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曼丽 麻勇斌 董 明
(1.贵州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2.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3.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浅析应对贵州传统村落衰败之策略★
赵曼丽1麻勇斌2董 明3
(1.贵州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2.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3.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景观衰败、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再生是指通过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和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使村落焕发生机和活力的过程,提出再生是应对城镇化下传统村落衰败现象的有效途径,并基于对贵州郎德上寨的实地调研,提出应对贵州传统村落衰败的策略。
城镇化,传统村落,衰落,再生,策略
传统村落是指农业社会中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1],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自2012年住建部联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公布第一批传统村落以来,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已有四批次、4 157个村落列入传统村落名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景观衰败、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据统计,全国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3],自然村落中包含众多传统村落。
贵州黔东南郎德上寨,是典型的苗族村落,2013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巨大发展:1986年是郎德上寨发展旅游的开局之年,当年郎德上寨的旅游收入仅为0.7万元,占全寨经济总收入的3%;到2007年,旅游实现收入159.7万元,占全寨经济总收入的48.9%以上,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郎德上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得利于其富有特色的村落景观和村落生活的再生,使村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贵州传统村落实现再生的成功案例,本论文以郎德上寨为研究对象,探析其再生的策略,试图在贵州传统村落再生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传统村落再生是指通过保护和利用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和改善居住者的生活水平,从而使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过程,它包括以下两个原则。
2.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传统村落再生的前提,包括物质空间遗产的真实性和生活形态的原真性两个方面。对于前者,一方面保护村落的空间整体环境结构,一方面对村落的建筑遗产进行梳理和分类,确定修复的时代依据,分别对待。对不同级别的建筑,不能一概而论的“修旧如旧”。对于后者,通过按现代生活的需求对建筑遗产的内部进行技术改造,为居住者提供既能保持居住者生活状态,又能改变他们窘迫生活现状的空间环境,尽量避免表演式生活场景的造作。
2.2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是传统村落再生的基础,它是指尊重并顺应村落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风土环境特征,包括村落的地脉和村落的空间肌理。在村落的核心保护区,不宜过度采取商业开发的方式,避免破坏村落原汁原味的生活氛围;在村落的建筑控制区,新建建筑不应刻意模仿传统样式,而要利用基于类型学的“抽象”技法,提炼出建筑原型,利用基于拓扑学的“还原”技法,创造出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在新旧建筑间形成“和而不同”的相互关系,实现村落的自然生长。
再生是通过把历史脉络有机地“编织”到村落演进的空间形态和生活形态中,不仅使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以“活化”,而且使村落保持一种文化延续其中的真实生活形态的一种过程,它通过再现村落的空间形态和重构村落的生活形态来实现。郎德上寨在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下,运用了三种再生策略应对村落景观衰败,使村落焕发生机。
3.1顺应村落的空间布局
传统村落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根植于本土,彰显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因地制宜、因材施用是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思维方式。建于元末明初的郎德上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北部,报得河与巴拉河交汇处,历经约500年历史,居住者世代为苗族。上寨坐南朝北,背山面水,整个村子坐落在一片向阳的坡地上,山上林木葱茏,报得河从寨前缓缓流淌,形成了“山—村—路—田—河”的空间格局,村子后面是山,前面有交通要道,道路外侧是田园风光,然后是河流,形成了独特的空间肌理,郎德上寨中的建筑多为吊脚楼,沿等高线鳞次栉比的排列着,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寨中的小路由当地的青石板顺着或垂直等高线铺成,形成灵活多变的街巷。在郎德上寨的再生过程中,顺应村落原有空间布局主要做到了几点:1)对村落原有耕地和周边山体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严禁任何破坏周边环境的活动,保护村落内的古树名木,对古树名木及时挂牌,严禁砍伐、截枝、搭建和损坏树木,鼓励村民种植院落绿化植物;2)在郎德上寨的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沿村寨周边采用分散式布局,在村寨边缘寻找空地新建建筑;3)注意保护建筑和山势的关系以及建筑散落于山凹的自由形式和建筑之间的无序关系;4)不改变寨内巷道的走向、宽度、比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拓宽或侵占巷道用地,严禁将寨中的鹅卵石小道改砌为水泥路和石板路,对于新建小道,一律用卵石砌筑或用石板铺砌。
3.2合理建设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是传统村落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村落的历史和记忆。按照“整体保护、分区对待”的原则,在分析和研究民居建筑特色和价值的基础上,郎德上寨在再生过程中将建筑分为四类,即保护类建筑、保留类建筑、整治改造类建筑和拆除类建筑,对不同类别的建筑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本论文仅对保留类建筑进行研究。
保留类建筑主要是指与文物建筑结构相近,材料相同,风貌协调,但历史稍短的建筑,对于此类建筑,在郎德上寨的再生过程中通过利用类型学的“抽象”技法和拓扑学的“转换”技法进行处理,达到保护、改善和整治的目的。
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不是从纯功能或是纯形式的角度入手,而是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入手,它认为建筑的形态在历史中反复出现的现象提示我们,类型与形态是可以独立于技术变化之外的概念,对于郎德上寨的民居建筑,有许多的建筑类型是相对固定的,如,二层或三层木质结构、木质色彩、灰瓦坡屋顶、美人靠、上下推拉式窗户和吊脚楼等,这些元素是苗族民居建筑的构成要素。“抽象”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存在物中抽取其精华或本质的手法,对于苗族民居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理念和典型的建筑形式是苗族民居建筑的深刻内涵,是进行保护、改善和整治要考虑的基本要素。
拓扑学是研究几何图形在弯曲、变形、拉大缩小下仍然保持性质的一门科学,“转换”的理论基础是拓扑学。对于民居建筑,类型的抽象是第一步,要使建筑类型获得新的活力,把历史发展留下的片段重构起来,就必须把抽取出来的建筑类型“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世界”——即类型的“转换”。这种“转换”是在抽象原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及逻辑思维,创造出具有异形同构效果的现代民居建筑。如,郎德上寨的民居建筑运用了苗族民居木质结构和色彩的原型,对现代建筑材料——砖进行了改造,在砖墙体的表面运用涂料模仿了木质材料的纹理和色彩;建筑一层楼的窗户和阳台的栏杆出于安全考虑,用了铝合金的材料作为窗框和护栏,但运用了苗族民居建筑窗框和美人靠的造型,使得改善和整治后的民居建筑具有苗族民居建筑的外部特征。
3.3激活村落的生活形态
在生活形态的策划上,将包括节庆、作坊、艺术等的民间习俗均纳入郎德上寨再生的策划选项中,以踩鼓坪为核心的保护区是这一系列活动的主要载体:踩鼓坪以卵石铺成,坪面中心呈圆形,半径约7 m。正中埋一巨石,圆心凿孔,作插铜鼓柱用,踩鼓坪周围放置石瞪、卵石之类坐凳。每年农历十月过苗年和12年一次过牯藏节,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踏着铜鼓、芦笙的节拍,围绕铜鼓跳舞,意即跳芦笙、踩铜鼓;除了举行重大的民俗活动,每天定点在踩鼓坪都有民俗表演(旅游旺季为两场,淡季为一场),由寨中的村民们进行有偿表演;踩鼓坪附近有不少苗族手工艺制作展示点,如苗族银饰、绣饰等,向游客展示苗人的生活形态。我们调研组有幸观看了一场表演,虽然是隆冬季节,但观看演出的游客也不少,不少游客还穿上了村民们出租的民族服饰,参与表演,或是照相留影,踩鼓坪热闹的民族气氛为寒冷的天气增加了不少暖意。
郎德上寨通过再现村落的空间形态和重塑村落的生活形态,呈现出一个富有人文古迹、民族风情和充满活力的传统村落,促进了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失为一个城镇化下应对传统村落衰败现象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和推广。
[1] 冯淑华.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空间演化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Z].
[3] 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1):7-12.
[4]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5] 常 青.建筑的人类学视野[J].建筑师,2008(12):95-101.
[6] 常 青.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以上海金泽古镇“实验”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2):77-82.
[7] 贵州大利侗寨的“保护”——以鼓楼和风雨桥为例[J].建筑学报,2006(12):16-21.
[8] 蔡 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 孙 华.传统村落的性质与问题——我国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刍议之一[J].中国文化遗产,2015(4):50-57.
[10] 常 青.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2005(6):87-90.
[11] 常 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AbriefanalysisonthestrategiesforthedeclineoftraditionalvillagesinGuizhou★
ZhaoManli1MaYongbin2DongMing3
(1.GuizhouCommercialCollege,Guiyang550000,China; 2.GuizhouAcademyofSocialSciences,Guiyang550000,China; 3.GuizhouInstituteofArchitecturalDesign,Guiyang550000,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landscap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has been declining and disappearing. Regeneration is the process which it refresh the vigor and vitality of the village through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improving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village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regeneration is the efficient path to response to decline phenomen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Furthermore, it come up with th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Guizhou area.
urbanization, traditional villages, decline, rebirth, strategy
1009-6825(2017)29-0012-03
2017-08-04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和基础[2016]1536-1号);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gh16);贵州省教育厅工商管理省级重点支持学科项目(黔学位合字ZDXK[2016]18号)
赵曼丽(1972- ),女,硕士,副教授; 麻勇斌(1963- ),男,研究员;董 明(1963- ),男,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K928.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