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调查及评价

2017-04-07 07:08:17王秋霞
山西水利 2017年1期
关键词:汾河水生鱼类

王秋霞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调查及评价

王秋霞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调查内容包括生态系统,陆生和水生生态,水土流失,重要生态功能区,水资源量和水环境容量,以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现状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定性,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为一般偏差程度。

汾河域流;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调查和评价

为满足汾河流域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全省合力开展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以期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为配合生态修复规划文件的编制,开展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调查和评价,以了解汾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明确陆生和水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汇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提供基础资料,同时识别重要生态敏感区分布,找出可能制约规划工程实施的生态环境因素,进而合理配置各项规划工程措施,确保规划方案的合规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1 工作范围、内容及方法

1.1 工作范围和内容

现状调查范围为整个汾河流域,其中水生生态调查为干流和主要支流,以及近河岸地带,除此之外的陆地面积为陆生生态调查范围。

调查汾河流域陆生主要植被类型,各生境分布情况;水生生物数量,鱼类种群结构,干支流鱼类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重要生境特点和分布情况,重点了解是否存在珍稀濒危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植物;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水土流失状况,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识别重要生态敏感区,分析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2 工作方法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采用收集资料为主,结合遥感调查等方法进行。水生生态调查中鱼类有关资料通过收集渔业水产部门的渔业规划获取。

2 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调查

2.1 陆生生态环境

汾河流域作为山西省重要产粮区之一,其干流两侧及各支流中下游广布农田,作物从北部高寒作物谷子、糜黍、莜麦、豌豆、胡麻过渡到南部盆地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等。

汾河流域现有森林面积6 180 km2,森林覆盖率15.7%,高郁闭度森林覆盖率则更低。流域陆生规模森林和高覆盖度灌木林地主要分布在宁武汾河源头、娄烦—汾河水库区间和干流灵石段,及文峪河、涧河、潇河、柳林河、凌井河、泥屯河、仁义河、惠济河、昌源河、洪安涧河、龙凤河和浍河等支流源头区域,以陆生生态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森林核心区以天然或次生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优势树种为油松、落叶松、云杉、桦树、栎树等;人工林多分布在实验区及外围,树种以油松、落叶松、杨、柳为主。自然保护区等森林生境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和栖息地,仅汾河源头的野生动物就达300多种,这些物种多分布于保护区的核心区,其中金钱豹、原麝、林麝、梅花鹿、马鹿等数量极为稀少。

流域陆地内稀疏灌木林和草地则分布于其他支流源头,灌木主要有沙棘、黄刺玫、毛榛等,草种有狗尾草、白草等。该生境内动物主要为小中型乡土种,如獾、黄鼠狼、兔类等,偶有狼、狐狸等。

2.2 水生生态环境

汾河历史上曾经水量盈富,两岸水草丰茂,鱼虾资源和水鸟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从1958年汾河中游部分区段开始断流,1996—2007年断流河段长度逐年扩大,因无清水流量,中下游成为纳污河,导致水中无鱼虾,近岸无水禽,水生生态环境恶化。2008年之后,实施“千里汾河清水复流工程”,通过调引客水,实现了汾河干流不断流,再加之多年来汾河源头、太原城区段(包括汾河水库)及临汾段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的实施,流域水生生态环境得到了好转。

从空间分布来说,汾河上游段、中下游段及河口段水生生态生境类型为湖泊、河口(入黄口)、河流、水库、沼泽及人工湿地。

汾河源头上游段湖泊中源头宁武的天池高山湖泊群系(含马营海湿地)环境复杂,水体多样,浮游动植物和水生维管植物资源丰富,鱼类有天然的鲤、鲫、白鲢鱼类和人互放养的草鱼、团头鲂鱼等。上游山地河流和泉源周边分布有蕨类植物、草本植物和沙棘灌木丛等,因水冷质清,水流较急,水生动物较少,鱼类有南方马口鱼、瓦氏雅罗鱼、鲫鱼、泥鳅、银鲴、鰕虎鱼等13种,其中瓦氏雅罗鱼为特有鱼类。汾河水库上游及周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在国内的重要繁殖地;库体水中除前述河流中鱼类外还有鲤鱼、鲶鱼等土著种和鲢鱼、鳙鱼等引种鱼类,共计22种。根据现状,该段主要生态功能地位为水源涵养和物种多样性保护。

历史上曾记载汾河中下游清徐段是鲤鱼、鲫鱼、黄鳝、多鳞铲颌鱼、鲶鱼等的重要产卵场,汾河特有鱼——清徐胡鮈也因发现于此而得名;临汾段则是鲤鱼、鲶鱼等水生生物的产卵场。近年来因汾河流域水生生态环境恶化,历史上重要的产卵场都已不复存在,特有鱼清徐胡鮈几近绝迹。多数河段的鱼类只有鯵条、棒花等小型土著鱼类。河畔和湿地生长有芦苇挺水植物及枝轮藻、豆瓣菜等水生植物,物种单一。城市湿地和城镇周边湿地公园分布在太原和临汾主城区干流两侧。湿地内以人工栽培植物为主。干支流大、中型水库(坝)不仅发挥着调蓄洪水、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等作用,也是许多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和停歇地。另外,汾河中下游沿岸过去曾遍布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野大豆,然而近年来其生境遭到破坏,两岸已少见野大豆连片生长,面临绝迹。目前该段主要生态功能定位于河湖生境形态修复。

入黄口汾河滩地为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河津至万荣段,物种丰富,是灰鹤和天鹅等珍稀水鸟在山西最大的越冬栖息地。湿地建群种和优势种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极为贫乏,仅有杨树、柳树、柽柳树等。鱼类有野生的鲫鱼、鲶鱼、麦穗鱼和黄河大鲤鱼。该段主要生态功能定位于物种多样性保护。

总体来看,目前汾河流域湿地分布有植物686种,动物中水鸟105种,兽类27种,两栖和爬行类41种。水生生物已查明的有藻类523种,水生大型植物19种,浮游动物80多种,底栖动物15种,鱼类23种。物种主要分布在汾河上游及河口区域,其中汾河上游是黑鹳繁殖地,运城湿地是灰鹤和天鹅等珍稀水禽的越冬场。中下游水生生态环境差,生物多样性低。目前现有资料统计,整个流域鱼类除特有鱼瓦氏雅罗鱼外,无珍稀、濒危的鱼类,不属于长距离洄游性鱼类,也无大规模鱼类越冬场、索饵场和产卵场(三场)。

2.3 水土流失现状

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其中上游地区土壤侵蚀以强度侵蚀为主,中下游地区土壤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截至2012年底,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11 669 km2,治理程度达47%。多年的水土保持和风沙源治理使得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2.4 重要生态敏感区分布

流域内分布有15处自然保护区、6处风景名胜区、11处森林公园和12处重要湿地,以及8处大型泉域等,这些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多分布于干支流源头,或泉域补给区。

2.5 生态系统

流域生态环境大致可分为河源、河道走廊(湿地)、岩溶泉域、农业生态及城镇—村落五大生态子系统。子系统间依托水—岩土—生物环境要素立体架构,和人发生关联,而水为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和调控因素。由于经济发展,城镇—村落生态子系统扩张,引起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导致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脆弱和不稳定,呈退化趋势。

2.6 水资源量和水环境容量

根据58年的资料分析,流域内的水资源总量持续减少,进入21世纪之后的10余年较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年径流量减少13.2亿m3,减少量占到80年代之前地表径流量的49.8%。同时汾河干支流地表径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河道宽度大幅压缩,导致两侧的水域湿地面积不足。

太原以下的汾河干支流中下游水质大部分为劣Ⅴ类,已超对应的水功能水质要求,基本无水环境容量。

2.7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汾河流域存在主要环境问题为:地下水位逐步下降,地表径流量持续减少,水域面积严重萎缩,植被减少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污染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3 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评价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参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结合流域9市生态功能区划报告,从生物的丰贫、植物覆盖的高低、水的丰富程度、水环境容量、环境限制等五子项分项定性评价,最后综合评价该区间流域生态环境。初步结论为汾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一般;植被覆盖度较低;水资源量较少;水环境不能满足功能要求,环境容量不足;流域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综合评价,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属于一般偏差程度。

X826

C

1004-7042(2017)01-0018-02

王秋霞(1978-),女,200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专业,高级工程师。

2016-11-02;

2016-12-14

猜你喜欢
汾河水生鱼类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山西水利(2022年1期)2022-06-07 11:19:24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汾河水韵
奇妙的古代动物 泥盆纪的鱼类
探索科学(2017年5期)2017-06-21 21:16:16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4期)2016-11-08 12:18:58
鱼类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5
鱼类怎样呼吸
依托科技创新 打造现代水生蔬菜产业
长江蔬菜(2014年1期)2014-03-11 15:09:48
浅谈汾河管理工作中的要点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