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分院,四川 德阳,618000)
在建水库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工作浅析
王 洁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分院,四川 德阳,618000)
本文对在建水库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设计工作进行了分析,针对施工期环境保护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意见,对同类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经验。
水库工程 施工期 环境保护设计
“十二五”期间,随着四川省一批中型水库项目开工建设,施工期的环境保护问题尤显突出。如何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结合施工现场,切实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现阶段环保工作的瓶颈。此外,在水库的施工阶段,存在较多设计变更问题。这些问题发生的较快,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工程质量及生态环境产生相对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个别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环境保护的成效起到积极作用,最终实现双赢。
1.1 重工程,轻环保
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从环境管理方面,要求环境保护与主体工程要保持“三同时”,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工程环境工程与主体工程并未同时开展招投标,当主体工程中标之后,直接开始施工,未设立相关的环境警示牌及其它保护措施等,这种重视工程施工,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做法,不能满足“三同时”要求。
1.2 设计深度及设计变更
首先,由于目前很多项目业主为了争取资金,催的比较急,导致工作人员在制作环保措施图纸时,为了赶工期,在设计深度上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次,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监理人员未能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延误了设计单位做设计变更的时间,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者恶化;同时,对于主体工程发生的重大设计变更,如料场、渣场等,未及时开展环保设计或设计变更的深度达不到技施阶段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开工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2.1 重视环境管理要求
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工程应做到“三同时”,重视环境招投标时间节点,在主体工程招投标之前或同步进行环保工程招投标,并严格控制招投标单位的资质,做到招投标后续工作落到实处。
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进度安排,每开辟新的施工作业面,应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协调对接,在建立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措施体系的基础上,才能进入施工程序,最大限度地减轻和控制水土流失和对相关环境影响。完善各施工区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标识、标语和标牌,规范施工和文明施工,消除安全隐患。
2.2 按施工深度完善环保措施图
在整个施工阶段,施工图纸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完成工程建设,在水库工程实施前,就应该对环保及水保措施图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加强与业主单位的交流,及时沟通,对于有疑虑的地方,双方共同研究,积极应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
2.3 对施工方提出要求
由于很多现场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应通过强化其环保方面的理念,提高素质,使其在施工作业中,按照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并定期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及教育。
2.4 设计变更处理方式
在工程施工期,工程发生变更,为了项目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环境监理人员与项目业主、设计单位及时沟通,各司其职,避免互相推诿。同时,环境监理应落到实处,全面检查施工单位负责的渣场、施工迹地的处理、恢复情况,主要包括边坡稳定、迹地恢复和绿化以及绿化率等,定期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项目业主汇报最新情况。
作为设计方,也应积极参与到环保措施的实施中,在现场应解决环境监理提出的问题,并与业主积极沟通,及时针对设计变更做出相应的图纸变更。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投入。首先是在环保制度上不断完善,为了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应明确施工期环境管理的职责;其次对环境监理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环境要求不达标的问题,并积极处理好设计变更中的环境保护设计;最后,应建立稳定的环保发展机制,使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得到可持续发展。
〔1〕SL 575-201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卢锦华.水利水电施工工程技术中问题分析及环境保护[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92.
〔3〕刘 妮.试析水利水电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工作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2034.
〔4〕韩 雄,郑智强,张镜剑,等.大型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实践[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68-71.
〔5〕邹家祥,罗小勇.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水电站设计,2000,16(3):80-83.
〔6〕王红梅.二滩水电站环境管理模式初探[J].水电站设计,2001,17(4):61-64.
■
TV512∶X37
B
2095-1809(2017)04-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