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国 强
(山西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山西 侯马 043000)
关于地质勘查找矿中GIS的应用分析
李 国 强
(山西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山西 侯马 043000)
对GIS进行了介绍,分析了GIS在地质勘查的找矿应用中所体现出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指出GIS技术的应用为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共享信息,实现了系统信息的一体化现象。
地质勘查,找矿,GIS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地质勘查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勘查手段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全面勘查。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利用GIS这种先进的技术来对地质空间环境的数据信息作出及时有效的采集和存储,最终实现对其数据信息的相关处理和分析。在不断的应用过程当中,需要在对地质勘查的实际情况掌握的基础上,不断的对其信息作出及时有效的分析。与此同时,在GIS的应用当中,还需要对其中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掌握,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当中。
地理信息系统(GIS),即为一种综合了地质学、信息学、遥感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系统,在其系统当中主要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进行共同实现,分别是计算机硬件平台、GIS专业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以及GIS模型这五个部分的内容来共同组成的。其中在计算机硬件平台当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其计算机资源来实现对信息的一系列处理。在GIS专业软件的应用下,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储存、管理、分析、显示地理数据的功能;在地理数据方面,需要建立起合理科学有效的数据系统,并且其中还要充分实现对其数据的充分转化。在GIS人员当中,需要利用其系统的专业开发人员来对日常的地理信息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在GIS的应用当中,主要依托计算机系统平台,来对地理空间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分析,最终实现对其地理信息的基础应用。
在GIS软件系统的实际应用当中,需要具备数据输入、编辑、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与输出这几项基本的功能。其中在数据的输入功能当中,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其中可以对地图数据、物化遥数据、统计数据和文字报告等相关的资料信息做出基本的实现和转化。在对数据的编辑和处理功能当中,需要实现对图形的编辑和属性的编辑。在整个处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保持和数据库当中的数据相应用结合的现象。
在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当中,需要实现对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存储、检索、修改以及更新的功能,保证其数据关系可以实现良好的区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在空间查询和分析当中,主要包括空间检索、空间拓扑叠加分析等。在可视化的表达和输出当中,需要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来对其数据信息进行掌握和分析了解,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不同的显示,其中包括全要素的地图等,可以分为专题图、统计图以及图表数据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在现代化地质勘查找矿工作中,利用GIS系统可以充分的对相关的地质信息做出采集,并且在综合预测系统的应用下,可以对其中的现状做出实际的分析。此种情况下,对于矿藏资源的发现都提供了相当有利的帮助。在对地质地理信息作出分析转化的时候,需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关键问题的分析,在本文当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分析。
首先,需要具备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在对地质进行勘查的过程当中,需要在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其相关的数据资源信息库。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对数据库的信息作出严格的要求,其中包括比例尺、精度等方面,从而实现对数据库建设质量的充分保证。在对地质信息作出采集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地质情况作出规划和管理,最终可以保证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合理规划,使得GIS系统的应用效果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且,在对信息作出处理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提高其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此来满足数据库在建设当中对数据的基本需求。
其次,还要制定出严格统一的标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也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来进行勘查。在现阶段当中,已经建立出了很多行业标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其中的基础性工作和繁琐性的劳动成果。
另外,还需要不断对空间数据库进行完善,在GIS系统的应用当中,良好的GIS应用是建立在各种信息和资源信息可以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来进行运行的。因此需要保持完善的核心数据库,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资源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最终建立起一个合理科学的空间数据库。
最后,还需要进行合理的综合分析,从而为地理数据的分析提供出一套完整的数据操作平台,其中所包含的空间叠加、属性分析、数据检索、二维模型分析、三维模型分析等各种各样的功能和业务使用方式。其中在不同的应用功能当中,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出不同的地质类型和地质状态,最终实现根据不同的应用、不同的矿种、不同的矿床类型,建立有针对性的空间分析方法,从而实现其找矿资源的空间预测模型的建立。
在上文当中,对地质勘查当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做出了分析,因此在本文当中,还需要对其在实际地理情况当中的应用做出分析,在本文中主要以某个地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某地区当中的一个矿产资源中,由相距6 km的铜井(包括金龙矿区)、金场两个矿区组成。两矿区均位于该地区当中的板块东南缘沂沭断裂带西侧。其中该地区当中的铜井矿区位于NNE向沂沭断裂带鄌郚—葛沟断裂与NW向的铜井断裂的交汇处,而该地区当中的金场矿区则位于NNE向枣林庄断裂(沂沭断裂带西侧的次级断裂)与NW向马牧池—金场断裂的交叉部位。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在该地区的地形当中就会形成多期中酸性侵入杂岩体,其中经过上万年的沉淀和累积,在该地区的破碎带当中就形成了热液型金铜矿床。
经过对该地区的分析和GIS系统的探测应用,需要在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并且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分析。在本文当中首先需要对其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在根据以往的历史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的分析和研究情况下,发现了在该地区当中拥有7个含矿层位、13层矿体,矿体赋存在岩体接触带附近的两类成矿的现象。在该地区的岩浆岩的构成条件当中,当地的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岩浆岩,因此在当地的岩石分布当中,可以发现存在铜井闪长岩—闪长玢岩杂岩体和金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角闪二长花岗斑岩杂岩体出现在了当地地区围岩侵入的接触边界当中。在当地的构造条件当中,当地地区的断裂构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多方位、多时代、多活动期、性质多变化的断裂构造相互贯通的现象,因此在该地区当中铜井和金矿的分布,都位于该地区断裂带的西侧边缘,呈现出了将近20 km的深度。该地区铜井矿区位于NNE向沂沭断裂带西支的鄌郚—葛沟断裂与NW向马家窝—铜井断裂交汇处,但是金场矿区则位于NNE向枣林庄断裂与NW向马牧池—金场断裂的交叉部位,充分的说明了在该地区当中的酸性侵入杂岩体是相对较多的。
在进行地质勘查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起相对应的地质矿产系统,对其相关的地质勘查的数据做出分析和了解,最终实现对每个环节的全面充分的利用和分析。在整个的过程当中,随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地质勘查的找矿工作当中,GIS技术的应用也发挥出了巨大作用,可以实现对地质勘查信息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分析,为地质专家进行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出必要的共享信息,实现系统信息的一体化现象。
[1] 李春霞.GIS在地质勘查找矿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矿产与地质,2000,14(6):362-364.
[2] 张 帆.GIS在地质勘查找矿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49.
[3] 刘现华.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遥感找矿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4(10):21-22.
[4] 游显波,何东晓.GIS在地质勘查找矿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3(8):74-75.
[5] 陈娟妮.GIS技术在地质勘查找矿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研究[J].地球,2016(4):216.
ApplicationanalysisofGISingeologicalprospecting
LiGuoqiang
(ShanxiSecondHydrogeologyandEngineeringGeologyTeam,Houma04300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GIS, analyzes the key issue for prospecting in the geological survey, researches its application by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cases, and points out the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ique can provide necessary shared information for the prospecting survey, so a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ystematic information.
geological survey, prospecting, GIS
P624
A
1009-6825(2017)26-0079-02
2017-07-02
李国强(1978- ),男,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