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
西藏是一个有许多高原特色文化的地方。西藏人不仅身材健硕,而且心态也非常好,吃苦耐劳,西藏特有的这种“打阿嘎”体力劳动,就反映出西藏民众独特的乐观心态和文化风貌。
传统悠久的“打阿嘎”
当我们行走在西藏,会时常不经意地在一些建筑工地、寺院和一些重要建筑物的维修场所,看到一种有趣的劳动场面:一群男女队列整齐地手握木棍连着石饼的一种工具,一边在地上手舞足蹈地砸着,一边有节奏地唱着藏族民间歌谣,这就是“打阿嘎”。
有一首藏族民歌这样唱道:“阿嘎不是石头,阿嘎不是泥土,阿嘎是深山里莲花大地的精华。”其实,阿嘎就是从山原野地里采来的一种矿土,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藏区特有的一种建筑材料,用于地面、屋顶和墙头的建筑施工。1000多年来,藏族群众在青藏高原上修建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等神圣的建筑,大量采用高原上的土、石和其他原生建筑材料,阿嘎就是其中的一种矿土材料。
在西藏地区,不论建造房屋的平顶屋面或室内地面,均要由一种特殊的黏土——阿嘎土夯砸而成。一般,夯土中女工居多,她们在铺有阿嘎土的地上边砸、边歌、边舞。先是将干阿嘎土砸碎、砸紧,这时的歌舞称“阿谐”,然后再浇水砸平、砸实,这时的歌舞称“勒姆谐”。无论是干砸还是湿砸,她们都是成队成列有节奏地一边歌舞一边夯砸。
那么,阿嘎是从什么时候在西藏被用作建筑材料的呢?据考古学家从阿里日土县任姆栋古岩画群的岩画中考证,西藏最早建筑房子是在3500~4000年前。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强巴曲杰介绍,从吐蕃第一任国王聂赤赞普建了雍布拉康,再到1300年前松赞干布建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等大的宗教建筑物,都使用阿嘎土。从吐蕃时期阿嘎土大量用作建筑材料来推算,阿嘎打夯应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著名的布达拉宫,用阿嘎土最多,宫内许多地面都是用阿嘎土夯筑而成的。
1989年,布达拉宫启动了为期5年的维修工程。完工后,修葺一新的宫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拾级而上,原来破旧不堪的石阶换上了整齐的青石。一个个大殿的平台犹如磨石地坪般光洁平整,它的面层就是以“修旧如旧”的原则,用阿嘎土夯打而成,很好地保持了它固有的风格和样貌。
2009年开始历时两年的大昭寺维修工程中,地面阿嘎和屋面阿嘎也是该寺重要的维修工程之一。设计师和建筑专家们同样坚持“修旧如旧”,仍然采用阿嘎土而不是用水泥整修地面,很好地保持了寺院建筑的传统风格和古朴的藏地文化风貌。
阿嘎打夯技术是千百年来藏族祖辈们不断总结积累打夯技术的成果。西藏阿嘎施工技术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而且具有鲜明的特点,阿嘎打夯表面光滑明亮,而且用阿嘎打夯的房屋非常暖和,若有屋顶木梁断裂的现象,屋顶仍会借阿嘎的黏性保持稳固而不會发生塌裂。
若阿嘎比较成熟,颜色会略显红,如不成熟则颜色略显白。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颜色较红的比较鲜艳好看。房屋地面用阿嘎能使地面更光滑,经长期拖擦会呈现出斑斓而厚重的色彩,显现出古朴的魅力。
但是在旧社会,由于打夯施工工序十分复杂,并且采集阿嘎主要依靠人力,加之百姓的经济条件十分拮据,普通人家建房根本无力使用阿嘎,只有宫殿、古城堡、大寺院及农奴主的庄园,才会使用阿嘎,用来做楼顶和墙顶防水、屋内地面等建筑工程技术处理。在水泥材料还没有问世的时期,阿嘎土是上乘的建筑材料。如今,西藏广大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部分经济收入比较好的农牧民已有人在自家建房时也使用阿嘎打夯工艺进行装饰和美化。
阿嘎打夯的特殊建筑工艺技术
以西藏寺庙为代表的藏式传统建筑,是采用土、石、木为主要材料构筑的建筑群。在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本地的矿土材料,例如砌筑用的黄土、内墙抹面的巴嘎土、地面(屋顶)夯打用的阿嘎土。这些材料皆属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既充分利用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又满足了建筑实际功能的需要。
对于西藏来说,因为高原缺氧,烧制砖瓦基本是不大可能,所以采用本地区特有的天然阿嘎土做建筑材料,便自然成为藏民族古老建筑工艺中传承至今的必然和独有。
阿嘎属于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岩,产于西藏地区一些半土半石的山包中,储藏部位在山体上部1~2米厚的地层中。拉萨附近的曲水、林周、达孜等县,山南地区的扎囊县等均有储藏。建筑专家长期对产地材料的检测显示,扎囊县生成的阿嘎材料成分(硅与钙)比例较为合理,用此材料施工后的建筑面层也较为坚固、美观。尽管路途较远,但位于拉萨市区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一些重要建筑均采用此处的阿嘎土。
以阿嘎为主要原料构筑的建筑地面与屋面,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也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建筑风格,展示了独具高原特色的人文景观。阿嘎材质和制作的优劣在体现藏传佛教文化典型特征的同时,也成为显示地位尊贵的一种等级象征。
参与了西藏三大重点文物维修保护工程中萨迦寺施工的专家向笔者介绍,阿嘎打夯施工的关键在于地理地势特点和气候条件。由于西藏大部分地区地处高寒,气候恶劣,昼夜温差大,为此在阿嘎打夯时,特别要注意气候变化。比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9月份以后不宜用阿嘎施工,不然会出现冻裂,在春暖花开时还会发生沉降和表漆脱落。
施工,一般是将拉来的阿嘎土粉碎加工,按粗、细分类筛选,分别堆放。做屋顶时先铺10厘米厚的粗阿嘎,然后再一边拍打一边往上面喷水,再撒上较为细碎的阿嘎,一层比一层细,这个过程要不断地向上面喷水,使之化为泥浆,拍打的时间越长越细致、越光滑。然后再洒上用榆树皮泡出的水,用光滑的石头再磨。磨好后再喷刷3~6遍清油,使之尽可能多地渗入土中。无论是地面还是屋顶,施工方法大致都是相同的。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地面和屋顶,既光洁又漂亮。当然,日久天长也会有损坏,还需不断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尤其雨季来临之前,对打夯过的屋顶和围墙墙脊涂擦几次清油,这对阿嘎的养护十分有利。
据工程人员介绍,从萨迦寺维修过程中的阿嘎打夯施工情况来看,每打夯1平方米的面积,需要7~8个劳动日。屋顶要保证8厘米的厚度,屋内要保证5厘米的厚度。
现在,维修工程为防屋顶漏雨,在阿嘎打夯之前摊铺上防水材料,效果更好。有的工程还在打夯之前吸收现代施工技术,铺设铁丝网拉筋,在其上进行阿嘎打夯更不易出现裂缝。在总结传统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工程人员将材料的选用、加工、混配、夯制、整修等一系列配套工艺加以科学规范,制定相应的质量实施标准,在藏式传统建筑的维修中,遵循“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满足现实需求的同时得以传承延续。
“打阿嘎”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
“打阿嘎”作为原生态歌舞的载体,在西藏吐蕃时期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一直延续至今,是一种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劳作舞蹈形式。原生态的歌舞劳动形式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还充当着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养成了一種伴随劳动唱歌的习惯。在“打阿嘎”过程中,需要劳动集体的协调与配合,歌声能使繁重而机械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活泼,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能使劳动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打阿嘎”中,最有趣的不是用了阿嘎土,而是不分男女老幼结队成排,边打边交叉走动,边歌、边舞,那种欢乐、激情和节奏感极强的动态性画面。一些“打阿嘎”的藏民告诉笔者,这样劳动不仅不累,还很快乐,这真是再好不过地反映了藏民的聪慧和乐观心态。
“打阿嘎”的劳动场面像是一种手舞足蹈的歌舞表演,后来还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队形变化及男女交错穿插。
“打阿嘎”时所唱的歌叫“阿谐”,是藏民族民间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曲调悠扬动听,歌词也丰富多彩,是自古以来反复提炼并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精品。阿嘎歌的形成,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吐蕃王朝初期。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赤尊公主修建大昭寺、小昭寺等大型寺院建筑,征召了很多卫藏地区的工匠和民工,他们带来了各地的民间歌舞。他们在修建寺庙的工程中,边干边唱,形成了第一批阿嘎歌。到了帕木祝巴时期,掀起了第二次建筑高潮,拉萨城郊修建了哲蚌寺,北郊修建了色拉寺,东郊修建了干旦寺。到17世纪,十四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时,成千上万的工匠从山南日喀则等地来到拉萨,他们把当地民歌、劳动曲调带到工地,加入了阿嘎歌的文化艺术宝库。阿嘎歌歌词内容广泛,有歌颂神山神水的,有歌颂寺院宗教的,有歌颂父母的,也有歌颂劳动成果、期盼丰收的,还有在劳动中互相逗乐、调笑的,诙谐、调皮、乐观,反映了藏族群众乐观向上的天性。
劳动、舞蹈、音乐三者融为一体,一根木棒连着一个石饼,在砸地的时候与舞步、歌声节奏配合,俨然成了天然质朴的打击乐器。
笔者多年来在西藏各地走访考察发现,这种劳动歌舞,在西藏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与体力劳动巧妙融合的民间艺术形式。藏族农民在耕地、播种、除草、收割、打场,牧民放牧、挤奶、打酥油,建筑工匠砌石、运土、打夯甚至开渠引水等劳动,无不伴随着歌声和粗犷的舞蹈。
新中国成立后,有藏族文艺工作者将这种劳动歌舞搬上舞台,创作了生活气息浓郁的《阿嘎舞》。现在,这种“打阿嘎”文化,已从生活中搬上了舞台,舞蹈《和谐家园》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打阿嘎”也已被收入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