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晓莹
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更为重要的是,诗歌是我们民族最悠久的文体,体现了我们深邃而博大的文化和独特的审美特色,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高中语文课程中的诗歌教学,是值得语文教师深入讨论和实践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要尝试从教育理论上获得新的资源,同时有效地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从理论到实践都获得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诸多的教学理论中,建构主义的理论对于诗歌教学来讲,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主要的理论大致体现为如下要点:1、知识是学习者的主管产物。建构主义知识观出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表征,因此可以说知识是现成的,它并不依赖于认识者。但是建构主义知识观确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并赋予其意义则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客观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客观现实。在他们看来只是并非客观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认知活动而主管创造出来的,是每个学习者的一种主观经验、解释和假设。2、知识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知识并非客观地,而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因此,知识是我们根据实际的情景对事物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认知结果。只有通过主动建构,学习者才能获得对自己有意义和价值的知识。3、知识的建构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一方面,学习者要使用先前已具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旧经验和知识,另一方面,学习者利用的经验是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需要而提取的,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4、学习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与传统的学习观念不同,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和假设。也就是说,在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的时候,学习者充分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己的解释,由此生成意义。由于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倾向等有着差异,所以往往对知识的建构也呈现为多元化。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這些基本观点,揭示了人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在高中语文课程的诗歌教学中,利用好建构主义学习观,能给诗歌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亮点。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比重很大,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作品都有选入,这些作品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众多读者的阅读和传颂,而阅读和传颂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读者自我建构意义的过程,比如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那些对诗歌的固定的读解是虽然具有某种知识性和经验性,但是诗歌教学却不能局限于此,因为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学习者自我积极主动的建构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首先,必须鼓励学生主动地从阅读诗歌中建构知识和意义。诗歌有着自己特殊的美学风格,在隽永的词句中,由意象来组成内涵深刻的意境,读者从意境中来获得阅读的共鸣和审美的快感。正如王国维所言,诗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我才是最关键的,因为“我”是建构意义的发起者和完成者,而诗歌只是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经验的载体。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什么大家都能备受感动,但感动的缘由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并非每个人都如同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因为白居易是将自身的境况和琵琶女相对照,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喟叹。而现在我们再品位这首诗的时候,建构的意义却并非一定与白居易相同,而可能是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得的感动。比如当我们学生在学习受挫之时,碰到另一个同学也心情不好,两人不约而同觉得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这种意义的建构,就是他们主动地将《琵琶行》这首诗歌和自己的新旧经验进行了建构,从而获得了意义。诗歌的魅力也就在于由此产生的共鸣。
其次,诗歌给读者的共鸣和感动源自于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实现。诗歌教学应该“天然去雕饰”,不要用那些所谓的原则、方法和固定的解读套路去束缚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要遇到写景的,都要学生记住这是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一遇到写闺怨的,都是表达对妇女的同情。如此以“固定答案”式的诗歌解读和教学,无疑是对诗歌的伤害,是对学生创造性的伤害,是对学生情感和智慧的戕害。因此,我们主张诗歌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共鸣,然后在共鸣中获得审美的快感。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读者肯定感受到的诗歌的力量和给予读者的共鸣是不一样的。而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则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中有不同的感受和共鸣。共鸣是享受阅读最基础的层次,在这个共鸣之上才能获得审美的快感,也才能够建构意义。
最后,诗歌没有固定的知识,而是变化的审美趣味和恒定的价值观。诗歌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欣赏,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应时应景而作,有着他自身的情感、价值观,我们品读每一首诗歌,都是尝试着要与诗人对话,在这种对话中获得审美的满足,并从诗人的情感、智慧和价值选择中获得思想的养分,提升自己。比如学习屈原的《离骚》,我们从知识、方法方面获得是楚辞的相关写法,这些是固定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从这些知识出发,我们能更进一步地领会屈原的心境、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并从中获得提升自己性灵的东西。屈原通过香草美人的比喻,凸显了自身高洁的人品,那种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气质给予我们一种期待和勇气。所以,诗歌教学就在于引导学生去欣赏,让他们在学习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获得自身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诗歌是心灵的言说,诗歌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诗歌是我们民族的美学灵魂,如果我们总是在人云亦云之中品读诗歌,那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领略诗歌的真谛,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诚的读者和鉴赏者。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是我们构建新的诗歌美学的关键
我们民族有着丰富的诗歌美学资源,但是我们并不能躺着这些资源上不思进取。高中生处在思维和情感最活泼的阶段,是塑造他们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该学习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建构新的诗歌美学。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的学生能否跳出以往的解释模式,建构自己的解释模式?这就是建构主义最重要的特点,要我们超越以往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和观念。这才是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