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放社区的利与弊

2017-04-08 03:09王晓冬姚佳丰赵正楠
山西建筑 2017年26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空间

王晓冬 姚佳丰 赵正楠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浅析开放社区的利与弊

赵正楠(1993- ),女,在读硕士

王晓冬 姚佳丰 赵正楠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面对当前封闭社区衍生出的道路交通阻塞、街区活力十足、领里关系淡化等问题,为更好推广开放社区的实施,通过归纳分析法,从建筑学等多个学科不同角度归纳分析了开放化可能遇到的难点,以便为其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和应对措施,使其成为有效的开放社区空间。

封闭社区,开放社区,道路交通,街区活力,领里关系

1 封闭社区与开放社区的概念

封闭社区并非指所有的城市社区,而是指延绵了几千米甚至面积超过几平方公里的超级单位大院和超大小区或楼盘,超大的封闭社区割断了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结构体系,造成主干线打断形成大量丁字路。关于封闭社区的概念,有学者指出:封闭社区主要指体量超大,阻碍城市路网的城中之城,而非所有的小区。而开放社区以适宜的社区规模,打开城市中心地段,畅通城市毛细血管,使城市路网稠密,四通八达,从而达到缓解交通的目的。

2 开放社区与封闭社区的利弊分析

2.1道路交通

1)实行窄马路、密路网。

由于中国封闭式小区的尺度过大导致支干路与主干路的较少数量和较低密度不能满足城市车辆行驶的疏散有效宽度,引起交通阻塞以及主干道马路越修越宽的应对措施。而开放社区的实施,通过增加城市道路数量和密度,贯通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连接,从而降低城市的堵塞程度。

2)推行低碳出行。

对交通而言,社区开放问题的关键在于“地块尺度”,而非社区围墙的封闭性。一些尺度过大的“封闭社区”和机关大院的居民需要绕个大圈或花费半小时才能走出自家小区,到达最近的公交站点,以致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存在,也变相推动了居民小汽车交通需求。给“选择公交,低碳出行”政策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阻力。

3)开放社区道路,主打专为行人的慢性系统。

开放小区,行人为主。主要解决人行问题,以慢性系统为主,管理上控制外部车流,少数贯穿性道路才对外车流开放。

4)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

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过分集中摆放在一个角落,给大尺寸社区的居民造成生活的不便。

5)利于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随着社区规模的增大变得越难实现,尽管可以借助地下车库实现人车分流,但地下停车场的层高由于开发商成本控制需要,一般限制净高为2.2 m,不适宜搬家车或者救护车进入,同时地面交通必须满足消防车的进入,封闭式小区规模越大,将增加小区预留消防车道和登高面的预留场地面积,占用公共活动空间,降低小区绿化率。

2.2街区活力

2.2.1增添社区开放空间和活力

中国香港或国外城市的开放空间大多建立在大尺寸街坊基础上,而中国的历史遗留原因,街坊尺寸并不大且功能相对单调。开放社区概念就是为高密度的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让城市居民根据自身的差异性在多样化的开放场所找到各自的交流。封闭社区的过大尺度和缺乏活力街道,其长距离步行容易给人更多疲惫感,进而成为出行障碍。

2.2.2更注重公共绿地的生活功能性设计

丹麦学者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一书中说:“城市质量的高低与人们在城里花费的时间多少成正比。”户外开放空间的质量和规模,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自然的需求,其社区魅力正在丧失,同时也拉开了人与社区的归属感。”

相比城市的公共绿地的观赏性,居住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公共绿地应更加注重公共绿地的功能性,与居民的生活需求相协调,增加生活气息,使之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活动院落。如可供老人聚会晒太阳和孩子嬉戏交流,有条件的可以预留一片场地作为农田,让城里人重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田园乐趣。

2.3缩小阶级矛盾

对于富人而言,封闭社区比开放社区更能彰显小区档次和自身高贵,在其内可以享受到社区内独特的服务,同时提高房屋价值和自身安全感。昂贵的售价使少部分富人能够享受,而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一般只能住在地段偏僻,通风采光较差,设施水平较低的动迁房里。造成独自占用优质居住资源的封闭式社区富人们,和后天不如意环境以及资源稀缺环境成长下的弱势群体,在原本贫富差距的基础上再一次拉开差距,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形成造成强势和弱势两者群体的分离,扩大了贫富差距和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开放社区有助于打破贫富隔阂,增进人际沟通,淡化矛盾,促进城乡融合。

2.4邻里关系

1)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人们凭借工作圈子而生存,生活过程中邻里关系逐步地消失于封闭社区里。也正是这种生活方式,使大众脱离了自然规律,减少邻里交往的频率,相互疏远,失去了实际社会需要的社交活动。反之,也只有使大众脱离目前封闭式生活状态,才能使他们作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单体,真正地获得联系性和社会性,增加情感充实感和交际幸福感。开放社区的实施能够弱化私人与公共的空间界限,强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人作为一切社会矛盾的个体,他离不开社交,离不开人际交际,更离不开开放社区。

2)封闭式社区增加了居民成长缺陷几率。

户外空间被挤占和缩小,抑制了社区居民与他人和环境交流互动的天性。在城市生活圈里,除了属于自己容身的钢筋水泥之外,再无其他较多的活动空间,或许有,也是商业运营下的私人公共空间——无法为周围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使得居民长期在巨大压力的工作节奏中不能抽离到一个亲近自然、放松休息的空间,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间隔,人的全部生活再无乐趣可言,尤其是孩子们的童年和老人的晚年,找不到亲近大自然途径,减少了公共活动的频率和时间,长期来看会导致其心理自闭,爱心缺失,儿童甚至会出现成长缺陷等问题。

2.5便于物业管理

从管理的角度,把一些超大型的封闭社区拆分可以降低物业管理的难度。以上海为例,有一些3 000户~5 000户规模相对较大的居住区,导致物业管理难度加大,增大与居民协商议事的成本,加上居民们互不相识,很难达成共识。另外,在安全管理层面上,住区小了,人口少了,熟络了平时经常遇到的人,对陌生人警惕,使之更加安全了。提倡开放社区,使居民增加该城市社区的生活幸福感和责任归属感。

3 外国地区城市住宅模式及特征

韩国的住宅小区通过低矮的常青树或者马路作为分界线实现开放式,每个小区或者每幢住宅楼的管理员负责该区域的安全管理和提供业主生活上的便利。由于管理范围的缩小使得管理员熟悉楼里面的每一个业主,使之更加安全化。

在美国芝加哥,由业主投票决定小区开放或封闭,除了一些高档小区外,基本是街区制的开放社区,通过设置木栅栏,绿地隔离,种植低矮灌木,象征性标示不同楼层界限。芝加哥政府对使用小区内道路的过路车辆车速有严格限制,比如非高速的干道限速一般每小时40英里(约每小时64 km),小区内部一般限速每小时25英里(每小时40 km)。也有小区实行高峰时段禁止路过车辆拐入小区抄近路的管理控制措施。

4 开放社区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难题及应对措施

4.1噪声问题

社区开放必定意味着有更多人经过,更为喧闹,那么,如何提高建筑质量,以防止噪声干扰居民。以武汉融科天城开放式社区为例,通过立体化设计实现了非社区居民与社区居民的隔离,即地面层为商业人群与穿行人群的活动空间,社区居民的专属休闲景观空间被设置在商业层的屋顶,最大限度减少非社区居民对本小区业主的干扰。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消费生活的便利和生活的私密性、安全性,同时也为商业注入新的潜在消费力,为十分钟生活圈增加就业岗位。

4.2控制社区的土地供应尺度

住宅小区的规模尺度比修建方式更重要,体量超过50亩的住宅社区和商业街区以及城市中心的项目可以适宜打开。对于已供未建、可以采取增加道路的措施。对于规模较大、已供地还未建设、有建设更改条件的小区宜划分为较小规模的小区,组团化,增加区间道路,设置开敞空间。将社区规模保持在一个适宜的尺度,既方便物业管理,增强邻里关系,密切了社区居民联系,丰富城市的开放空间。

4.3重视规划编制,重构路网

恢复城市道、路、街、巷的概念,对外交通干道为主,城市主要通道为路,商贸集散路段和贯穿社区道路为街,同时区分商业街区和景观街区,居民社区内小道为巷。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体系进行科学系统性的研究并解决问题。

4.4政府先行示范

以政府机关大院先行示范,向大家展示打开住宅社区的好处和政策执行力,同时抓住重点,实行一系列鼓励设施,对主动打开的社区进行经济补贴,如贴补楼栋安全设施,减免房地产税,降低水电气费等。开放社区的经济所得归业主所有(如停车费)。但政府在推行开放社区时应注意几点:要有计划,不能简单“一刀切”;因地制宜,同时听取市民意见;综合权衡各方实际利益,合法合规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5 结语

开放社区能否顺利实现,不是仅仅拆掉社区的那堵墙或围栏那么简单。一方面需要在规划建筑层面上满足规划设计、用材、建设、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后期良性运维方面,同时满足建筑绿色节能、运维低碳环保、应用全程自控等开放城市建设及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如何就宏大、抽象价值的开放社区的政策实现与已有的安全、秩序等民生诉求之间的矛盾寻求到平衡点。例如,开放社区之后的治安真空,能否及时填补;社区共有物业的产权能否获得保障,业主们能否获得合理的收益补偿。开放之前和之后生活的舒适安全和工作愉悦舒心的差异对比,这些关乎民生的问题,萦绕在许多业主的脑海中。因此,对于开放社区的规划设计来说,如何寻找一个支点打开人们的“心墙”,引导乃至吸引社区开放,是更值得探寻和推介的办法。

毫无疑问,对于城市本身乃至城市的居民来说,开放社区这一理念是符合未来人民生活方式的,只有开放的城市才能更加包容,才能更富创造力,促进商业、社会、文化的发展,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在建立开放式社区的具体操作中,需通过多元博弈,分类分片,因地制宜,共享收益,逐步妥善推进,以达到推动发展,开放一个交通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的目标,使城市社区开放问题的决策和执行力更加通畅。

[1] 朱一荣.韩国住区规划的发展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5):106-110.

[2] 荆其敏,张丽安.生态的城市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魏 薇,秦洛峰.对中国城市封闭住区的解读[J].建筑学报,2011(2):5-18.

[4] [日]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色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金 凯,于海婧.打开封闭开放社区——让居者融于大自然的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C].2007.

[6] 钟波涛.城市封闭住区研究[J].建筑学报,2003(9):14.

[7] 缪 朴.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建筑,2004(5):46-49.

[8] [丹麦]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 徐 苗,杨 震.起源与本质: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封闭住区[J].城市规划学刊,2010(4):36-41.

[10]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 周 俭,蒋丹鸿,刘 煜.住宅区用地规模及规划设计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1999(1):38-40.

Ananalysisof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opencommunity

WangXiaodongYaoJiafengZhaoZhengnan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Arts,HebeiEngineeringUniversity,Handan056038,China)

In the face of a series of questions that contain road traffic, shortage of street vitality, attenuate of neighborhood relations in the closed community, for better promoting its implementation and providing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hrough the analytic induction, which from multiple subject and angles, include architecture, to analyzed the predicted difficulties in the open community. All in all, to make it an effective space of the open community.

closed community, open community, road traffic, street vitality, neighborhood relations

TU984

A

1009-6825(2017)26-0013-03

2017-07-05

王晓冬(1962- ),女,硕士生导师,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姚佳丰(1991- ),男,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空间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高台居民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