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物科学史运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2017-04-08 08:53张建立
文理导航 2017年8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高中生物作用

张建立

【摘 要】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地位,其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有利于教师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此外,生物科学史带有的生物价值观还能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可以说,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看,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高中生物;作用;运用策略

当前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将教学知识落实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生物作为高中教学阶段一门重要学科,它虽然属于理科类的学科,但其教学内部却更多的偏向文科方向,这就要求着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能够以文科的思维方式去认识生物学科。为此,生物科学史作为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生物科学史,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一、利用生物科学史创设导入性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生物教材课本上含有大量具有逻辑性的专业术语,这就非常需要学习者具备极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但由于当前高中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并不强,而在这种学习基础上,教师再以板书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生物知识,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容易导致学生对生物课产生错误的想法和观念,还容易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

为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必须尽可能使课本知识赋有生命的气息,以其生动形象的文学形象激发学生对它的学习兴趣。生物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它记载了众多生物科学家对生命世界的探索和创作,也就是说,生物科学史中的生物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生命气息的,那么教师再将生物科学史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就相当于给生物课堂教学注入了一定的趣味性。

例如,学生在学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细胞”历史的小视频或者自制的PPT,给学生讲解“细胞”的发展历程。如,细胞这一说法的提出:在1543年安德烈.维萨里通过对尸体的解剖研究中向世人解释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后来比夏又对人体器官进行了再一次的研究,即组织结构。而在这个期间,人类发明了显微镜,但当时比夏并不相信显微镜,他更愿意“眼见为实”。随后在1665年,虎克利用显微镜通过对植物里的木栓组织的观察,发现了“小室”,并将“小室”命名为细胞。而学生在了解到这一生物史时就会对“细胞的提出”这一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根据最后的“小室”提出“为什么要叫细胞为小室呢?”,教师在面对学生这一类的问题时,便可将虎克当时手绘记录的图像展示给学生看(即由许多个规格的小框框组成的图像)。如此一来,学生便可清晰的认识到细胞这一概念,教师在趁着学生的这种学习念头,将生物科学史导入到教材中,不仅能够将知识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还能使学生自主并自觉的集中到教材的讲解上。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

生物科学史凝集着历代生物科学家对生命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生物科学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型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以4人形式的小组,并给每一组发可拆开的双链小型DNA模型,让学生对DNA模型进行观察,思考“DNA复制需要的条件”这一问题,接着教师将沃森与克里克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产生的“在提出碱基特异性配对的看法后,我们又立即提出了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一种可能机理”这一想法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两位科学家的想法对DNA复制模式进行大胆的猜想。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科学家提出的DNA复制的模式,即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要求学生运用手上的教学道具进行实验证明。教师在设计这一教学活动时,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听取了科学家们对DNA复制模式的看法后,激发自身对DNA复制模式的探究兴趣。那么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首先分组学习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其次在猜想和验证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可以说,在生物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生物科学史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

三、利用生物科学史渗透德育性的教育形式

(上接第81页)

在当前的教育的发展形势下,社会人士相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生物科学史中具有大量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教师将生物科学史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是当前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个有效的突破点。生物科学史中隐藏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促使学生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坚持不懈并敢于奉献的精神,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再发现”的史记中,可以将后世三位科学家的行为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给同学们,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德育意识。孟德尔在19世纪发现了遗传学中的两个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并于1865年先后发表了他的这一论文,但遗憾的是他的这一发现并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关注,就这样默默无闻了35年,人们也并没有将孟德尔当做是科学家。直到1900年,在孟德尔去世16年后,荷兰的一位生物家与德国的一位生物家,以及奥地利的一位生物家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在不同的工作实验室再一次发现了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而这时才吸引了人们的关注点。但这三位生物家始终坚持遗传学规律是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教师在讲述完这个故事后,学生也能在体验故事的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诚实为人”的伟大精神和情操,促使学生从心灵上得到了德育意识的满足。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生物科学史集中了众多生物科学家对生命科学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而言,其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为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生物科学史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并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运用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在生物科学史下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智慧与思想,促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进步和发展。

【參考文献】

[1] 魏磊.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育作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5,(9):64-64

[2] 韩小春.论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25):145,161

[3] 徐成会.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史的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22(11):92

(江苏省贾汪中学, 江苏 徐州221011)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高中生物作用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