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
已经1650岁“高龄”的敦煌莫高窟,与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作为敦煌文化的实物遗存之一,莫高窟无疑是王冠上那颗最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这座文化圣殿令无数人前赴后继赶去朝拜,无论是生动传神的壁画,还是丰富多彩的塑像,抑或是庄严肃穆的洞窟建筑,都令人心之神往。
“离开敦煌后,我又到别处旅行。我到过另一个佛教艺术胜地,那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思维机敏的讲解员把佛教故事与今天的新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讲了一门古怪的道德课程。听讲者会心微笑,时露愧色。我还到过一个山水胜处,奇峰竞秀,美不胜收。一个导游指着几座略似人体的山峰,讲着一个个贞节故事,如画的山水立时成了一座座道德造型。听讲者满怀兴趣,扑于船头,细细指认。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为此,我更加思念莫高窟。”——余秋雨
就像余秋雨所写一样,敦煌与别处不同,敦煌每一块秦砖汉瓦都在昭示着历史的风尘,每一处关隘废垒都在诉说着不朽的传奇。车辙斑斑的丝绸古道还在不断延伸,莫高窟九层楼无言的风铃依旧日夜鸣响。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季羡林
莫高窟是敦煌石窟艺术中规模最大、塑像最多、水平最高的一座,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代表。莫高窟的壁画构图宏伟,色彩丰富,艺术价值极高。壁画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场面,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有重要意义。
莫高窟现存彩塑像2100多尊,从总的风格上可以看出从早期的印度人物造型逐渐向中国本民族人物造型的过渡,从超凡的神佛向世俗人物的过渡。由于地质关系,莫高窟内的雕塑全是由泥塑成的,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石雕完全不同。从这里可以看到从北魏到明清各个时代不同风格的泥塑精品,这些雕塑是一笔巨大的艺术遗产,就像一部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发展史。
莫高窟里还有一处著名的藏经洞,里面有从晋朝到宋朝的大量佛经,各种文字的古书、古画、小说、契约及丝织品,都是稀世之宝。
千年的历史瑰宝
绵延1680米长的莫高窟,其第一窟建于公元366年。一位叫樂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为人所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曾经多次通报清政府,但都被忽视,更曾上书慈禧太后,可惜当时政局混乱,结果毫无回音。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敦煌莫高窟在国际上荣获了太多赞誉,但其本身也承受了万分的苦难。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1907年6月上旬的深夜,在中国甘肃敦煌地区的沙漠里,出现一队匆匆忙忙赶路的驼队,正拖着一个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驼队拖走的是足足有29箱珍藏在中国敦煌莫高窟,从公元5世纪到11世纪的上万卷经卷文书,绘画和各种文物。当这29箱珍宝出现在英国之后,立刻就轰动了世界。随即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
之后,俄国的奥登堡、日本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美国的华尔纳等西方探险家或考古学家蜂拥而至。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从道士王圆箓手中拿走藏经洞出土的文物,甚至还盗走壁画和彩塑,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劫难。
近代,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损失。伯希和与1923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1940年代,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直到现在依然争论不休。
“我的生活其实很单纯,我也越变越单纯,躺下去想敦煌,醒过来还想敦煌,就是这样。”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是弥足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她完好地保存了延续千年的石窟佛教艺术,是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上多元文明交融荟萃的文化宝库。元明以降数百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沉寂和嘉峪关的封闭,莫高窟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境地,遭受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光辉的艺术丰碑黯然失色,大量的重要文物面临着毁灭。
守护敦煌
为了保护濒危的敦煌宝藏,20世纪40年代初,在一批著名专家学者的积极倡导和奔走疾呼之下,国民政府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开启了莫高石窟保护的历史。
1944年1月1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常书鸿先生为首任所长。至此,敦煌莫高窟收归国有,也标志着敦煌石窟劫难的结束。此后,敦煌艺术研究所不仅开始做了大量的保护、临摹工作,而且开始对敦煌石窟做了一次全面的清理、调查和编号,做了大量整理工作,并刊布了部分资料,敦煌石窟研究开始不断地、稳固地向前发展。同时,也探索性地开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工作,比如清理积沙、修建围墙等。
1951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也在此时开始对莫高窟的木构窟檐、栈道和崖体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加固,解决了洞窟坍塌的问题,有效制止了岩体裂隙发展,并解决了这些洞窟上下4层之间的往来通道。也对一些濒临倾倒的彩塑和即将脱落的壁画进行了抢救性加固修复,封堵了王圆箓开挖的串洞。
1984年,甘肃省决定,将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为敦煌研究院,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研究人员来到敦煌,献身于敦煌事业,敦煌石窟研究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敦煌学研究也从早期的资料记录整理、画面解读、内容考证逐步发展到石窟考古、佛教美术、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和民族文化、佛教文学、民俗研究、音乐舞蹈、科技史、交通史等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敦煌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术领域不断拓展,石窟内涵不断挖掘,现已出版150多种图书,发表2000多篇论文,成为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
壁画临摹和美术创作也有了明显的进展,从过去的现状临摹,到现状临摹与整理临摹相结合,到复原临摹的探索。从过去的采用有机颜料到今天全部使用矿物颜料进行临摹和創作。部分临品先后在日本多个地方进行了展览,同时还赴法国、印度、美国、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览,为敦煌文化走出去并为更多公众了解创造了条件。
这一时期,敦煌研究院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先后与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英国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大阪大学、美国梅隆基金会、美国西北大学相继参与了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事业。
敦煌也不断开始走入普通大众的视野。2008年在北京举办“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2014年在日本举办“丝绸之路上的记忆”展览,2016年在成都举办了“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