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心智培训的抗逆力干预研究 *

2017-04-08 05:04梁社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心智危机心理健康

梁社红  刘 晔 时 勘

(1 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杭州 310058)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0)(3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 100872)

1 问题提出

当前世界,突发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高危行业,安全事故屡现不止。由于安全事故的突发性及不可预测性,不仅给直接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严重创伤,也会给危机应对人员带来巨大压力和身心困扰。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经历灾难的受害者,还是灾难现场的救援者,都有可能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甚至引发身心困扰或精神病症(时雨, 时勘, 王雁飞, 罗跃嘉, 2009)。因此,提升高危行业的员工尤其是企业内部危机应对人员的抗逆力(resilience),无疑是应对重大灾难事故的有效手段(Marmar, Weiss, Metzler, Ronfeldt, &Foreman, 1996)。

抗逆力一词最早源于精神病学领域,用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面对挫折和逆境时能够有效地应对,并从困境中恢复、甚至反弹,而有些人却从此一蹶不振,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上来(Earvolino-Ramirez, 2007)。在高危行业,抗逆力是指员工在遭遇突发危机事件时的一种应激状态、应对能力和从中恢复、反弹的能力。关于抗逆力的干预模式研究,最初的干预对象是个体层面,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及学生群体,诸如Bosworth和Earthman(2002)提出的“六项策略”训练计划。近来年,陆续有针对成年人及特殊群体的专项训练计划,诸如Siebert针对成年人提出了发展抗逆力优势的“五个步骤”(艾尔·赛伯特, 2009),Burton,Pakenham和Brown(2010)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开发了READY项目,Reivich,Seligman和McBride(2011)在美国军队开展了系统的抗逆力提升的实用培训课程。这些训练项目为本研究探索危机应对人员的抗逆力干预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从团体与组织层面的干预来看,Bennett,Aden,Broome,Mitchell和 Rigdon(2010)针对酒店员工物质滥用等问题设计了“抗逆力之旅”5C体系团队课程,Lengnick-Hall,Beck和Lengnick-Hall(2011)从组织抗逆力的认知、行为和情境因素三层面来提取关键要素,明确员工应具有的核心观念、能力和行为,并通过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来开发组织抗逆力。Hill,Wiener和Warner(2012)提出进行社会基础设施系统的“复原力投资”来应对灾难危机。Djalante(2012)通过构建“适应性治理与灾难复原力”的关系模型,设计多方利益相关者平台(MSP),以降低灾难风险的管理机制。朱立新、张斌和时勘(2013)认为,提升管理者在系统运行中决策行为和能力方面(管)的抗逆力,以及关键生产岗位人员的情绪、行为和风险识别、应对(人)的抗逆力,则能有效防范或应对危机。那么,如何基于危机应对人员设计一套培训干预模式、提升其抗逆力,以确保整体系统的安全值得深入研究。

依据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的智力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结合时勘(1990),时勘、徐联仓和薛涛(1992)提出的“智能模拟培训法”,基于煤矿企业危机应对的迫切需求,研究者创造性地提出“安全心智模式培训法”(朱立新等, 2013; 时勘, 2017),侧重从危机应对人员的认知结构完善和行为技能提升两大角度,来塑造其安全心智模式,一是在认知层面,消除其限制性观念,促进其态度转变,让其理性应对危机事件;二是在行为层面,通过构建认知地图,促使其提升安全生产技能,确保安全生产行为的固化。在培训内容及方法设计上,该课程倡导人文关怀,提倡以学员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并设计了多种教育培训方法,旨在提升学员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抗逆力,从安全认知、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等多层次上塑造学员的安全心智模式。时勘、朱厚强、郭鹏举、朱立新和陈向阳(2016)提出了安全心智培训集成系统,主要分为需求分析系统与安全心智培训系统两大部分。其中,需求分析系统主要能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源、发现生产环节中的脆弱性因素,并通过对个体的基本能力、人格特质、情绪心理、抗逆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此确定特定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进而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这不仅对丰富抗逆力干预模式、创新培训方法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也对完善我国高危行业应急管理体系及人员队伍建设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设计并实施安全心智培训课程,侧重提升高危行业关键岗位人员的抗逆力,并验证其有效性。本研究采取准实验设计,对实验组进行为期5天的安全心智培训干预。通过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数据及追踪结果,以评估安全心智培训对被试的抗逆力、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本研究框架见图1。

本研究的假设如下:

假设1:实施基于抗逆力模型的安全心智培训干预后,危机应对人员的抗逆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后测分数显著高于前测。

假设2:在实施干预两个月后,危机应对人员的抗逆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得分仍显著高于前测。

图1 研究框架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被试

实验组:36人。被试的岗位性质分布如下:井下作业的占38%,井上作业的占48%,安检及其他岗位的占14%;普通员工占40%,基层管理者(班组长)占28%,中层管理者(区队长)占32%。

对照组:40人。其中井下作业的占37%;井上作业的占57%,其他占6%;普通员工占55%,基层管理者(班组长)占22%,中层管理者(区队长)占23%。

2.2 研究工具

抗逆力问卷。采用国内学者梁社红、时勘、刘晓倩和高鹏(2014)针对危机救援人员编制的抗逆力问卷,共26道题目,包括理性判断、坚强人格、乐观感、自我效能感、柔性适应五个因素。该问卷采用利克特6分评分。

应对方式问卷。采用Carver(1997)编制的简版应对方式问卷,共14道题目,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采用利克特7分等级量表。

心理健康问卷。采用Goldberg和Williams(1988)编制的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12),共12道题目,包括社会功能和心理压力两个维度。采用里克特量表5点评分。

抗逆力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健康问卷在本研究中的α系数分别为0.88,0.82,0.85,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2.3 研究设计

首先,在培训实施前,对所有被试实施前测,然后根据抗逆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对被试进行匹配,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接下来,对实验组进行为期5天的培训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培训干预,培训结束的当天,同时对两组被试实施后测;后测之后,对两组被试均不再进行干预,两个月后进行追踪测量。最后,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数据与后测数据、前测数据与追踪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来验证培训干预模式的有效性。

2.4 培训干预方案

安全心智培训包括七个步骤(见图2),第一步:目标定向。通过一对一沟通让学员明白自身的安全心智模式与本岗胜任力模型的差距,制定个性化学习目标。第二步:情境体验。通过设置灾难情境,让学员体验伤残人士的生活经历,触动其心理防线,让学员在内心深处形成对安全操作的深刻认知。第三步:心理疏导。通过个体咨询及团体辅导等模式,促使学员改变不合理观念,释放负面情绪,诱发正向情感,乐观面对逆境,理性应对危机。第四步:规程对标。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方式,促使学员掌握煤矿行业通用知识规程和标准,进一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第五步:心智重塑。通过配套录制的3D视频演示等先进手段,促进学员进行技能重塑和认知转变,最终促进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第六步:现场践行。培训结束后,通过回岗实践和工作轮换等方式,达到所学安全心智模式迁移到实践、提升应对危机的抗逆力之目的。第七步:综合评审。通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与实践操作三个环节的综合评审,全面考察学员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检验安全心智模式的形成效果。安全心智模式的5天培训集中于第二、三、四、五步骤。

图2 安全心智模式七步培训法

针对煤矿企业员工而言,要真正提升其抗逆力,保持其身心健康,需要解决的不仅是提升其特质型抗逆力,还有其能力型抗逆力。因此,在设计培训内容时,一方面要关注抗逆力结构要素的干预,另一方面,要注重其工作应对技能的培训。前者正是安全心智模式培训法第二步、第三步涉及的内容,后者则是第四步、第五步涉及的内容。针对前者的干预内容,研究者依据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团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抗逆力提升》的授课内容,用于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和小班集中化教学;二是《安全关爱之旅——抗逆力提升》的团体体验课程。模块一主要以抗逆力的内外保护性因子及其结构要素为理论基础,结合煤矿员工的实际调研结果,开发的有针对性的抗逆力提升课程;模块二主要是结合学员违章的实际背景,量身定制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第四步、第五步的培训,侧重专业技能及危机认知图式的改善,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3 研究结果

3.1 抗逆力变量的差异检验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训前、训后以及追踪测量的t检验,从图3可以看出,在培训后,实验组在抗逆力总指标以及理性应对、自我效能感、乐观感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个月后的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抗逆力及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其显著性水平有所下降。对照组前后测及追踪测量均没有显著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也表明,实验组抗逆力及三个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结果显示,追踪与训后抗逆力及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且追踪结果与培训后结果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上述结果说明,在抗逆力变量上,培训的效果是显著的,且培训的效果能持续到两个月以后。

图3 抗逆力及各维度在培训前、培训后以及追踪测量上的分数差异

3.2 应对方式变量的差异检验

从图4可看出,培训后,实验组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追踪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趋势仍在保持,但是其显著性水平有所下降。对照组前后测及追踪测量均没有显著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也表明,实验组两个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结果显示,追踪结果及培训后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训前数据,而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则显著高于训前结果,且追踪结果与培训后结果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上述结果均说明,在应对方式变量上,培训的效果是显著的。

表1 实验组抗逆力及各维度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图4 应对方式在培训前、培训后以及追踪测量上的分数差异

表2 实验组在应对方式上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3.3 心理健康变量的差异检验

图5 心理压力和社会功能在培训前、培训后以及追踪测量上的分数差异

从图5可以看出,培训后,实验组在心理压力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追踪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心理压力上的得分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其显著性水平有所下降;无论是培训前、培训后还是追踪测量,在社会功能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前后测及追踪测量均没有显著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也表明,实验组心理压力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结果显示,追踪结果及培训后心理压力上的得分显著低于训前数据,且追踪结果与培训后结果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上述结果均说明,在心理压力感知这一变量上,培训的效果是显著的,受训者能够正确应对压力,从而感知到的压力强度在减低,且培训的效果能持续到两个月以后的时间。

表3 实验组在心理健康上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4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培训干预的实验组,在抗逆力及其三个维度——自我效能感、理性应对、乐观感上的得分均显著提高;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也显著增加,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则显著降低;在心理压力的感知上有所下降。这些指标是如何发生变化的?通过安全心智第二步、第三步的培训,让学员在如何理性认知危机、如何应对负面情绪、提升乐观感方面有了认知层面、情感层面的改变;通过安全心智第四、第五步的培训,当面临逆境危机时,应对工作技能的提升及安全心智图式的重塑,让学员在操作层面更有能力面对逆境,不仅促进了学员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也能促进学员乐观地面对逆境。理性应对因素的改善会促使学员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这一点与国内学者梁社红,时勘,陈海贤和朱婉儿(2016)关于抗逆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中的结论一致,即危机救援人员的应对方式在抗逆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救援人员越是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体验到的心理压力就会越小。因此,通过培训,在认知层面、情感层面、操作行为层面相应地改善了抗逆力中的理性应对、乐观感、自我效能感等成分,并进一步促进学员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来应对逆境,从而缓解了心理压力,这正是经过训练改变抗逆力的内在心理机制。但是,为什么培训干预对个体抗逆力的另两个维度—坚强人格、柔性应对,及其社会功能没有显著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特质型抗逆力很难通过短期的培训来改善,这在心理学界已有共识;另一方面,考察社会功能是否良好通常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经过企业初步调研得知,国有企业煤矿员工的工作稳定性较高、社会功能相对正常,因此,无论是否参加培训,被试的社会功能都是相对正常的,所以在培训前后并没有显著变化。

本研究设计的安全心智培训课程,主要是基于Bennett等(2010)设计的“抗逆力之旅”—5C体系课程,以及Lengnick-Hall等(2011)设计的组织抗逆力提升课程,结合陈丽云,樊富珉和梁佩茹(2009)提出的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采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及干预方法(Luthans, Avey,Avolio, Norman, & Combs, 2006),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煤矿企业的、操作性极强的培训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教学环境,创造性地开发了多种新型培训方式:反例体验、个体咨询、团体辅导、角色扮演、仿真情境模拟、3D视频教学、现场实践等。这些新型培训方式对于培训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抗逆力干预模式在方法学上的一种创新。

本研究基于理论基础和实际调研结果,提出的安全心智七步培训法,一方面是源于煤矿企业创新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源于员工应对危机事件、提升抗逆力、确保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该模式并不单纯是一种安全教育的企业培训模式,而且还是一种从根源上提升危机应对人员素质、预防危机事件发生、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组织干预模式。该模式不仅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种创新,也是煤矿行业安全教育模式的一种变革,这对完善我国高危行业应急管理体系和人员队伍建设具有启发意义。目前,该模式已得到业内专家认可,并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励。将该模式推广到国家其他高危行业,能有效促进其应急管理方式和人员培训模式的创新。但是,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到底如何,仍需要更长时间来考察和验证。

5 结论

研究表明:经过为期5天的安全心智培训干预,实验被试的抗逆力尤其是其理性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在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乐观感在增强,被试学会了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压力或挑战,感知到的压力水平在减弱。这说明,基于煤矿企业危机应对开发的安全心智培训课程,探索的新型培训模式,对于提升高危行业危机应对人员的抗逆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这对丰富抗逆力干预模式、完善我国高危行业应急管理体系和人员队伍建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艾尔·赛伯特. (2009). 韧性——寻找压力之下的韧性, 在逆境中反弹 (杨柳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丽云, 樊富珉, 梁佩茹. (2009).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 中国文化与团体心理辅导.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梁社红, 时勘, 刘晓倩, 高鹏.(2014). 危机救援人员的抗逆力结构及测量.人类工效学, 20(1), 36–40.

梁社红, 时勘, 陈海贤, 朱婉儿.(2016). 抗逆力与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人类工效学, 22(2), 26–31.

时勘. (1990). 心理模拟教学的原理与方法.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时勘. (2017). 救援人员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抗逆力模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时勘, 徐联仓, 薛涛.(1992). 高级技工诊断生产活动的认知策略的汇编栅格法研究. 心理学报, (3), 288–296.

时勘, 朱厚强, 郭鹏举, 朱立新, 陈向阳.(2016). 安全心智培训的系统集成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18(1), 47–53.

时雨, 时勘, 王雁飞, 罗跃嘉.(2009). 救援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系统的建构与实施. 管理评论, 21(6), 55–61.

Bennett, J. B., Aden, C. A., Broome, K., Mitchell, K., & Rigdon, W.D.(2010). Team resilience for young restaurant workers: Research-topractice adaptation and assessmen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5(3), 223–236.

Bosworth, K., & Earthman, E.(2002).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chool leaders’ perspectives on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58(3), 299–306.

Burton, N. W., Pakenham, K. I., & Brown, W. J.(2010).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training: A pilot study of the READY program. Psychology, Health & Medicine, 15(3), 266–277.

Goldberg, D., & Williams, P. (1988). A user’s guide to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Windsor, UK: NFER–Nelson.

Hill, H., Wiener, J., & Warner, K.(2012). From fatalism to resilience:Reducing disaster impacts through systematic investments. Disasters,36(2), 175–194.

Lengnick-Hall, C. A., Beck, T. E., & Lengnick-Hall, M. L.(2011).Developing a capacity for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hrough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1(3), 243–255.

Luthans, F., Avey, J. B., Avolio, B. J., Norman, S, M., & Combs, G.M.(2006). 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ment: Toward a microinterven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7, 387–393.

Marmar, C. R., Weiss, D. S., Metzler, T. J., Ronfeldt, H. M., & Foreman,C.(1996). Stress responses of emergency services personnel to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 Interstate 880 freeway collapse and control traumatic incidents.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9(1), 63–85.

Reivich, K. J., Seligman, M. E. P., & McBride, S. (2011). Master resilience training in the U. S. arm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6(1), 25–34.

猜你喜欢
心智危机心理健康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郭守祥箴言:品牌,只有形成心智认知才能抓住顾客的心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爱是开启幼儿心智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