇政府约4.5 km, 规划用地面积4.67 hm2,场地位于板当镇至克混乡公路旁的一缓坡槽谷内,最高点标高1173 m,最低点标高1162 m,最大相对高差11 m。该处植被不发育,多为覆盖层覆盖。自然斜坡坡度为10°~25°。安置点按阶梯式平整,共分三级,场坪标高自上而下为1166.5 m、1165.5 m和1165.0 m,场地位于碳酸盐岩分布区,地貌单元上属侵蚀、溶蚀型低中山地貌。
据地表地质测绘、槽探及钻孔揭露,场地位置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残坡积层,主要成分为褐色黏土夹碎石,碎石成分主要为灰岩,最大粒径约25 mm,含量约占25%,厚9.1~26.5 m。二迭系上统吴家坪组(P2W),灰、深灰色厚层块状燧石灰岩,夹数层页岩,厚490~770 m,强风化层厚1~3 m。
3.2 安置点的稳定性
安置点虽然场地不是特别平整,但场区无软弱夹层及切脚开挖,边坡较为稳定。但对开挖中可能造成的局部松散垮塌等,视开挖情况酌情进行支护处理[1]。无活动断裂、滑坡及临近建筑物等较大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区域构造稳定性好,属均匀地基,地基稳定,宜于建筑。
4.1 避免水土流失的对策
为了避免水库移民安置点的环境形成水土流失,要对安置点进行场平施工,将工程施工中的土料和弃渣单独堆放。为了避免边坡失稳现象的出现,禁止在危险区域进行采掘。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处理,将拆除的设施及时清理出现场,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2]。在陡坡的开挖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开挖和支护同时作业,并设置专门的排水管道,控制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现象。在施工区域的表层土上,种植草皮,草皮的根茎比较发达,而且耐旱性和耐涝性也比较大,可以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4.2 安置施工区废水废物和粉尘的处理
水库移民安置点要建立完善的废水废物处理系统,对安置区域内的引用水源进行合理的保护。移民安置生活区域的废水和废物及时地排入指定的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在移民安置区进行施工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粉尘污染,所以,要定期进行喷水降尘,施工过程中易产生粉尘的材料,要安排在专门的库内进行处理。在卸运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施工现象要限制施工车辆和各类大型设施的车速,避免施工现场的扬尘现象。施工运输车辆都必须具有挡板,对可能产生粉尘的材料进行运输时,材料不能高于挡板,并加盖雨布。
4.3 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影响验收体制
在移民安置前要对安置区进行生态环境的测评。在移民安置工作开始之后,验收管理部门要参与到水土保持的施工管理中,对各个关键检验点进行监督,并在移民安置的专项资金中也要设置专门的施工监管和验收管理费用,避免出现移民安置区验收监管不到位的情况[3]。
4.4 加强对移民安置阶段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管理和后续的保护工作
水库移民工作涉及的规模非常广,施工中的种类也比较多。所以,在不同的阶段都要加强水保生态建设的管理,对所有施工部门的水保管护责任进行落实,确保施工完成的水保设施可以长期的工作。在后续保护工作方面,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居民生产生活的管理,禁止在陡坡乱开乱挖,推广水土保持政策,积极的种植林木和绿地,提高安置区的植物覆盖率[4]。
水库移民水保生态建设对于安置区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安置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改善安置区的生活条件,避免安置区域出现生态恶化的问题,促进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
[1] 张冬梅,靳宏强.我国水库移民水保生态建设和保护对策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09,7(11):31-34.
[2] 杨晓军.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治[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101-102.
[3] 杨国霞.丹江口水库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标准初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4] 徐怀东.移民的多样化安置与可持续生计体系构建[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徐 俊(1971-),男,贵州安顺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E-mail:331993062@qq.com。
D632.4
A
2096-0506(2017)06-00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