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当下应用广泛的一项科学技术,受到越来越多领域的关注。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小学作为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小学信息技术自然也成为培养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门学科。兴趣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兴趣教学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愿望。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因此让学生从小就对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兴趣在小学生的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之作用。作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与指导者——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教学形式方面,一定要力求体现出学科的趣味性,以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需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得到更快速、更健康、更和谐的发展。文章结合实践教学,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目的为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服务的。
一、动画片导入能快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入是很关键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导入环节。小学生都喜欢动画片,因此,借助动画片导入新课是建立高效课堂的便捷通道。例如,在讲解课文《给幻灯片加上动画效果》内容时,教师可事先将做好的有动画片的幻灯片播放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在看的过程中会很惊讶地问动画是如何来的,此时,教师可以说是自己做的,孩子们更惊讶了。老师也会做动画片?这时候,教师在提议: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动手制作这样的动画呢?同学们:想。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兴趣,又促使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信息技术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手段,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一定要多为学生留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际的机会,比方说,可成立信息技术小组、举办信息技术比赛。受这种情境氛围的感染,既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当的竞赛引入也更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三、在讲解内容时要坚持少而精的教学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讲解内容少而精指是是在讲授知识的时候,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尽量少讲,要为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鼓励他们主动去学、去思考。在质上要精讲,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他们自己能够理解掌握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教给学生使用多种思维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内容“边框和底纹”时,教师只需仔细讲解对话框中的一个标签——“边框”的操作,至于什么是“页面边框”和“底纹”两个标签,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讨,体会它的使用方法。这也延伸一个问题:教师教学的目的绝不只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具体的学科知识,需要着眼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通过知识传授他们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并且终生受益。让学生在未知世界中自由探索,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以自学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众所周知,自主学习始终坚持的教学理念是在“做中学”。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多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科学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结合积累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多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思考时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这节内容时,可以结合以前的知识,让学生联想之前学习“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内容,鉴于这两节课是互相递进的,所以,在教学这节知识点时,则可以适当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及时辅导学生学习,先让他们回想,待回想完,在word中插入图片,请一名学生上来演示给其他同学看。演示完毕后,让其他同学找出该学生演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汇总,师生一一解答,有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再作进一步的点拨。最后再设计题目及时让学生总结,帮助学生有效消化此节课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也利于教师全面、综合评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使其明确自身不足,进而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要使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则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努力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功课始终有着不竭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获得知识的提升,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阿依图尔汗·阿不都热衣木.新疆双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探究[J].学理论,2014,(17).[2]帕提古丽·买买提.论小学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与完善[J].新西部(理论版),2014,(01).
[3]李月林.淺谈做小学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时如何“预算”时间[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
[4]黄淑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5).
[5]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北方重工第六小学)