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煤气开发建设水保方案评估

2017-04-08 15:10:17杜春风
陕西水利 2017年4期
关键词:集气站水保土石方

杜春风

(洛川县水土保持工作队,陕西延安727400)

洛川煤气开发建设水保方案评估

杜春风

(洛川县水土保持工作队,陕西延安727400)

地处渭北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洛川县,生态环境脆弱。洛川煤气是市级重点项目,为处理好项目开发建设与有效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审批要求,分析洛川煤气开发项目区情况、当地水保生态情况以及产生的水土流失,对项目设计的水保方案主要从项目选址、布局、建设方案、土方平衡等方面,对其将采取的水保措施进行论证评估。经过分析评估,北区建1座集气站、南区建2座集气站的设计方案和井站点状布设、管线直线铺设、电源线就近架设等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可行,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水土生态。

洛川、煤气开发;水土流失;水保措施;防治

1 概况

洛川县煤气开发项目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0.5℃,多年平均降水量472.3 mm。洛川煤层气矿权区块面积183.824 km2,项目由站场工程、管线工程、供电工程和道路工程等组成。采气管道230 km,集气管道26 km,外输管道3.2 km,35 kV输电线路2.5 km,10 kV输电线路65 km,0.4 kV线路40 km,进站道路1.9 km,检修道路14 km,施工道路23 km。建设运行扰动地表面积357.98 hm2,工程建设期总挖填土石方量339.18万m3,新增水土流失总量128047 t。

2 水保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

洛川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233.11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7.50%,按照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项目区地处极强烈水力侵蚀区,平均侵蚀模数9500 t/km2·a。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项目区属土壤侵蚀类型区中的西北黄土高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区容许土壤流失量为1000 t/km2·a,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生产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

2.2 水土流失存在问题

(1)生态环境脆弱。洛川县煤气开发项目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项目区土壤主要有灰褐土、草甸土;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与针叶灌丛草地带,建设区内林草覆盖率20%;本区土壤侵蚀类型属极强烈水力侵蚀区,平均侵蚀模数9500 t/km2a,生态环境较脆弱。

(2)工程点多面广。洛川煤气项目具有点线结合、单项工程和单元工程多、工程分布范围广、占地面积和土石方量大、施工期长、施工营地分散、工程安全要求高等特点,对水保措施要求高。

2.3 水保建设方案

在现场踏勘、调查并掌握项目基本情况和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上,针对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来源、形式、数量和危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提出建3座集气站,1座中心处理厂,工程上采用浆砌石护坡、截水沟、排水沟、土地平整、表土回覆、临时堆土防护、临时排水沟及沉沙池等措施,植树种草绿化总面积20.56hm2,因地制宜地制定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并从选址、布局、建设、施工等方面加强水保保护。其方案是否科学可行,需要对其进行分析评估。

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估

3.1 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合理性分析

从水土保持角度看,该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对主体工程选址布局的约束性规定,项目选址不涉及全国水土保持检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涉及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不涉及国家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也不在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工程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3.2 站场布局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井场选址主要按照气体储量、场地施工及交通等设计定位,主体可研报告提出了唯一的工程地址,无备选方案,所以本方案亦不做井场比选水土保持分析。而可研报告对站场布局提供多种选择方案,现从水土保持角度对其作出相关分析评价。洛川煤矿中部的三川河沿岸人口稠密,居民密集,现以三川河为界,将洛川煤层气分为南北两个区域进行布站。

方案一:北区建1座集气站,南区建2座集气站,共计建3座集气站,1座中心处理厂。其优点为:投资较低;采气管线短,施工难度小。集气半径小(13 km),管线压降小;运行灵活,建设期不受接替期影响。年运行费用低。缺点为集气管线较长;管理点较多。

方案二:南、北区各建1座集气站,共计建2座集气站,1座中心处理厂。缺点为:投资高,集气半径大(17 km),管线压降大;采气管线长,施工难度大;建设及生产运营存在一定的风险。集气管线较长。年运行费用高

方案三:南、北区各建1座集气站,共计建2座集气站(在站内完成增压和脱水),不建中心处理厂。集气站辖井数量、站场规模、站场布局同方案二。缺点为:投资高,集气半径大(17 km),管线压降大;采气管线长,外输管线较长。增压压比大,增压系统要求严格。工程运营灵活性差。年运行费用高。

通过对占地面积、占地性质、挖填方量、新增水土流失量、损坏水保设施面积、可能造成的危害大小、可恢复程度等方面对主体设计三种综合布站方案比选,方案一具有集气站站场规模适中,调整灵活,方便实施;采集气管道长度较短,减少施工难度,施工周期短等优点,所以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推荐方案一。同时,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主体设计方案根据井场分布及站场数量、输气管线长度、场地及交通情况等,也已经确定了站场最优的站址位置,因此水保方案不再对各集气站及中心处理厂的站址具体位置进行比选。

3.3 推荐方案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主体工程的井场、站场基本呈点状分布,工程结束后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造成的变化轻微。各井场及站场布站方案充分考虑了减少采集气管线和外输管线敷设长度、穿越次数,从而减少占地和挖填方,减少对原地貌的扰动和水土流失量,缩短了施工周期;各点型场地在选址时都选择了较为平坦和交通便利的地方,避免大量新修道路造成的土地大量征占,节约了土地资源,便于防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有利于项目区水土保持;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在满足护坡施工、试井、采集气的基本条件下,减少了井场、站场征地面积,从而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各井场及站场场地竖向布置因地制宜、挖填区集中设置,因而可以避免大挖大填,减少了边坡扰动面积。本工程施工生活区均不再单独新增征占地,且野营房布设位置或租用民房位置优先利用距公路和乡间道路近的地点,以方便管道和水泥杆架设材料的运输、施工和生产或运行维护管理,从而减少了由于修建施工便道增加的占地和挖填方,也减少了对原地貌的扰动和水土流失量,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输气管线、输电线路和场外道路基本呈线状分布,在修筑过程中易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输气管线选择了合理走向,力求线路顺直,缩短线路长度,例如柳1站到中心处理厂之间的集气管线,基本呈现直线距离连接,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由于管道敷设过长增加的占地和挖填方,减少了对原地貌的扰动和水土流失量;线路走向与气田内部及周边现有道路走向相结合,以方便管道的运输、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从而也减少了由于修建施工便道增加的占地和挖填方,同样减少了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和水土流失量;管线尽量选择连续梁峁敷设,减少了穿越次数,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穿越工程造成的挖填方和水土流失量,反之则会增加扰动地表面积、挖填方量等,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水平井采气管线采用了同沟敷设的方式,避免了施工作业带过长、占地面积过大和挖填方量过大,减轻了对原地貌的扰动,减少了水土流失量;主体设计输气管线在穿越一般公路、三川河时采用大开挖的穿越方式,方案建议在管道穿越工程部分,应优先考虑顶管、定向钻等方式,减少土方开挖回填和地表扰动,以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项目电源就近接线自工业园区变电所,从而减少了输电线路架设供电距离,减少了杆塔数量及其基础占地和挖填方,减少了架线施工扰动原地貌面积和水土流失量;输电线路走向结合周边现有道路,以方便电线及杆塔架设材料的运输、施工和运行维护管理,也减少了修建施工便道的长度、占地和挖填方;线路铁塔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基础,经过林区的加高铁塔跨越方式,减少了施工区平整挖填方工程量和扰动面积,杆塔基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避免了爆破开挖对地面大范围的扰动和破坏。综上所述,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充分考虑了水土保持的因素,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基本无限制性因素,工程总体布局合理。

3.4 土石方平衡分析评价

主体设计项目建设期土石方总量为339.18万m3,建设期表土剥离土方107.40万m3,土地复垦、绿化、植物防护及植被恢复表土利用量107.40万m3。从项目土石方平衡分析,主体设计工程土石方充分考虑了以挖作填,内部调配,挖填平衡,无借方,无弃方。从项目建设各分项工程挖方量和填方量分析,处理厂、集气站场地整平挖方量小于填方量,处理厂进站道路和集气站进站道路挖方量大于填方量,井场工程集输管线、外输管线、输电线路均实现了挖填平衡,其内部土石方调配方案可行且合理。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总占地面积357.98 hm2,占地类型为旱地、林地、草地和裸地。通过对项目的选址、布局和工程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分析评估,可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能够改善项目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水土保持角度来讲,本项目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4.2 建议

(1)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土石方运输管理工作,避免土石方开挖调运过程中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通过及时布置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使土石方工程期间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落实好主体工程中具有水保功能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使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功能,并与本方案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紧密结合,形成综合防护体系。

(3)建议业主在建设过程中加强临时防护措施的布设,在施工过程中勤洒水,注意防尘。

S157

B

1673-9000(2017)04-0158-02

2017-03-11

杜春风(1973-),女,陕西洛川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保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集气站水保土石方
天然气净化厂和集气站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48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延安气田集气站的无人值守改造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6:32
集气站管道典型缺陷及失效案例分析
土石方机械的春天已经来了,路面机械的还会远吗?
探析数字化集气站生产系统安全性分析
化工管理(2017年17期)2017-03-03 21:43:27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程序设计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